logo资料库

2015年江苏扬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江苏扬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填空(每个空格 2 分,共 30 分) 1.根据物质的主要储存库不同,可将物质循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和()。 2.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主要来源有三种∶()、()和()。 3.生态金字塔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4.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 3 类∶()、()和()。 5.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 耐受范围,这就是()定律。 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中,除了生产者,还有()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只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不服从热力学第二定 律。() 2.第一次定义生态学的科学家是德国物 E.Haeckel。() 3.长日照植物通常指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生长的植物。() 4.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委存数量的是次级生产量。() 5.就食物链水平而言,其营养级一般不超过六级。() 6.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占 80%左右。()
7.小麦、水稻、烟草等均属于 C3 类作物。() 8.密度制约经常弓起种群密度的剧烈改变,而非密度制约则使种群保持"稳定状态"。() 9.pH 值小于 6.5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10.水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 1.食物链; 2.可持续发展; 3.生态系统;
4.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5.群落; 6.指示生物; 7.他感作用; 8.原生演替; 9.生活型; 10.优势种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70 分) 1.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2.生物多样性可从哪几次层次进行描述?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保护? 3.试比较 r-选择和 K-选择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特征。r-K 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 么指导意义? 4.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5.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请分别举例说明。 6.何谓边缘效应?人类可从哪些方面利用边缘效应? 7.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说明其重要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