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神舟笔记本电脑-天运W730S说明书.pdf

第1页 / 共89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5页 / 共89页
第6页 / 共89页
第7页 / 共89页
第8页 / 共89页
资料共8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23EI-index.doc
223EI-1.doc
第一章
基本介绍
本节将介绍笔记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装置。
性能特色
 高
 进
 大
 全
 系
 内
 通
 F
 W
 内
1
L
2
3
4
6
L
7
8
绿
9
10. 内
11. 触
12. U
13. 四
14. U
15. 光
16. 外
1
17. 内
1
2
3
4
5
6. 电
7. 以
8. K
9. 电
10. 风
11. 电
1
2
3
4
5
1
2
3
L
绿
绿
绿
绿
绿
绿
绿
F
Fn + F1
使
F
F
F
F
Fn + F5
F
F
F
223EI-2.doc
第二章
BIOS (基本输出输入系统) 设定与密码保护设定
本节我们会教您如何进入BIOS设定程序及设定各式各样的硬件控制选项,您也将学会如何使用内建的密码保护设定。
功能键
223EI-3.doc
第三章
电池电源及电源管理
在本节中,您将学会电源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使用电源管理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电池组
锂电池
电池充电及充电时间
使用窗口的电源选项
窗口内的电源配置
暂停模式
待命暂停状态 -
当系统在电源配置对话框所设定的时间内没有侦测到使用者的任何动作后便会自动地进入系统待命模式。在待命模式下,只有例如显示器及硬盘等少数硬件装置会被关闭以节省能源。
休眠暂停状态 -
在这种模式下,在电源关闭之前,所有的系统数据都会被储存到硬盘的特定空间中。在此模式之下,系统只会用少许的电力。
但是,根据您在笔记型计算机中所安装的内存大小,系统需要恢复之前状态和内容的时间可能会在5到20秒之间。
对Windows ME/2000/XP的用户而言,并不需要指定一个特定的硬盘分割区给休眠暂停模式来使用,因为此暂停模式所需的硬盘空间是由窗口来掌控的。
若您想启动休眠暂停模式,您必须勾选在电源选项内容的启动休眠支持。
电源按钮之动作
低电源警示
电源选项快速键
223EI-4.doc
第四章
为您的计算机升级
在本节中,您将学会如何升级内存、硬件容量和安装miniPCI无线网卡(此为选购配备)。
223EI-5.doc
第五章
疑难排解
在本节中,您将会学到如何解决一般性的硬件及软件问题。
223EI-A.doc
附录A
产品规格
223EI附录B.doc
附录B
服务/保修指南
注意 本使用者手册中的信息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制造商或经销商不对本手册中的错误或遗漏处负责,也不对任何可能导 因于本手册之执行或使用的必然性损坏情形负责。 本使用者手册中的信息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著作权拥有者之事前 书面授权,本手册中之任何部分皆不可以任何形式影印或重制。 Copyright 2006 年 2 月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及 Windows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DOS、 Windows 95/98/ME/2000/NT/XP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商标。 本手册中所引用之产品名称为其各自拥有者/公司之商标及/或注册商 标。 本手册中对于软件的介绍是在授权合约范围许可之下进行的。其软件仅 可在符合合约条件的情形下予以使用或复制。 i-1 1.0 版
目录 前言 符号及惯例 保护您的笔记型计算机 - 避免滥用的情形及不佳的环境 各节摘要 1. 基本介绍 性能特色………………………………..(1-2) 系统慨观………………………………..(1-4) 俯视图……………………………(1-4) 后视图…………..………………..(1-8) 仰视图…………………….…….(1-11) 交流电整流器……………….….(1-14) LED 状态指示灯…………….…(1-15) 键盘功能………………………….……(1-16) 功能(快速)键……………….…..(1-16) 窗口快速键……………………...(1-17) 内建数字键盘…………………..(1-17) 触控板………………………………….(1-18) 显示子系统…………………………….(1-19) 调整屏幕的亮度………………...(1-19) 延长显示器的寿命…...…………(1-19) 开启及关闭液晶显示屏...………(1-20) 音效设备……………………………..…(1-21) 在使用 Windows 时调整音量....(1-21) 录音功能………………………..(1-21) 以太/局域网络控制器……………….(1-23) 2. BIOS(基本输出输入系统)设定与密码保护设定 i-2
进入 BIOS 设定画面….…………………..(2-3) 离开 BIOS 设定画面…..………………….(2-3) BIOS 动作键…..…….…………………….(2-3) 修改 BIOS 设定值………………………...(2-4) 电池组……………….……………………..(3-2) 移除及安装电池组………………………..(3-4) 电池充电及充电时间….…………………..(3-5) 检查电池电量……….………….………….(3-6) 延长电池寿命及使用周期……..………….(3-6) 使用窗口的电源选项…………..………….(3-7) 3. 电池电源及电源管理 4. 为您的计算机升级 升级硬盘机…………………………………(4-2) 升级系统内存………..………..…………...(4-6) 5. 疑难排解 附录 A 产品规格 附录 B 服务/保修指南 i-3
前言 使用本手册 本使用者手册中包含了关于笔记型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设 定信息、疑难排解及技术规格的一般性信息。 符号及惯例 本手册使用了以下惯例及符号: 当需要您同时按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按键时,我们 会使用加号(+)。例如,Fn+F7 就代表同时按下 Fn 及 F7 键。 当需要您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按下一串的按键 时,我们会使用[ ]及>符号。例如,[开始>设定>控 制台>多媒体]代表先按一下「开始」图标,然后按 一下「设定」,然后按一下「控制台」,再按一下「多 媒体」图标。 当需要您用触控板(或鼠标)做选择时,我们会请 您「选择」或「按一下」该项目。 注意:这种字型的文字及符号就代表是特殊的指示、评论、侧面说明 或任何您需要注意的额外信息或注意事项。 警告:这种字型的文字及符号就代表,如果没有遵守我们所提供的指 示或信息的话,可能会对您的笔记计算机或自身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 响。 i-4
保护您的笔记型计算机 - 避免滥用的情形及不佳的环境 如果您能够遵守以下的建议,将可确保您从您的投资中获 得最大的利益。如果您好好照顾您的计算机,您的计算机 将可尽其所能的为您服务。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暴露于直接的日晒之下,或将其 放置于接近热源之处。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放置于 0 ℃ (32 ℉)温度以下 或 30 ℃ (86℉)温度以上的地方。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暴露于磁场范围之内。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暴露于湿度极高或容易淋到雨 水的地方。 请勿将水或液体泼洒到笔记型计算机上。 请勿过度摇动或震动计算机。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暴露于容易累积灰尘的地方。 请勿将物品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之上,以避免损坏笔 记型计算机。 请勿将笔记型计算机放置于石头表面、不平的工作地 点或任何容易导致温度不正常上升的布面/棉布材质 (例如床铺及毯子)之上。 以下是妥善照顾交流变压器的方法 请勿将变压器连接到笔记型计算机以外的装置上。 请勿将水或液体泼洒到变压器上。 将变压器置于通风的地方。 请勿站立在电源在线,或将重物压在电源在线。 请将电源线整理好,不要放置于人们容易踩过的交通 要道上。 i-5
在拔除插头时,用手抓好插头,请不要用力拉扯电线。 请将变压器放置于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 如果您使用延长线的话,装置的总电流比率不应超过 电线的电流比率。 插到墙上单一插座上的所有装置的总电流比率不应 超过保险丝的比率。 请勿其它交流变压器连接到笔记型计算机。 当您要清洁笔记型计算机时,请遵守以下步骤: 1. 关闭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并移除电池组。 2. 拔除交流变压器。 3. 请使用沾湿的软布。请勿使用液态或浮质清洁剂。 如果发生以下的情形,请与您的经销商或服务人员联络: 笔记型计算机摔落地面或机体损坏。 液体进入了产品内部。 笔记型计算机无法正常操作时。 清洗通风孔或风扇格: 建议您定时将清理通风孔和风扇格,让系统处于最佳 的散热状态。您可以用软布或吸尘器(必须使用适当 的接头)来清除累积于通风孔的灰尘。 i-6
各节摘要 以下是这本手册中各节与附录的摘要。 第一节:基本介绍 在本节中,您可以知道您笔记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 功能,它会让您对您计算机的组成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 第二节:BIOS(基本输出输入系统)设定与密码保护设定 在这一节中,我们会教您如何进入 BIOS 设定程序及 设定各式各样的硬件控制选项。 第三节:电池与电源管理 在本节中,您可以知道安装移除电池组,窗口的电源 管理功能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第四节:为您的计算机升级 在本节中,您将学会如何升级内存及硬盘容量。 第五节:疑难排解 在本节中,您将会学到如何解决一般性的硬件及软件 问题。 附录A:产品规格 在本节中,您可以知道这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规 格。 附录B:服务/保修指南 i-7
■ 第一章 基本介绍 第一章 基本介绍 本节将介绍笔记型计算机的 基本功能和装置。 1-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