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 文试卷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读拼音,写词语。 ɡuī zé bǎo ɡuì là zhú zhǔn bèi nǎo dai yín pán yuàn qiánɡ qiāo ɡǔ shì xiàn chǔ fá 【 答 案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贵、蜡、脑、墙、鼓、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在( )里填入适当的字。 叠词:懒洋洋 慢( ) 兴( ) 描写具体:急得跺脚 跑得( ) 累得( ) 描写秋天:天( )云( ) 一叶( )( ) 含身体部位:( )干( )燥 ( )疾( )快 【答案】 ①. 吞吞 ②. 冲冲 ③. 满头大汗 ④. 直喘气 ⑤. 高 ⑥. 淡 ⑦. 知 ⑧. 秋 ⑨. 口 ⑩. 舌 ⑪. 眼 ⑫. 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积累能力。 叠词的形式是 ABB 式,如:慢吞吞、慢悠悠、兴冲冲、绿油油、红彤彤、冷冰冰等。 描写具体是指要在括号里用具体的表示动作或情态的词语来表现前面这个词的程度。如:跑 得直冒汗、跑得满脸通红、累得直喘气、累得气喘吁吁、累得腿发软等。 描写秋天的词语: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 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此外,描写秋天的词语还有天朗气清、秋风红叶、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等。 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也说手疾眼快。 此外,含有身体部位的成语还有面红耳赤、耳聪目明、震耳欲聋、掩耳盗铃、耳熟能详、抓 耳挠腮、交头接耳、充耳不闻、耳濡目染、俯首帖耳等。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担担.子(dàn) B. 还.东西(huán) C. 难分舍.(shě) D. 花骨.朵 (ɡu)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担担.子(dàn):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读音正确。 B.还.东西(huán):归还借来的东西。读音正确。 C.难分舍.(shě):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读音正确。 D.花骨.朵(ɡu)——gū; 花蕾的通称。读音错误。 4. “饯”的读音,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近?( ) B. 浅 C. 伐 D. 饮 A. 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饱——bǎo B.浅——qiǎn C.伐——fá D.饮——yǐn “饯”的读音是:jiàn。 综上所述,答案选 B。 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天安门广场上,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孩子们载歌载舞,他们用( )的舞姿( ) 的歌声,赞颂( )的生活和( )的祖国。 A.甜美 B.优美 C.壮美 D.和美 【答案】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优雅美丽的舞姿所以用“优美”形容舞姿。 甜美常形容长相或声音,本题是形容声音,所以是甜美的歌声。 和睦美满的生活所以用“和美”来形容生活。 壮丽多彩的祖国所以用“壮美”来形容祖国。 6. 为下列句子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背(bèi):A.离开 B.听觉不灵 C.私底下 D.违背,背叛 ①狼恶狠狠地对小羊说:“听说你背.地里说了我很多坏话。”( ②九色鹿指着调达对众人说:“他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家伙。”( ③丑小鸭对妈妈说:“我要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地方独自生活。”( ④大象把笨重的身子往长颈鹿身上靠,说:“大点声,我耳背.!”( ) ) ) ) 【答案】 ①. C 【解析】 ②. D ③. A ④. 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 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 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①背地:不当面;私下。背:私底下。 ②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背:违背,背叛。 ③背井离乡:井:指家乡。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多指由于生活不下去,被迫离开家乡。也 作“离乡背井”。背:离开。 ④耳背:耳朵听力不大好。背:听觉不灵。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杜鹃看着小狗,问,“你怎么啦?” B. “容易极了,我从小就会这样叫,”杜鹃说。 C. “要是就因为这个,我可以教你。”杜鹃说,“咕咕……咕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 A.错误,问后面应该用冒号(:)。 B.错误,双引号里的一句话说完了,应该用句号(。)。 C.正确。 8. 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 A. 多好的灰雀呀,再也飞不回来了。 B. 多好的灰雀呀,难道还能飞回来? C. 多好的灰雀呀,难道飞不回来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A.陈述句,意思是:灰雀飞不回来了。 B.反问句,意思是:灰雀不能飞回来。 C.反问句,意思是:灰雀飞不回来了。 综上所述,答案选 B。 9.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冬理了个小平头,跟他爸爸太像了。(比喻) B.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拟人) C.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当红领巾吹起的时候,我知道风来了。(排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没有喻体,错误。 B.从“敲敲打打”可知 是拟人句。 C.没有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 组成的句子。不是排比句。 故选 B。 10.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A. 写出杨梅颜色变化过程。 B. 写出杨梅的颜色。 C. 写出杨梅的生长顺序。 D. 写出杨梅的颜色之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重要词语的理解。 从“先是”“随后”“最后”可知这是属于前后顺序的词语。 A.杨梅的颜色变化过程,符合句子中的前后顺序的词语。 B.写出杨梅的颜色,强调颜色,但是没有写出变化。 C.原句是重在强调颜色的变化,而不是强调生长。 D.不是为了写颜色之多。杨梅成熟后都是黑色的。 因此选择 A。 11. 李冬、王明、张华三人组成一支队伍,代表班级参加年段的“百科知识竞赛”,下列哪 个句子可以..用来为他们打气助威?( ) A. 人心齐,泰山移 B.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D.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的应用。 A.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 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 亮还周到的计策。释义: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 都站不住脚。 三人组成一支队伍,应该增强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就非常有凝聚力。B 和 D 选项都侧重 于理的辩论,而这是一场百科知识竞赛,不是辩论赛,而用三个臭皮匠来形容其三人有些不 妥。 12. 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秋天的树林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 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 树林变成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团团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 A. 秋天的树林像着了火一样红。 B. 秋天的树林颜色多样。 C. 秋天的树林挂满了果子。 D. 秋天的树林很吸引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秋天的树林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以及金黄色、杏黄色、火红色、紫红紫红 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可知整段文字描写秋天的树林不是一个颜色来展开描写的,所以主要意思 是 B 项。 13. 根据诗句和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3)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风,是大自然的_______。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能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_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_________。【选自《大自然的声音》】 (5)群儿______于庭,一儿_____瓮,足_____没水中。众皆_____去,光_____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选自《司马光》】 (6)“礼”是中华传统美德。待人有礼,正如《墨子》之言:爱人_________又如《荀子》
所言: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深于矛戟。处处有“礼”,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再如《孟子》所言:_____________,有礼者敬人。 (7)本学期的“每周一诗”诵读活动中,我积累了不少诗句,比如:两两归鸿欲破群, 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我还积累了关于“劝勉惜时”的诗句:花开堪折 直须折,______________。【杜秋娘《金缕衣》】 【答案】 ①. 两岸青山相对出 ②. 芙蓉向脸两边开 ③. 停车坐爱枫林晚 ④. 音乐家 ⑤. 有不一样的声音 ⑥. 有不一样的音乐 ⑦. 戏 ⑧. 登 跌 ⑩. 弃 ⑪. 持 ⑫. 者若爱其身 ⑬. 与人善言 ⑭. 伤人以言 ⑨. ⑮. 仁者爱人 ⑯. 依依还似北归人 ⑰. 莫待无花空折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和课文内容填空。 (1)《望天门山》唐·李白 全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采莲曲》唐·王昌龄 全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山行》唐·杜牧 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解答此题要熟背课文内容,还要准确地书写。此题内容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第 二自然段,根据课文原文一一对应填空即可。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 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 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第二自然段原文参考: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 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 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 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5)此题出自课文《司马光》,根据课文原文一一对应填空即可。 原文参考: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6)“爱人若爱其身”意思是关心别人就要像关心自己一样,教育我们要关爱他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荀子·荣辱》,这句话大意是: 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 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 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全诗: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金缕衣》唐·杜秋娘 全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列文本,认真完成练习。 团圆 ①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过年时才回家。今天,爸爸回家了。爸爸走过来抱起我,“看 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掏他的大箱子——哦,好漂亮的帽子! ②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我坐在椅子 上等爸爸。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③晚上包汤圆!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噢!”第二天一 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吃着吃着,突然,我的牙硌(gè)了一下。“好运硬币!” 我叫起来。“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 ④大年初二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来,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呀,家里一 下子变得亮堂了。“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 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噢,大街 上在舞龙灯呢!”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 来啦!” ⑤大年初三,下雪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我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天快黑的时候, 我一摸口袋——啊,好运硬币不见了! “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看,跟那个一样!”爸 爸摸出一枚硬币。“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哭喊着。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 时候——“叮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硬币!我的好运硬币!“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