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资料共3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 6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 《论演说家的教育》 B. 《学记》 C. 《大学》 D. 《理想国》 2.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孔子
D. 孟子 3.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有目的地培养人 D. 影响人的发展 4.阐述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是( )。 A. 《大教学论》 B. 《教育论》 C. 《爱弥儿》 D. 《教育漫话》
5.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普及高中阶 段义务教育。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6.著名学者舒尔茨把教育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 虎父无犬子
B. 孟母三迁 C. 凿壁偷光 D. 头悬梁,锥刺股 8.人在婴儿期和青春期的发展速度比其他阶段更快。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 A. 不平衡性 B. 个体差异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9.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教师总是通过让学生玩游戏、动手操作学具、看视频动画等 方式方法来开展教学。这说明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规律。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体差异性 10.教育目的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的排列顺序是( )。 A. 教育目的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B. 教育目的一课程目标一培养目标一教学目标 C. 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 1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无目的论
1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总称为( )。 A. 国民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管理体制 D. 学校教育结构 13.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 教育法 B. 课程计划 C. 课程标准 D. 课程表 14.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式是( )。 A. 六三分段设置
B. 五四分段设置 C.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 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15.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 A. 教学 B. 社会实践 C. 管理 D. 服务 16.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知识传授的教育理论是( )。 A. 形式教育论 B. 实质教育论 C. 传统教育论
D. 现代教育论 17.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频、动画、教学学具和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对所 学事物和过程形成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 能力。王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18.在物理课上,李老师为了更好地说明摩擦力的原理,他操作橡胶轮的小车在玻璃、 木板和橡胶板等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行,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摩擦力对小车运行距离 长短的影响。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演示法 C. 讲授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