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 “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2O3)能溶于水
C. “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答案】C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氢气验纯
B. 二氧化碳验满
C. 浓硫酸稀释
D. 滴加液体
【答案】A
3. 2021 年 3 月 22 日是第 29 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
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 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 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 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
纯净物
【答案】B
4.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 2030 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
2060 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
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A.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 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 循环利用 CO2 制造合成燃料、尿素
等物质
【答案】B
5.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D
6.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石灰水
D. 烧碱溶
液
【答案】C
7. 2021 年 4 月 19 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
铀-238 与铀-214 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铀-214 的中子数为 146
B. 铀-238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92
C. 铀-238 与铀-214 属于同种元素
D. 铀-238 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
【答案】A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 碱溶液的 pH 大于 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 pH 大于 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C. 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答案】A
9. 下图是物质 M 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 M 一定是酸的是
A.
B.
C.
D.
【答案】C
10. 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
的是
A. 过氧乙酸化学式为 C2H4O3,属于有机物
B.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的
C. 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滴加酚酞进行检验
D.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
大
【答案】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2021 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
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过程中,CH4 发生还原反应
C. 生成 CH3OH 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
D. 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
运输
【答案】B
12. 2021 年《化学教育》第 3 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2CO +C
高温
2CO
D. 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答案】B
13.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 P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
C. n 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只有 Na+和 C1-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
液滴入稀盐酸中
【答案】D
14. 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1℃时 a、c 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时,物质 a 的 100g 饱和溶液中含有 25g 物质 a
C. t2℃时,分别将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
D. t2℃时向 50g 水中加入 15g 物质 b 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 65g
【答案】D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除去粗盐水中的 Mg2+、Ca2+、 2
4SO ,
依次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BaCl2溶液、
得到精盐水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鉴别 CaCO3、NaOH、NaCl、NH4NO3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A
B
四种固体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区分棉纤维、涤纶、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C
D
A. A
【答案】A
B. B
C. C
D. D
16. 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 Mg(NO3)2、Cu(NO3)2、AgNO3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 Ag、Cu
B. 滤渣中一定有 Ag,可能有 Cu,没
有 Mg
C. 滤液中一定没有 Cu(NO3)2、AgNO3
D. 滤液中一定有 Al(NO3)3、Mg(NO3)
2
【答案】B
17. 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还原 Co2O3(提供
试剂有:AgNO3 溶液、NaOH 溶液、浓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内的导管应为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B. 实验结束,先关闭恒压漏斗活塞,再停止加热
C. 装置②、③、④中依次盛装 NaOH 溶液、AgNO3 溶液、浓硫酸
D. 生成物 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 HCl 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答案】B
18. 向盛有 CuSO4 和 H2SO4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
质量和溶剂质量随 NaOH 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代表溶质质量
B. Q 点溶液中溶质为 Na2SO4
C. O→P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 SO =Na SO +2H O
2
4
2
4
2
D. 原溶液中 CuSO4 和 H2SO4 质量相等
【答案】D
19. 如图是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
间的转化),已知 A~M 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的化学式为 HCl,D 的名称是氯化钠
B. D→C 反应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
C. A 常用作干燥剂,A→B 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D. 若 E 溶液中混有少量 B,可加适量 F 溶液除去
【答案】C
20.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
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 5g,丁的质量为 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 16 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 8 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
8 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丙一定是催化剂
C. 反应后丁的质量为 8g
D. 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D
三、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2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 《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
100g 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1)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杨桃中的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
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
(3)经测定杨桃 A 的 pH=1.35,杨桃 B 的 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______(填“A”
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______(填字母序号)。
A.坏血病
B.氟骨病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答案】 (1). 蛋白质
(2).
C H O +6O
12
6
6
酶
2
6CO +6H O
2
2
(3). 锌、铁(或
Zn、Fe)
(4). A
(5). D
(6). 磷
22. 2020-2021 年中国成功“追星逐月”。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我国科研团队研制的低温合成催化剂 STSO
颗粒,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分解水的成本。对该制氢反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产生的氢气被压缩成液态后分子体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