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云南红河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5 年云南红河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K—39 Zn—65 C—12 O—16 Na—23 P—31 S—32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不选、 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本大题包含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 关的是( ) A. 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 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 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 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碘酒 B. 新鲜空气 C. 酱油 D. 蒸馏水 3.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23O 表示三个氧分子 B. 2N 表示两个氮元素 2Fe 表示亚铁离子 3 Al 表示化合价为+3 价的铝元素 C. D. 5. 设法将 2CO 转化为 2O ,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 NiFe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 2CO 分解产生 2O ,且自身的质量不变,又可重复使 道, 2O 4 NiFe 在此反应中是( 用,你认为 B. 粘合剂 A. 供氧剂 2O 4 ) C. 催化剂 D. 防腐剂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蒸馏 B.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C. 检验硬水与软水的简便方法是加肥皂水 D. 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就得到了纯水 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 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2 C.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2 2 8 2 D.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24.31% 8.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KNO 3 . NHB HCO 3 4 POHCaC ( . 2 ) 24 9. 下列关于化学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夏天出汗多,要及时补充食盐和水,以调节体液平衡 B. 糖类是人类食物中主要的供能物质 C. 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病,市售食盐中常添加一定量的碘单质 D. 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COD . ) 22 ( NH ) 10. 对硝酸( 3HNO )和硝酸铵( NH 4NO 3 )这两种物质而言,相同的是( ) A. 都属于酸 C.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1. 下图是 KNO 、 3 NaNO 、 3 B. 所含元素的种类 D. 各元素的质量比 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有 30℃时的三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 60℃(假设溶剂不蒸发),此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NaNO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 C.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D. KNO 的溶解度最大 3 3 12. 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探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此时,采用下列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B. 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C. 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
D. 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 13. 2004 年,美国科学家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读音:tāng)的物质, 化学式为 COS,其结构虽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B. 硫化羰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1:1:1 C. 它属于氧化物 D. 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反应属化合反应 14. 食盐、纯碱、食醋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它们,你能完成的探究活动是 ( ) ②检验蛋壳的主要成分 ③检验饮用的矿泉水是否是自来水 ①鉴别食盐和纯碱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加适量稀盐酸,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钠 B. 加适量稀盐酸,过滤,以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氧化铜 C.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以除去铁粉中混有的炭粉 D. 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以除去一氧化碳 16. 将 pH 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所测得该溶液的 pH 与实际情况相比, 其结果是( ) A. 相等 C. 偏小 B. 偏大 D. 三种结果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含 7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 17. (5 分)请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写相对应的物质。 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 物 质 该物质覆盖了地球表面大约 71%的面积,生命的产生、发育和繁衍 都离不开它。 在我国 60%左右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某种气态化石燃料。 一种氧化物,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生活中常用作某些袋装食品 的干燥剂。 一种绿色能源,可用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经发酵、蒸馏制得,也 是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 温度计中常见的液态金属。 18. (4 分)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油脂、水等六类物质是食物的主要营养素。 (1)淀粉、葡萄糖、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其中_________在医疗上被广泛用于病人输 液;日常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写一种)。 (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丙氨酸是众多氨基酸中的一种, 其 化 学式 为 7 _________个原子。 3 NOHC 2 , 丙 氨酸 的 组 成元 素 有 _________种 , 一个 丙 氨 酸分 子 中 共有 19. (7 分) (1)(2 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是 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可见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请判断下列两组物质是按 什么规律进行排列的?
① HCl 、、 Cl 2 NaClO 、 KClO 、 3 HClO 4 排列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POHOP 2 、 5 3 、 4 COH 2 、、 3 CO 2 CO 排列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分)下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 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第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4 分)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墙壁出现潮湿现象),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藏家收藏清朝末年的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原因是在常温下,其表面形成一 层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 NaHCO ,一些含有小苏打的饼干具有缓解人 3 们常说的胃反酸症状的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3 OHC 3 6 ),使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该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5 分)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或现象。 (1)观察盛水的铁锅(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铁锅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家庭中防 止菜刀锈蚀最易做到的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可燃物,蜡烛只需一根小火的火 柴就可将其点燃,而煤通常需用燃着的木柴才能将其引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矿井中要严禁烟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3 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为了验证锌和铁的活动性,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 乙两只试管中盛有浓度、质量均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B 两个相同的小气球中分别盛有质 量相同的铁和锌中的一种,将两种金属全部抖入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开始时甲气球迅速鼓起,而乙气球鼓起较慢,反应结束后,甲气球的体积比乙气球小。
该同学对现象进行分析,认为:A 中金属的活动性比 B 中金属的活动性_________(填“强” 或“弱”),所以 A 中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得出另一结论,该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4 分)一种常见黑色固体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A Ba          (蓝色溶液) 适量稀硫酸   D C B A 适量 溶液 Zn ( NO 23 ) 过滤  O 2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 (3)写出 A  的转化过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含 5 个小题,其中 24 题考生必做,4 分;25~28 题中任选 2 题作答, 每题 3 分;本大题共 10 分) 24. (4 分)今年,我省遭遇近 25 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给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都带来 困难,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 (1)人工降雨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通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人均水量( 水资源紧缺程度 1   am ) 1700~3000 2300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 轻度缺水  am 1 ( 3 3  3  am  1000~1700 1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500~1000 <500 为单位符号:米 3/年),居世界第八十几位, 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解旱情,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有何建议?(至少答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3 分)下图为某品牌服装的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标签,请阅读后回答。 (1)面料中天然纤维的百分率为_________,合成纤维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__。 (2)怎样鉴别真丝面料?
26. (3 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佝偻病”的发生,我们应多食用含_____________多的食物。 (2)患“夜盲症”的病人应多食用含____________的食物。 (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重金属盐中毒,可立即大量服用____________来解毒。 27. (3 分)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花卉品种繁多,小明同学在学习了酸碱指示 剂的知识后,尝试着用身边的一些色彩艳丽的花瓣或果实来自制酸碱指示剂。 ( 1 ) 小 明 同 学 制 作 的 过 程 为 : 取 鲜 花 花 瓣 或 植 物 果 实 各 适 量 分 别 研 碎 , 然 后 ____________,再过滤便可得到相应的各种植物花瓣或果实的色素提取液。 (2)应通过什么实验来证明小明所制得的提取液能否用作酸碱指示剂? 28. (3 分)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一片刚切开的马铃薯片,往上面滴加 ____________,呈现蓝色,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2)为了证明某种水果糖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将水果糖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取一 只试管,放入____________,再加入水果糖溶液并将试管加热,出现____________,则说 明有葡萄糖存在。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含 3 个小题,其中 29 题、30 题各 6 分,31 题 4 分,本大题共 16 分) 29. (6 分)实验室通常采用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A、B 装置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采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在分液漏斗中应盛放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__,锥形 瓶底部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B 装置中采用 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只要求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 分)将 2CO 通入 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为了看到 2CO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 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 2CO 及 NaOH 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 测得质量为 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中注入 10mL NaOH 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 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 78.2g,你对这 是 一 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果 的 解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 2CO 与 NaOH 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4 分)为测定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适量混合物样品,加水配成溶液; 第二步: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测定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1)该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疏漏,请你帮他们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订正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其测定的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订正后的方案中,判断加入的 BaCl 溶液已足量的 2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含 2 个小题,其中 32 题 4 分,33 题 6 分,本大题共 10 分) 32. (4 分)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对腹泻脱水病人补钠的主要药品,其质量分数为 0.9%, 现欲配制 250mL 生理盐水,需氯化钠(医用)和蒸馏水各多少 g?(生理盐水的密度近似看 作 1g/cm3) 33. (6 分)为测定某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 10g 此样品,分五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使 之充分反应(假设锌的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每次加入的稀硫酸质 量及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10 8.4 10 6.8 10 5.2 10 3.6 10 3.6 请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是上表中第_________次操作; (2)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