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湖南邵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湖南邵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 9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3.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4.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意。 1.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 粒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B 2.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参考答案】C 3.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参考答案】C 4. 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 ( ) A. 《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 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C. 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 D. 1966 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 毯 【参考答案】D 5. 邵斌同学撰写的地方史小论文中出现了“西域都护、察合台汗国、伊犁将军、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地区应是( ) A. 宁夏 B. 西藏 C. 新疆 D. 广西 【参考答案】C 6. 梁启超说: “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材料表 明梁启超高度赞扬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 ) A. 袁世凯 B. 张勋 C. 段祺瑞 D. 溥仪 【参考答案】A 7. 2020 年 1 月,习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指出: “他在兴办实业(大生纱厂)的同 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材料中的“他”是 ( ) A. 张騫 【参考答案】C B. 张蹇 C. 张謇 D. 张蓦 8. 下列历史事件与所发生时间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B. 《马关条约》—1901 年
C. 辛亥革命—1911 年 D. 九一八事变—1931 年 【参考答案】B 9. 2021 年 4 月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不断!美国总统派好友、前参议员多德以祝贺 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签署 42 周年为由率团“访台”。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美达成的 (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基本精神 C. 不结盟运动纲领 D. 《联合公报》规定 【参考答案】D 10. 2020 年 11 月 25 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有港媒注意 到,林郑月娥首次佩戴了一枚有着国旗和区旗图案的徽章。有港媒称这体现了( ) A. 一国两制 B. 港人治港 C. 勤政务实 D. 高度自 治 【参考答案】A 11. 32021 年 5 月 22 日,网上出现这样一幅挽联: “毕生躬耕田园,杂交水稻终功成,华 夏再无饥馑。济世何须阔论,不育三系升两系,寰宇同被恩泽!”该挽联悼念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参考答案】D 12. 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说法与教材观点相违背的是 ( )
A. 古代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C. 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D.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 全》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A 13. 2020 年 10 月,法国历史教师帕蒂在课堂上谈论“先知穆罕默德”形象并向学生展示穆 罕默德的漫画,引发某宗教派别部分人十强烈不满。材料中的“某宗教派别”应为(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印度教 【参考答案】A 14. 2019 年纪念达·芬奇逝世 500 周年,2020 年纪念拉斐尔逝世 500 周年,2021 年纪念但 丁逝世 700 周年。人们纪念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原因是他们推动了( ) A.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参考答案】C 15. 报载,95 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丈夫菲利普亲王离世后,继续从事一些公 共服务性工作,参加一些仪式性活动……以维持其国家权力象征的地位。英国女王的工作和 地位源于英国实行( ) A. 联邦制 B. 君主专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君主立 宪制 【参考答案】D 16. 动力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交通领域的革新。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 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参考答案】C 17. 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右图反映的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珍珠港事件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参考答案】D 18. 2021 年 3 月 7 日,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三出: “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 想到的是 16 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 世纪的非洲黑奴,20 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 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20 世纪,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 ) A. 英国 【参考答案】B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19. 张弘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 )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 易组织 【参考答案】B
20.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与时代主题是( ) A. 和平与发展 B. 全球生态平衡 C. 世界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 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A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三道小题,共 60 分。 21. 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 秦汉时 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 1617 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 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 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 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 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将下列文明交往史实与所发生时期用直线连接起来。 秦汉时期 郑和下西洋 隋唐时期 鉴真东渡 宋明时期 丝绸之路 ②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 共同点。 材料二 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极其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战国时代
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到了“天下车同归,,书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 全局的汉文化。汉文化也有其开放性,印度佛教的传入并在中国得到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就是 证明,元朝和清朝都是由与汉文化性质相近的文化主要统治的朝代,这两个朝代都经历了异 质文化由相互并存到逐渐互相融合的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使其明显,而 且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中华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烈。 ——摘编自《中国文化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2)材料三中时“天下车同轨,同文”最早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元朝和清朝分别是 由哪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为题写一历史小论文。要求 史论结合,100-200 字。 【参考答案】(1)①:秦汉时期—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鉴真东渡;宋明时期—郑和下西洋; ②事例: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共同点:都出现了高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2)朝代:秦朝;少数民族:蒙古族、女真族或满洲族。 (3)题目:中国文化的开放性;论述: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洛阳白马 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 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到了汉末三国时代,佛教逐渐由上层遍及民间,由少数人逐渐扩 展到多数人,弘化地区也由洛阳、长安往南方开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用船舰利炮打 开中国的国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进行了一系 列近代化的探索,如地主阶级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技术,如创办了新式学堂等内容,此后还有资产阶级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等进行了探索, 中华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烈。 22.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举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下面是初二,六班历史兴趣
小组以“学党史、明理”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请你,完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学百年党史,体验苦难辉煌】 材料一 张文同学整理的“党史学习”题表格(部分) (1)将张文同学整理的表格中的划线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2)对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 错误填写“错误”。 ①抗战胜利后,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②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 ③1978 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百年党史,感悟真理力量】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一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人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