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 1.1839 年被道光帝派到广东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是 A.琦善 B.林则徐 C.邓廷桢 D.关天培 2.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定国是诏》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天朝田亩制 度》 3.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 A.杨秀清、石达开 B.萧朝贵、冯云山 C.陈玉成、李秀成 D.石达开、韦昌辉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 5.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奕訢 C.李鸿章 D.张之洞 6.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湖北织布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7.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A.马尾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战役 9.帝国主义国家掀起掠夺中国的瓜分狂潮,开始于德国强占 A.“新界” B.胶州湾 C.旅顺 D.广州湾 10.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山东 D.直隶 C.天津 D.北京 1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中法新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革命军》一书的作者,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邹容是(图略) 13.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文学社 14.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于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武汉 15.下列条约中,明确规定广大蒙古地区为中国领土的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新青年》创刊 B.《时务报》创刊 C.《民报》创刊 D.《中外纪闻》创刊 17.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蔡元培 D.李大钊 18.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日本夺得在山东的特权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商人 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D.自由平等学说 21.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是 A.二次革命 B.五卅运动 C.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D.护国运动 22.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八七会议” 24.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是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5.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延安 B.会宁 C.瑞金 D.遵义 26.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是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27.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徐州会战 28.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后,血腥屠杀中国军民达 A.10 多万人 B.20 多万人 C. 30 多万人 D.40 多万人 29.1941 年,在安徽茂林地区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包围袭击新四军的事件,历史 上称为 A.“一二一血案” B.“较场口血案” C.“皖南事变” D.“下关惨案” 30.下列不属于 1942 年中共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官僚主义 3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2.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 A.扶蒋反共 B.政治孤立 C.经济封锁 D.军事包围 33.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 74 师三万余人的战役是 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沙家店战役 D.孟良崮战役 34.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台湾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是 A.“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B.“二二八起义” C.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D.一二?九运动 35.1947 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原地区 36.发动辽沈战役的人民军队是
A.中原解放军 B.华北解放军 C.东北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37.严复宣传“优胜劣汰”,“世道必进”的社会进化理论的译著是 A.《方圆阐幽》 B.《重学》 C.《天演论》 D.《决疑数学》 38.在“史界革命”中,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是 A.陶行知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夏曾佑 39.毛泽东的下列著作中,指出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的是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实践论》 C.《矛盾论》 D.《论联合政府》 4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1957 年,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A.团结─批评 B.批评─团结─批评 C.批评─团结 D.团结─批评─团结 42.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A.综合发展 B.平衡发展 C.重点发展重工业 D.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3.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事件是 A.“批林批孔运动” B.“二月抗争” C.“四五运动” D.“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4.改革开放初期,设置了经济特区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浙江 C.四川、湖南 D.广东、福建 45.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长期合作,平等互利”的方针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方针 第Ⅱ卷(非选择题 55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3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27 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 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1 分)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 什么变化?(2 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1 分)这个条约的签订对变化了的中国社会性 质产生什么影响?(1 分) (3)指出两则材料相似内容。(3 分)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这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是什么?(1 分) 47.阅读下列材料: 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 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1)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什么文件?(1 分) (2)依据材料指出这次土地改革的总路线(4 分)和实施范围。(1 分) (3)这次土改产生了什么影响?(3 分) 48.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 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 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世界”指什么?(1 分)“三个世界”的划分是谁提出的?(1 分) (2)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属于哪一个世界?(1 分)为什么中国永远属于这个世 界?(3 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的?(3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有 3 小题,第 49 小题 10 分,第 50、51 小题各 9 分,共 28 分。) 49.简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6 分)和失败原因。(4 分) 50.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3 分)为什么说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6 分) 51.简要回答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几个问题。 (1)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什么?(1 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2 分)并果断地停止了什么错误口 号的使用?(1 分) (3)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 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请指出改革后农村经济体制 的主要形式及农村改革产生的作用。(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