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内蒙古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分别比较 1-3 小题中前后 2 个值的大小.用(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1.(3 分)N 和 Ne 的原子半径(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2.(3 分)F2 和 Br2 的沸点(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3.(3 分)8
17O 和 8
16O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4.(3 分)据报道,1994 年 12 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 161 个中子,
质量数为 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11
B.161
C.272
D.433
5.(3 分)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NaHSO4
B.NaHCO3
C.Na2SO3
D.NH4NO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
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3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6.(3 分)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
放的是(
)
A.石炭酸
B.氢硫酸
C.氢氟酸
D.醋酸
7.(3 分)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
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 a 和 b
分别是(
)
A.A
B.B
C.C
D.D
8.(3 分)在体积为 x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a mol NO 和 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
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9.(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0
B.在常温常压下,1mol Ne 含有的原子数为 N0
C.71g Cl2 所含原子数为 2N0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0.(3 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跟盐酸反应 OH﹣+H+=H2O
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
+
C.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 HCO3
﹣+OH﹣=CO3
2﹣+H2O
D.氯气通入冷水中 Cl2+H2O=Cl﹣+ClO﹣+2H+
11.(3 分)在 pH=1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2﹣,Cl﹣
B.Al3+,Mg2+,SO4
2﹣,Cl﹣
C.K+,Na+,AlO2
﹣,NO3
﹣
D.K+,Na+,SO4
2﹣,S2O3
2﹣
12.(3 分)100 毫升 0.1 摩/升醋酸与 50 毫升 0.2 摩/升氢氧化钠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
A.[Na+]>[CH3COO﹣]>[OH﹣]>[H+]
B.[Na+]>[CH3COO﹣]>[H+]>[OH﹣]
C.[Na+]>[CH3COO﹣]>[H+]=[OH﹣]
D.[Na+]=[CH3COO﹣]>[OH﹣]>[H+]
13.(3 分)100 毫升 6 摩/升 H2SO4 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
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
14.(3 分)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摩/升甲酸溶液的 pH 值约为 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 毫升 1 摩/升甲酸恰好与 10 毫升 1 摩/升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15.(3 分)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
A.甲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6.(3 分)在下列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固体二氧化锰,能产生气体的是(
)
A.3%H2O2 溶液
B.1 摩/升 NaOH 溶液
C.1 摩/升 KClO3 溶液
D.1 摩/升盐酸
17.(3 分)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
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3
B.3:2:1
C.6:3:1
D.6:3:2
18.(3 分)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 生成的速度与 C 分解的速度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 n 摩尔 A,同时生成 3n 摩尔 B
C.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 的分子数比为 1:3:2
19.(3 分)反应 4NH3+5O2
4NO+6H2O 在 5 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
增加了 0.3 摩尔,则此反应的平均速度 (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度或生成物的生成速度)
为(
)
A. O2=0.01 摩/升•秒
B. NO=0.008 摩/升•秒
C. H2O=0.003 摩/升•秒
D. NH3=0.002 摩/升•秒
20.(3 分)如果定义有机物的同系列是一系列结构式符合 A
W
B(其中 n=0,1,2,3…
的化合物.式中 A、B 是任意一种基团(或氢原子),W 为 2 价有机基团,又称为该同系列的
系差.同系列化合物的性质往往呈现规律性变化.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为同系列的是
(
)
A.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2CH2CH2CH2CH3
B.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3CHO
C.CH3CH2CH3 CH3CHClCH2CH3 CH3CHClCH2CHClCH3
D.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4 分)C1、C2、α1、α2,pH1,pH2 分别表示 2 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和溶
液的 pH 值,如果已知 pH1<pH2,且α1>α2,则 C1 和 C2 的关系(
)
A.C1>C2
B.C1=C2
C.C1<C2
D.无法确定
22.(4 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
B.硝酸钠、盐酸、氯化铵、氢氧化钾
C.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
D.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
23.(4 分)24 毫升浓度为 0.05 摩/升的 Na2SO3 溶液,恰好与 20 毫升浓度为 0.02 摩/升的
K2Cr2O7 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6
B.+3
C.+2
D.0
24.(4 分)(2010 秋•日照期末)在反应 X+2Y=R+2M 中,已知 R 和 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2:
9,当 1.6 克 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 克 R,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25.(4 分)常温下,向 20 升真空容器内通入 a 摩硫化氢和 b 摩二氧化硫(a 和 b 都是正整
数,且 a≤5,b≤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
A.24.5 克/升
B.14.4 克/升
C.8 克/升
D.5.1 克/升
26.(4 分)(2015 春•随州期末)某温度下,在 100 克水中加入 m 克 CuSO4 或加入 n 克 CuSO4
•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 m 与 n 的关系符合(
)
A.m=
n
B.m=
C.m=
D.m=
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27.(6 分)图(1)中瓶 a 内放入 20 毫升 6 摩/升盐酸,b 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 4 克
碳酸钙粉未,将它紧紧套在瓶 a 口上,胶管 c 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 d 夹紧(瓶口和侧
口都不漏气).将图(1)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 W1 克.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
空白:
(1)把气球 b 中的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Ⅱ).反
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 W2 克.则 W2 和 W1 的关系是
.
(2)取 25 毫升 6 摩/升 NaOH 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 NaOH 溶液,滴管插入胶管 c 口(为便
于操作,可以适当倾斜瓶 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 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 d.可以
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轻轻摇动瓶 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使沉淀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全部 NaOH 溶液很快加入瓶中,夹紧 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此时瓶
内温度
(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4)继续轻摇瓶 a,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写出这时发生的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28.(9 分)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③在 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 5%NaOH 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 CaCl2 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 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
.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 5%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
.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具有
气
味的油状液体.
五、(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6 分).
29.(3 分)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 400℃左右、有催化剂
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6 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下图中的 F
是
.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图中所得 G 和 D 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4)每生成 1 摩 D,同时生成
摩 E.
31.(7 分)A、B、C 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
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 A、B、C 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 A、B、C 字母填
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 B 的分子式是
.
六、(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8 分)
32.(6 分)碳正离子〔例如,CH3
+,CH5
+,(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G.Olah)
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 1994 年诺贝尔化学奖.
碳正离子 CH5
+可以通过 CH4 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 H+而得到,而 CH5
+失去 H2 可得 CH3
+.
(1)CH3
+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2)CH3
+中 4 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
(填角度)
(3)(CH3)2CH+在 NaOH 的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
是
.
(4)(CH3)3C+去掉 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
.
33.(6 分)下页图中①﹣⑧都是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在化合物③中,由于氯原子在硝基的
邻位上,因而反应性增强,容易和反应试剂中跟氧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相结合,从而消去 HCl.
请写出图中由化合物③变成化合物④、由化合物③变成化合物⑥、由化合物⑧变成化合物⑦
的化学方程式(不必注明反应条件,但是要配平).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