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青海西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结构层次的是(
)
A. 神经元
【答案】B
B. 一朵梨花
C. 苹果果肉
D. 血液
【解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详解】
A.神经元属于细胞,A 错误。
B.一朵梨花属于器官,B 正确。
C.苹果果肉属于营养组织,C 错误。
D.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 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器官的概念。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棚作物常常适量补充二氧化碳可以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
B. 无土栽培植物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 贮藏粮食的密封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D. 合理密植可以保证农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答案】A
【解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作物常常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是为了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A 错误。
B.营养液中的植物长期在液体的环境中,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
营养液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促进植物根部呼吸,B 正确。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据此原理,在贮藏粮食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抑
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C 正确。
D.合理密植是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D 正确。
故选 A。
【点睛】理解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和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可正确解答。
3.下列关于微生物及其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利用的真菌或细菌的种类不同
B. 腐烂的苹果散发出酒味主要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 制醋用醋酸菌,制酱用酵母菌
D. 制作面包所用的酵母菌具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
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详解】A.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如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用来制
作面包和酿酒,错误。
B.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就是因为水果中的酵母菌在无氧时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的缘故,错
误。
C.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到多种霉菌,错误。
D.酵母菌是真菌,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正确。
故选 D。
【点睛】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以及药品的生产中的作用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最好能应用于我们
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4.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 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 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 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图中,②肾小球、①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静脉、③收集管。
【详解】A.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不是在②肾小球处形成的,错误。
B.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
成原尿,错误。
C.喝进的部分水随尿液排出,表明这部分水没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可不经过肾静脉,正确。
D.当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
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错误。
故选 C。
【点睛】掌握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B. 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C. 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 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
【答案】C
【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
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详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
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故 A 正确。
B.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一般是心脏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随后
是心室收缩,心房舒然,最后是心房和心室舒张,故 B 正确。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
而不能倒流。所以,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故 C 错误。
D.血液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进行的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且起于心脏,汇集于心脏,是同时
进行的,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6.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
)
A. 侏儒症——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
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C. 呆小症——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
D. 肢端肥大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B
【解析】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新陈代谢。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生长素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时期分泌过多
引起肢端肥大症。胰岛素由胰岛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甲状腺激素由甲状
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年幼时,分泌过少引起呆小症,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老鼠走迷宫属于先天性行为
B. 母鸡孵小鸡属于学习行为
C. 老马识途属于先天性行为
D. 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D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老鼠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 错误。
B.母鸡孵小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学习行为,B 错误。
C.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 错误。
D.惊弓之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 正确。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8.梨、苹果,桃等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下列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兰花的组织培养
B. 蚕豆的开花结果
C. 马铃薯块茎繁殖
D. 竹节上的芽形成新的竹笋
【答案】B
【解析】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
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叫做无性生殖。嫁接、扦插、压条都是植物的无性生殖。
【详解】梨、苹果,桃等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兰花的组织培养、马铃薯块茎繁殖、竹节上的芽形
成新的竹笋”,均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繁殖速度快,
较好地保持遗传的稳定性。“蚕豆的开花结果”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
为新的个体,变异性较大。
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9.下列对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由 DNA 分子和基因组成
B. 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
D. 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
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
【详解】A.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故 A 错误。
BD.遗传信息在 DNA 上,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 DNA 分子,一个 DNA 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 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故 B 正确,D 错误。
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因此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
基因也有差别,故 C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
10.若把虎、鹤、鱼分为一类,把螳螂,蚯蚓、蜈蚣分为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有脊柱
C. 体温是否恒定
【答案】A
【解析】
B. 生殖方式是否胎生
D. 是否用肺呼吸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
【详解】A.虎、鹤和鱼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螳螂、蚯蚓和蜈蚣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
属于无脊椎动物,若把虎、鹤、鱼分为一类,把螳螂,蚯蚓、蜈蚣分为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否有脊柱,
故 A 符合题意。
B.虎的生殖方式是胎生,鹤和鱼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螳螂和蜈蚣的生殖方式也是卵生,故 B 不符合题意。
C.鱼、螳螂、蚯蚓和蜈蚣的体温不恒定,而虎、鹤的体温恒定,故 C 不符合题意。
D.虎、鹤用肺呼吸,鱼用鳃呼吸,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蜈蚣和螳螂用气管呼吸,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的分类知识,能结合题意,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11.下列对藻类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专门吸收和运输养料的器官
B. 能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净化水体
C. 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能从中提取碘、琼脂等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答案】A
【解析】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详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
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故 A 错误。
B.藻类植物能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从而净化水体,但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
现象,故 B 正确。
C.藻类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自养,故 C 正确。
D.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12.某种药物的包装上有 OTC 标识,以下是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药(
)
【功能主治】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一次 20g,一日 2 次;12 岁以下
儿童一次 10g,一日 2 次。
生产日期:2017.06
有效期:24 个月
A. 适应各种发热,头痛症状
B. 温开水冲服,一次 20g
C. 该药现已过期
D. 是处方药,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
【答案】D
【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
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A.通过阅读此药的【功能主治】,可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脘腹胀痛,正确。
B.通过阅读此药的【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一次 20g,正确。
C.该药的有效期:24 个月,生产日期:2017.06,可见已过期,正确。
D.此药的包装上有 OTC 标识,属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错误。
故选 D。
【点睛】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2)如果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图中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
(4)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它的光合作用
又维持了生物圈的______平衡。
【答案】
(1). 草→昆虫→蛙→蛇→猫头鹰
(2). 猫头鹰
(3). 太阳能
(4). 水循环
(5). 碳—
氧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
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
光合作用。
【详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昆虫→蛙→蛇→猫头鹰、草→昆虫→食
虫鸟→猫头鹰,最长的食物链是:草→昆虫→蛙→蛇→猫头鹰。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
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猫头鹰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以及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意
义。
14.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该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乃至生命.请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