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一考试法学真题及答案
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法的自由,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受到法保障或得到法认可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
人的____。
2、公元 513 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史称__
__。
3、清代仿《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____、光绪五部会典。
4、宪法修正案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___以上的多数通过。
5、我国任命代表大会体制在组织结构上采取____。
6、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都是____政体。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____的前提下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8、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过外国审判,仍然
可以依照刑法追 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____。
9、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务,____,不是受贿。
10、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____和期待权。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ⅹ,每题 1 分,共 5 分)
1、朱元璋修订的《明大诰》共明大诰》共 5 编。( )
2、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即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
3、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 5 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3 届。( )
4、牵连犯的表现之一为方法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 )
5、自然人的身体受到他人伤害,在一年内未提出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对其该项权利即不
再予以保护。(
)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____。
A、 不利后果 B、否定性评价
C、 特殊义务 D、强制措施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__。
A、禹刑
B、吕刑
C、《法经》 D、《九章律》
3、北宋时期为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____。
A、提点刑狱司 B、三司推事
C、三司史 D、督察院
4、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____。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督察院
5、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职权属于____。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属于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____。
A、人民
B、公民 C、国家元首 D、政党
7、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形之一是____。
A、防卫过当 B、未遂犯
C、自首犯 D、预备犯
8、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____。
A、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人构成的犯罪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主体
C、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以外,还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者身份的人才构成的犯罪主体
D、单位构成的犯罪主体
9、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主体是____。
A、外国政府、集团 B、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C、境内机构、个人 D、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
10、____,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终止。
A、在诉讼试效进行中的任何时间 B、在诉讼时效进行的头 6 个月内 C、在诉讼时效进行的
最后 6 个月内 D、在诉讼时效进行的的最后 90 天内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 4 个选项中选出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宋朝中央司法机关分别为____。 A、审刑院 B、大理寺 C、刑部 D、御史台
2、《大清民律草案》包括____。 A、总则 B、分则 C、物权 D、债
3、“六法全书”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____。
A、关系法规 B、基本法典
C、判例
D、解释例
4、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____。
A、普遍性原则 B、间接选举原则
C、平等性原则 D、无记名投票原则
5、我国人民检查院的职责包括____。
A、法纪监督 B、侦查监督 C、审判监督
D、宪法监督
6、特别刑法的含义是____。
A、作为现行刑法的对称
B、作为单行刑法的对称
C、作为普通刑法的对称
D、作为附属刑法的对称
7、结合犯的特征是____。
A、数个独立的具体犯罪的结合 B、数个独立的具体同种犯罪的结合
C、数罪的结合成为一个新罪 D、数罪的结合基于刑法分则的规定
8、偷税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是指____。
A、行为人偷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 1 万元以上 B、行为人偷税款
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 1 万元以上 C、行为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
多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的 D、行为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的
9、专利权的客体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____。
A、电脑程序 B、集成电路布局设计
C、产品外观设计 D、药品
10、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____。
A、债权
B、国有土地使用权 C、林木 D、储蓄存款
五、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法系
2、“九卿会审”
3、选举制度
4、以外事件
5、代位继承
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平等是法的重要价值。
2、简述马锡五审判方式。
3、简述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界限。
七、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论法律推理的形式及其作用。
2、试论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2000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一、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答案:权利 解析:自由是人的本性,是法律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人生来是自由的,但
是自由还要受到法律的一 定限制,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有自由,正如卢梭所言:我
们生而自由,但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 中。
2.答案:铸刑鼎 解析:铸刑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旧贵族操纵和使
用法律的特权是严重的冲击, 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一次重大胜利。成文法的公布,否定了“刑
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明确 了“法律公开”这一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原则,对
于后世封建法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答案:嘉庆 解析: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官吏的统治效
能,自康熙朝开始,清廷 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记述各朝主要国家机关的职掌、
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制度。计有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合称“五朝
会典”,统称《大清会典》。
4.答案:三分之二 解析: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 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 过。
5.答案:一院制 解析: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我
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属于 一院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
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 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授权。
6.答案:共和制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就决定了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必须坚持 共和制政体。
7.答案:国家统一领导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 区域自治。
8.答案: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法条内容,我国《刑法》第十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
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
受过刑罚处罚的,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9.答案: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受贿罪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索贿。
索贿是受贿人以公开或暗示的方法,主动向 行贿人索取贿赂。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
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索取他人 财物的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
均可构成受贿罪。
10.答案:既得权 解析:既得权和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划分的,既得权是指已
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
二、判断(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答案:错
解析:朱元璋在修订《大明律》的同时,为防止“法外遗奸”,又在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
年)至 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 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 236 条,具有与《大明律》
相同的法律效力。
《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2.答案:错 解析:《宪法》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答案:错
解析:根据《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2 届。
4.答案:对 解析:牵连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
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 况。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数行为,而且数行为之间存
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 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
5.答案: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
期间是一年,超过诉讼 时效,即变为自然债权债务,法律不再予以保护。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答案:A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
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 后果。
2.答案:C
解析: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经验
的基础上 制定的《法经》。A 是夏代制定的法律,B 是西周的制定的法律,但 AB 项均不属
于封建成文法典。 D 项是汉代制定的法典。
3.答案:A 解析:太宗时期开始,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
法派出机构。B、C 均 是唐代的司法制度,唐代中央或地方发生重大案件时,由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 高法庭审理,称为“三司推事”。有时地方发生重案,不便
解往中央,则派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 监察御史前往审理,为“三司使”。D 项属于
唐、宋御史台下属机构之一,故选 A。
4.答案:D 解析:明朝在中央司法机构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左右都御史”
等官,刑部主审判, 大理寺负责复劾,都察院负责法律监督,故选 D。
5.答案:A 解析: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权由全国人大掌握,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基本法
律以外的法律的制定和 修改,同时全国人大也可以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修改,但不得与基
本法律的基本原则相违背。故选 A
6.答案:C 解析: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 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故选 C。
7.答案:A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只有 A 符合题意,B 项和 D 项都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C 项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故选 A。
8.答案:C
解析:考查特殊犯罪主体的概念。ABD 都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的一种类型,故选 C
9.答案:D 解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的机构、组织、个人资助境
内的组织或者个人实施 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
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 权罪的行为。故其主体是 D 项
10.答案:C
解析: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止时间。我国《民法通则》第 139 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
最后 6 个 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 之日起继续计算”,故选 C。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答案:ABCD 解析:宋沿唐制,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
权,宋审刑院是太祖时为 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设立的,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故
选 ABCD
2.答案:ACD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自 1907 年即正式着手,于 1910 年 12 月编纂完成全部草案条
文稿。它是 仿照德、日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该《大清民律草案》条文稿共分总
则、债权、物权、亲属、 继承五编,故选 ACD
3.答案:ABCD 解析:从规范上来说,六法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基本法典(是宪法、民
法、刑法和程序法等基本 法典(行政法例外),这些基本法典构成了国民党政权法律体系的
骨架)、关系法规(是指围绕基本法 典而制定的低位阶法规,如条例、细则、办法等等)、
判例、解释例。
4.答案:ABCD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
几项:(一)选举权的普 遍性原则;(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并用的原则;(四)秘密投票原则, 故选 ABCD。
5.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检察院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 5 条规定“各
级人民 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
捕、起诉或者免 于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4)对于刑事案
件提起公诉,支持起诉;对 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5)对于刑事案
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 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法纪监
督。法纪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对行政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法律实施的监督。
而宪法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人民检察院不具有宪法监督权, 故选 ABC。
6.答案:AC 解析:刑法可以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即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
仅适用于特定的人、时、 地、事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有人把
刑法典称为主刑法,把特别刑法称为 辅刑法。
7.答案:ACD
解析:结合犯,是指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结合成为另一独
立的新罪
的情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本为刑法上数个独立的犯罪。
(2)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为另一个独立新罪,是基于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
(3)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被结合为另一新罪后,就失去原有的独立犯罪的意义,成为新罪
的一部分。
(4)典型的结合犯是将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
故选 ACD。
8.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