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电流检测概念与基础.pdf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简介
电流检测电阻
说明
选择标准
电流检测技术
下桥臂电流检测
图1: 下桥臂电流检测
上桥臂电流检测
图2: 上桥臂电流检测
上桥臂电流检测的实现
单运放差分放大器
图3: 单运放差分放大器
公式1:
例1
公式2:
例2
三运放仪表放大器
图4: 三运放仪表放大器
公式3:
公式4:
例3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
公式5:
图5: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
公式6:
例4
公式7:
图6: 具有附加RG的双运放仪表放大器
摘要
参考资料
商标
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点
AN1332 电流检测电路概念和基础 作者: Yang Zhen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电流检测电阻 说明 简介 电流检测是各种电子应用中的基本要求。 受益于电流检测的典型应用包括: • 电池寿命指示器和充电器 • 过流保护和监控电路 • 稳流器和稳压器 • 直流 / 直流转换器 • 接地故障检测器 • 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 • 比例电磁阀控制,线性或 PWM • 医疗诊断设备 • 手持通信设备 • 汽车电源电子设备 • 电机速度控制和过载保护 本应用笔记重点讨论电流检测电路的概念和基础。将 介绍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流检测技术,并说明三种典型 的上桥臂电流检测实现方案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其他电流检测实现方案超出了本应用笔记的范围,将 留待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以后的应用笔 记进行介绍。 电流传感器是电流的检测和转换设备,可将电流转换 为易于测量的输出电压,该电压在测量路径中与电流 成正比。 传感器多种多样,每种传感器都适用于特定的电流范围 和环境条件。没有一种传感器适合所有应用。 在这些传感器中,电流检测电阻是最常用的。可以将其 看作电流 - 电压转换器,原理是在电流路径中插入一个 电阻,将电流以 V = I × R 的线性方式转换为电压。 电流检测电阻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包括: a) 优点: - 低成本 - 高测量精度 - 可测量电流的范围从非常低到中等电流大小 - 能够测量直流或交流电流 b) 缺点: - 将额外的电阻引入了测量电路路径,这可能增 大源输出电阻并产生不需要的负载效应 - 由于功耗P = I2 × R而产生功率损耗。因此, 除了中低电流检测应用外,很少有大电流应用 使用电流检测电阻。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S01332B_CN 第 1 页
AN1332 选择标准 使用低值检测电阻可减少前文提到的缺点。但是,检测 电阻两端的压降可能会低到与后面的模拟调理电路的输 入失调电压相当,这会降低测量精度。 此外,如果测量的电流含有较大的高频分量,则电流 检测电阻的固有电感必须很低。否则,电感可产生电 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这也会降低测 量精度。 此外,当要求测量精度时,电阻容差、温度系数、热 电动势、额定温度和额定功率也是电流检测电阻的重 要参数。 简言之,电流检测电阻的选择对于设计任何种类的电流 监视器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选择标准可用作指导: 1. 低电阻紧容差,以在精度与功耗之间建立平衡 2. 高电流能力和高峰值功率额定值,以处理短时和 瞬态峰值电流 3. 低电感,以减少由高频分量产生的电动势 4. 低温度系数、低热电动势和耐高温能力(如果温 度变化较大) 电流检测技术 本节介绍两种适用于电流检测应用的基本技术:下桥臂 电流检测和上桥臂电流检测。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 和缺点,接下来的主题中将详细讨论。 下桥臂电流检测 如图1所示,下桥臂电流检测将检测电阻连接在负载和地 之间。通常,检测到的电压信号(VSEN = ISEN RSEN)非常小,需要经后面的运放电路(例如,同相 放大器)放大才能得到可测量的输出电压(VOUT)。 × 电源 负载 ISEN RSEN ISEN 运放电路 VOUT 图1: 下桥臂电流检测 a) 优点: - 低输入共模电压 - 低 VDD 部件 - 接地参考的输入和输出 - 简单且低成本 b) 缺点: - 接地路径干扰 - 系统接地增大了负载,因为 RSEN 向接地路径 增加了不需要的电阻 - 意外短路引起的高负载电流变得无法检测 在单电源配置中,下桥臂电流检测最重要的方面是运放 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VCM)必须包括地。MCP6H0X 运放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其 VCM 从 VSS – 0.3V 到 VDD – 2.3V。 考虑到优点,当不需要短路检测并且可以容忍接地干扰 时,可选择下桥臂电流检测。 DS01332B_CN 第 2 页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上桥臂电流检测 如图 2 所示,上桥臂电流检测将检测电阻连接在电源和 负载之间。检测到的电压信号经后面的运放电路放大得 到可测量的 VOUT。 电源 ISEN RSEN ISEN 负载 运放电路 VOUT 图2: 上桥臂电流检测 a) 优点: - 消除了接地干扰 - 负载直接连接到系统地 - 可检测到意外短路引起的高负载电流 b) 缺点: - 必须能处理非常高的动态共模输入电压 - 复杂且成本较高 - 高 VDD 部件 在单电源配置中,上桥臂电流检测最重要的方面是: • 差分放大器的VCM范围必须足够宽,以承受高共模 输入电压 • 差分放大器能够抑制动态共模输入电压 MCP6H0X 运放很适合上桥臂电流检测,接下来的一节 将详细讨论。 AN1332 上桥臂电流检测的实现 在不能容忍接地干扰并且需要短路检测的应用(例如, 电机监控、过流保护和监控电路、汽车安全系统以及电 池电流监视)中,通常选择上桥臂电流检测。 本节将讨论三种典型的上桥臂电流检测实现方案,以及 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总有一种选 择是最合适的。 单运放差分放大器 图 3 给出了包含 MCP6H01 运放和四个外部电阻的单运 放差分放大器。它可通过增益 R2/R1 放大检测电阻两端 的较小压降,同时抑制共模输入电压。 电源 R1 V1 ISEN RSEN ISEN R2 VDD MCP6H01 VREF VOUT V2 R1* R2* 负载 R1 = R1*,R2 = R2* RSEN << R1,R2 R2  ------  R1 V1 V2–      VOUT = + VREF 图3: 单运放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DIFF)主要由电阻不匹 配(R1、R2、R1* 和 R2*)决定,而不是由 MCP6H0X 运放的 CMRR 决定。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S01332B_CN 第 3 页
简言之,差分放大器的 VDM 和 VCM 必须满足公式 2 中 所示的要求: 公式 2: VOL VREF ----------------------------- VDM – G VOH VREF ------------------------------  – G VCM   VCMRL VREF –  R1   ------+ 1   R2 R1  ------+ 1  R2   + VDM ----------- 2 – VDM ----------- 2 AN1332 R2/R1 和 R2*/R1* 的电阻比必须良好匹配,才能获得可 接受的 CMRRDIFF。但是,紧容差电阻将增加此电路的 成本。 直流 CMRRDIFF 如公式 1 所示。 公式 1: CMRRDIFF log 20 R2 1 ------+  R1  ----------------  K        在最坏情况下,K = 4TR VCM   VCMRH VREF –  其中: TR = 电阻容差 K = R2/R1 与 R2*/R1* 的净匹配 容差 CMRRDIFF(dB) =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例 1 • 如果 R2/R1 = 1 且 TR = 0.1%,则最坏情况下的直 流 CMRRDIFF 将为 54 dB。 • 如果 R2/R1 = 1 且 TR = 1%,则最坏情况下的直流 CMRRDIFF 将仅为 34 dB。 此外,RSEN 应远小于 R1 和 R2,以将阻性负载效应降 至最低。从 V1 和 V2 的角度看,差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是不平衡的。请注意,阻性负载效应和不平衡的输入阻 抗会降低 CMRRDIFF。 参考电压(VREF)允许放大器的输出转换为相对于地 较高的电压。VREF 必须由低阻抗电源提供,以避免 CMRRDIFF 更差。 此外,如图 3 所示,输入电压(V1 和 V2)可由共模输 入电压(VCM)和差模输入电压(VDM)表示: • V1 = VCM + VDM/2,V2 = VCM – VDM/2 • VOUT = (V1 – V2) × G + VREF = VDM × G + VREF, 其中 G = R2/R1 为了防止 VOUT 使电源轨饱和,必须将其保持在允许的 VOUT 范围(VOL 到 VOH)内。 差分放大器的 VCM 范围由于 R1、R2、R1* 和 R2* 形成 的分压电阻而增大。 其中: G = R2/R1 ;差分放大器的增益 VDM = V1 – V2;差分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压 VCM = (V1 + V2)/2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输入 电压 VOH = 运放高电平输出 VOL = 运放低电平输出 VCMRH = 运放共模输入电压上限 VCMRL = 运放共模输入电压下限 例 2 参考图 3 并假设 VDD = 16V,VSS = GND,VREF = GND, R2/R1 = 1 且 RSEN 两端压降为 200 mV。 因此,按照 MCP6H01 数据手册 (DS22243C_CN), VCMRH = VDD– 2.3V =13.7V,VCMRL =VSS–0.3V = -0.3V。 根据公式2,差分放大器的可接受 VCM 为 -0.5V 至 27.3V。 差分放大器的优点和缺点包括: a) 优点: - 合理的共模抑制比(CMRRDIFF) - 宽广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 低功耗、低成本且简单 b) 缺点: - 阻性负载效应 - 不平衡的输入阻抗 - 调整差分放大器的增益需更改多个电阻值 DS01332B_CN 第 4 页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三运放仪表放大器 三运放仪表放大器(3 运放 INA)如图 4 所示。它可放 大较小的差分电压并抑制较大的共模电压。 V1 = VCM + VDM/2 1/4 MCP6H04 A1 电源 ISEN RSEN ISEN 负载 AN1332 VOUT1 R1 R2 VREF RF RG RF 1/4 MCP6H04 A3 VOUT R1* R2* V2 = VCM - VDM/2 1/4 MCP6H04 A2 VOUT2 VOUT =  V1 V2–   + 1  2RF  ----------  RG    R2  ------  R1 + VREF =  V1 V2–   + 1  2RF  ----------  RG + VREF 其中设置 R1 = R1*= R2 = R2* 图4: 三运放仪表放大器 3 运放 INA 的架构包括: 1. 第一级 第一级由一对高输入阻抗缓冲器(A1 和 A2)以及电阻 (RF和RG)实现。这两个缓冲器可避免输入阻性负载效 应和不平衡输入阻抗问题。此外,电阻 RF 和 RG 可将 缓冲器对的差模电压增益(GDM)增至 1 + 2RF/RG, 同时使共模电压增益(GCM)等于 1。 根据公式 CMRR = 20 log (GDM/GCM),此方法的一个优 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3运放INA的CMRR(CMRR3INA)。 因此,理论上 CMRR3INA 将随着 GDM 的增加而成比例 增大。 另一个优点是仅调整 RG 的阻值即可修改 3 运放 INA 的 总增益,而无需调整 R1、R1*、R2 和 R2* 的阻值。 2. 第二级 第二级由一个差分放大器(A3)实现,该放大器可放 大差模电压并抑制共模电压。在实际应用中,R2/R1 的 比值通常设置为 1。 CMRR3INA 主要由第一级的差模电压增益以及 R2/R1 和 R2*/R1* 的净匹配容差决定。请注意,电阻 RF 和 RG 的 容差不影响 CMRR3INA。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S01332B_CN 第 5 页
AN1332 直流 CMRR3INA 如公式 3 所示。 公式 3: CMRR3INA log 20 2RF  2  1 ---------- +   RG  ---------------------------------  K        在最坏情况下,K = 4TR 其中: TR = 电阻容差 K = R2/R1 与 R2*/R1* 的净匹配 容差 CMRR3INA(dB) = 3 运放 INA 的共模抑制比 但是,对于 3 运放 INA,有一个常见问题很容易被忽 略。该问题存在于 3 运放 INA 缩小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VCM)中。 参考图 4,输入电压(V1 和 V2)可由共模输入电压 (VCM)和 差 模 输 入 电 压(VDM)表 示。即, V1 = VCM + VDM/2,V2 = VCM – VDM/2。 放大器(A1 和A2)提供了一个等于总增益(G)的差模 电压增益(GDM)和一个等于 1 的共模增益(GCM)。 VOUT1 = VCM × GCM + (VDM/2) × GDM = VCM + (VDM/2) × G VOUT2 = VCM×GCM – (VDM/2) × GDM = VCM – (VDM/2) × G VOUT = VDM × G + VREF 为了防止 VOUT1、VOUT2 和 VOUT 使电源轨饱和,必须 将它们保持在允许的输出电压范围(VOL 到 VOH)内。 或者换句话说,3 运放 INA 的 VDM 和 VCM 必须满足公 式 4 中所示的要求。 公式 4: VOL + 其中: VOL VREF ----------------------------- VDM  – G VDM ----------- G 2 VOH VREF – ------------------------------ G VDM ----------- G 2 –  VCM V OH G = 1 + 2RF/RG ;总增益 VDM = V1 – V2 ; 3 运放 INA 的差模输入电压 VCM = (V1 + V2)/2 ; 3 运放 INA 的共模输入电压 VOH = 运放高电平输出 VOL = 运放低电平输出 例 3 参考图 4 并假设 VREF = 0V,VDD = 15V,VSS = 0V, VOH = 14.47V,VOL = 0.03V, RF = R1 = R1* = R2 = R2* = 100 k,RG = 2 k, 且 RSEN 两端的压降为 100 mV。 因此,根据公式 4,总增益 G 等于 100 V/V,留给 3 运 放 INA 的 VCM 的电压范围仅为 5.03V 至 9.47V。此范 围小于 MCP6H01 运放的 VCM 范围,后者在 VDD = 15V 时为 -0.3V 至 12.7V。 总之,在高增益配置下工作时,3 运放 INA 的 VCM 范围 将大幅缩小。 3 运放 INA 的优点和缺点包括: a) 优点: - 高共模抑制比(CMRR3INA) - 无阻性负载效应 - 平衡的输入阻抗 - 无需更改多个电阻值即可调整总增益 b) 缺点: - 3 运放 INA 的 VCM 范围缩小 - 由于需要更多运放,增加了功耗和成本 - MCP6H04不是轨到轨运放,其VCM为VSS-0.3V 到 VDD-2.3V,因此 3 运放 INA 的 VDD 应至少比 被测系统的电源电压高 2.3V。 DS01332B_CN 第 6 页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 图 5 显示了双运放仪表放大器(2 运放 INA)。与 3 运 放INA 相比,2 运放INA 节约了成本和功耗。2 运放INA 的输入阻抗也非常高,可避免阻性负载效应和不平衡输 入阻抗问题。 2 运放 INA 的共模抑制比(CMRR2INA)主要由总增益 以及 R2/R1 和 R2*/R1* 的净匹配容差决定。 AN1332 直流 CMRR2INA 如公式 5 所示。 公式 5: CMRR2INA log 20 R2 1 ------+  R1  ----------------  K        在最坏情况下,K = 4TR 其中: K = R2/R1 与 R2*/R1* 的净匹配 容差 TR = 电阻容差 CMRR2INA(dB) = 2 运放 INA 的共模抑制比 电源 VREF R2 R1 R1* R2* ISEN V2 RSEN V1 ISEN 负载 V1 = VCM - VDM/2 1/2 MCP6H02 A1 VOUT1 V2 = VCM + VDM/2 1/2 MCP6H02 A2 VOUT VOUT =  V2 V1– R2    1 ------+  R1 + VREF 其中设置 R1 = R1*,R2 = R2* 图5: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S01332B_CN 第 7 页
AN1332 如图 5 所示,输入电压(V1 和 V2)可由共模输入电 压(VCM)和 差 模 输 入 电 压(VDM)表 示。即, V1 = VCM – VDM/2,V2 = VCM + VDM/2。 VOUT = (1 + R2/R1) × (V2 – V1) + VREF = (1 + R2/R1) × VDM + VREF VOUT1 = (1 + R1/R2) × V1 – (R1/R2) × VREF = (1 + R1/R2)×(VCM – VDM/2) – (R1/R2)×VREF VOUT = VDM × G + VREF 为了防止 VOUT 和 VOUT1 使电源轨饱和,必须将它们保 持在允许的输出电压范围(VOL 到 VOH)内。 2 运放 INA 的 VDM 和 VCM 必须满足公式 6 中所示的 要求。 公式 6: VOH VREF ------------------------------ – G +   – G VOL VREF ----------------------------- VDM R1 ------ VREF VOL R2 ----------------------------------------- G R1 ------ VREF VOH R2 ------------------------------------------ G VCM VCM    + + VDM ----------- 2 + VDM ----------- 2 其中: G = 1 + R2/R1 ;总增益 VDM = V2 – V1 ; 2 运放 INA 的差模输入电压 VCM = (V1 + V2)/2; 2 运放 INA 的共模输入 电压 VOH = 运放高电平输出 VOL = 运放低电平输出 例 4 参考图 5 并假设 R1 = R1* = 5 k,R2 = R2* = 10 k, VREF = 0V,VDD = 15V,VSS = 0V,VOH = 14.47V, VOL = 0.03V,且 RSEN 两端的压降为 200 mV。 因此,总增益 G 等于 3 V/V,留给 2 运放 INA 的 VCM 的 电压范围为 0.12V 至 9.75V。该范围小于 MCP6H01 运 放的VCM范围,后者在VDD = 15V时为-0.3V至12.7V。 与 3 运放 INA 不同,当 2 运放 INA 在低增益配置下工作 时,其 VCM 范围将大幅缩小。 此外,2 运放 INA 的共模信号路径中的电路不对称会导 致VOUT1和V1之间出现相位延时,从而降低交流CMRR 性能。参考图 5,输入信号 V1 必须先通过放大器 A1, 然后经放大器 A2 与 V2 相减。因此,VOUT1 相对于 V2 会有轻微延时和相移。这是 2 运放 INA 的一个很大的 缺点。 参考图6,在两个反相输入之间添加电阻RG,这样仅调 整 RG 便可轻松设置 2 运放 INA 的总增益,而无需调整 多个电阻。此外,通常针对所需的最小增益选择 R2/R1 的比值。 添加电阻 RG 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避免在极高增益配置 中使用大电阻值的 R2 和 R2*。 具有附加 RG 的 2 运放 INA 的 VDM 和 VCM 必须满足 公式 7 中所示的要求: 公式 7:  VOL VREF ----------------------------- VDM – – G G VOL VDM ------------------------------------------------------------------------ VOH VREF ------------------------------ R1 -------+ RG + +  + VDM VOH ------------------------------------------------------------------------  R1 -------+ RG  VDM ----------- 2 + VDM ----------- 2 1  R1 ------ VREF R2 R1 ------+ R2 R1 ------ VREF R2 R1 ------+ R2 1 VCM VCM 其中: G = 1 + R2/R1 + 2R2/RG ;总增益 VDM = V2 – V1 ; 2 运放 INA 的差模输入电压 VCM = (V1 + V2)/2 ; 2 运放 INA 的共模输入电压 VOH = 运放高电平输出 VOL = 运放低电平输出 DS01332B_CN 第 8 页  2013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