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宁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宁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据此完成 1-3 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2.若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 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季节 C.30º-40º大陆西岸温和多雨 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近地面形成低压 B.乙处近地面形成高压 C.甲处可能形成沙尘天气 D.乙处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在拦蓄和利用大气降水方面 已取得显著成效,据此完成 4-5 题。 4. 人为拦蓄大气降水会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 水汽蒸发 B. 径流输送 C. 大气降水 D. 水汽输送 5. 在宁夏南部山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A. 空间分布不均 C. 地区间利用不平衡 B. 产业间利用不平衡 D. 时间分配不均 下面是某大陆自然带分布略图,据此完成 6-7 题。 6. ①地和②地的降水状况是 A.①地终年多雨 B.②地冬季多雨 C.①夏季多雨 D.②地雨热不同期 7. 由③—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 8-10 题。 8.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10.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右图为规划中的某城市略图,据此完成 11-13 题。 11. 若在该城市建设高级住宅区,应首选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2. 一般而言,有能力支付①地土地租金的是 A. 商业用地 C. 工业用地 B. 农业用地 D. 住宅用地 13. 若在④地附近建一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应主 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地价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产业转移是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必然结果,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A.美国“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建电器组装厂 B.中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德国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日本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15.产业转移有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A.产业结构相一致 B.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C.改善环境质量 D.缓解就业压力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图完成 16-17 题。 16.田纳西河流域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炎热干燥 C.水能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贫乏 17.该流域开发治理的核心内容是 A. 综合治理 B. 改善生态 C.提高水质 D.梯级开发 下图为 3 轨 CCD 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 成 18-20 题。
18 . 用 3 轨 CCD 立 体 相 机 获 得 该 得分 评卷人 二、综合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 技术 B.GIS 技术 C.RS 技术 D.3S 技术 19.通过 3 轨 CCD 获得的数据在 GIS 程序中属于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20.根据遥感工作原理,可以 A.判断水体污染状况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80 分) 21.下图中 ABC 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1)根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适当位置画出太阳 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 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北、南)移动;北半球的节气是,北京时间为月日时。 (4 分) (3)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银川正午太阳高度角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小)值;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流向 是。(4 分) 得分 22.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 (1)由于图示区域的聚落和公路布局主 要受因素的影响,因此 当地的聚落和公路多沿 分布。(2 分) (2)图示区域自发生“5.12”特大地震以来, 由 于频繁遭受余震破坏和冲刷,加之当地地表缺乏保护,引发
了大面积的和等次生地质灾害,使通往各聚落的公路严重受阻、河流堵塞,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巨 大困难。(4 分) (3)经过这次抗震救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你认为在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在灾后重 建过程中应如何减轻自然条件对聚落和公路布局的影响?(2分) (4)为了尽量减少上述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你认为当地在灾后的生产活动中, 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自然环境?(2 分) 2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域略图,根此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乙处为饮料、食品等工业部门为主的工 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2 分)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2)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其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 2 点)(4 分) (3)该区域计划在丙处建设电子工业园区,你认 为是否合理,理由是 得分 得分 (至少答出 3 点)(4 分) 24.根据江南丘陵某县农村土地利用与生活能源构成表内信息,回答问题(10 分) (1)1986 年该县土地利用和生活能源构成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和 ,由此容 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4 分) (2)1986—2006 年,该县在土地利用和生活能源构成方面分别有哪些主要变化?(4 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县自 2006 年以来,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 的生活水平会有哪些改变?(2 分)
25.读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区域差异比较表(10 分) 得分 (1)完成①②两地形区内典型地貌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比较表. 地形区 典型的地貌类型 形成原因 ① ② 风积地貌 (沙漠、沙丘) 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 (2)完成 A、B 两条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比较表.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河流 A 河 B 河 (3)完成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活动比较表。 农业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方式 耕作制度 区域 气候类型 甲 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6.读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附加题(共 20 分) (1)简述城市化过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 分) (2)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4 分) (3)据下图所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哪些变化? (2 分) (4)简述苏南模式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2 分) 27.读我国局部区域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得分 ⑴ 从气压分布状况看,此时图示区域受 控制;从气流运行状况分析,此时 A 地吹(方向) 风,C 地吹(方向)风;受其影响,该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是。(4 分) ⑵ 图中 A 、B 两地同属灌溉农业区,但 A 地的主要灌溉水源是, B 地的主要灌溉水源是 ;由 于长期采用的不合理灌溉方式,加之气候等原因,使两区域的土地产生了严重的现象。(5
分) ⑶ 造成图中 C 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此给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你认为治理 的主要措施有那些?(5 分) ⑷ 图中 A 、B 两地应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分别是工业和工业,两地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何异同?(6 分)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 4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试卷类型:A 卷 题 号 1 答 案 C 题 号 11 答 案 C 2 C 12 A 3 D 13 C 4 B 14 A 5 D 15 B 6 A 16 C 7 B 17 D 8 B 18 C 9 A 19 B 10 D 20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80 分) 二. 综合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21.(1)晨昏线及切点正确 1 分,太阳光线正确 1 分 (2)23026N 南 夏至日 6.22.8(4 分) (3)慢 由北回归线向北向南递减大 自西向东或顺时针(4 分) 22.(1)地形 河谷(2 分) (2)雨水 植被 滑坡 泥石流 (4 分) (3)遇谷架桥 遇山凿隧道 居民搬迁 住所建筑避开断裂带 (答 2 点可得满分,合理可酌情 给分)(2 分)(4)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答 2 点可得满分, 合理可酌情给分)(2 分) 23.(1)B (2 分)(2)炼铝业(1 分) 附近有铝土矿; 燃料产地;靠近河流,水源充 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在垂直于当地盛行风向的效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3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3)合理(1 分)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1 分)交通运输便利;(1 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1 分)答出其中 三点即可得满分) 24.(1)耕地比重大,林地、草地比重小(1 分),秸杆、薪草是主要的生活能 (1 分);水土流失(1 分) 空气污染 (1 分) (2)扩大了林地、草地(1 分) 退耕还湖(增加湿地)(1 分) 减少了秸秆、柴草使用 量,(1 分)增加了沼气、水电使用量(1 分) (3)水土流失减少,实施了秸秆还田(答出其中一点得 1 分),土壤肥力提高了,作物产量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了(答出其中一点得 1 分) 25.(1) (2) (3) 风力沉积作用 流水侵(溶)蚀作用 山地冰雪融水 雨水(大气降水) 大 小 农牧业 一年一熟 种植业 一年两熟 ( 每 空 1 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6.(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2 分) (2)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2 分) 不同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 工,促进了城市化。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大城市的扩散下,乡镇工业崛起,促 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2 分) (3)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2 分) (4)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低,污染点多,污染面大,容易造成水体污染。(2 分) 三、附加题(20 分) 27.⑴ 高气压(高压脊) 东北(偏北) 西北(偏北)寒冷干燥 (每空 1 分,共 5 分) ⑵冰雪融水 河流水 大水漫灌 干燥,蒸发强 次生盐碱化 (每空 1 分,共 5 分) ⑶过渡开垦放牧 草场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 生态恶化 规划草场、定期轮牧、实行圈 养、规定合理载畜牧量、营造防护林(每空 1 分,共 5 分) ⑷有色金属冶金 能源化工 相同点: 两地都有丰富的能源 不同点:A 地有大量的有色金属矿 而 B 地则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每答出其中一点得 1 分,共 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