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江苏泰州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 50 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分)
)
)
)
D.西欧
C.西非
B.西藏
C.用汉姓
B.穿汉服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分)
1.《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凿空”是指张骞出使(
A.西域
2.“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
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说汉语
3.“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
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文景之治
4.2020 年 9 月 9 日将迎来西藏自治区成立 55 周年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
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A.隋朝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
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6.历史课上,老师设置了一个卡片游戏,请同学们把下列朝代填入卡片空缺处。正确的一
项是(
①隋唐
)
B.唐朝
B.设立三省六部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D.迁都城
C.元朝
D.清朝
)
)
②秦汉
③明清
④宋元
D.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A.①②③④
7.1900 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
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第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8.“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对该事件评价不准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
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自强求富
10.“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
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B.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辛丑条约》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
)
)
)
C.红军长征
B.井冈山会师
A.北伐战争
11.1927 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在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
和根据地建设,使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壮大。他的做法是(
A.组织工人罢工
C.服从共产国际
12.下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B.走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D.策划城市的武装暴动
D.淮海战役
)
)
D.思想启蒙
C.近代探索
B.国民革命
A.民族抗争
13.此次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
662 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14.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发射成功,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即将全面建成。1970 年,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15.下图是海南 1987~1989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
)
)
B.成为经济特区
D.加入世贸组织
A.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历史课后,小明对 19 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其中正
确的是(
)
①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③④
17.“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
说,早晨还在泰州,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
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发明于(
B.英国
A.德国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美国独立战争
B.①③④
D.①②③
C.②③④
C.法国
)
D.美国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18.1921 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
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020 年 5 月 13 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发表试图歪曲二战历史的言论,贬低
俄罗斯作出的突出贡献,俄方对此表示极度愤慨。下列可以成为俄方反击美方的史实是
(
A.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20.“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B.百团大战
D.诺曼底登陆
史实
结论
)
)
)
A
B
C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 4 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
30 多个,约 15 亿人卷入战争。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
战争。
从 1948~1952 年,在马歇尔计划不到 4 年的援助时
间内,欧洲的国民总产值增加了 25%,比战前增加
了 15%。
1991 年 12 月 21 日,苏联 11 个加盟共和国签署了
《阿拉木图宣言》,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
停止存在。
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不断增加,大多数成员国开始
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马歇尔计划复兴了欧洲经济,
使西欧摆脱了冷战的阴影。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8 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回答,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
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3 分)
材料二 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
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
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2)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 分)
材料三 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
革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
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说明这一技术成就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泰州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1 分)
22.(7 分)百年中国外交经历了主权被侵犯到国际影响力增强的历史演进。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能收回
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竟决定“日本将获有胶州租借
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强烈的反差激发了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在国
内引发了哪一事件?(2 分)
材料二
(2)指出图 1 中双方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图 2,推断“乔的笑”的原因。
(2 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尤其是 21 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
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3)2020 年开年之际,新冠肺炎病毒、澳洲大火、非洲蝗灾等给人类蒙上了阴影。根据材
料,概括进入 21 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及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2 分)
(4)纵观中国百年外交的历史演进,谈谈你的认识。(1 分)
23.(8 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1933 年 5 月通过《农业调整法》以给予农民补贴的形式让农民的一些土地退出生
产……1933 年 6 月通过《农场信贷法》授权建立两组新的信贷机构给农业生产者提供贷款。
——杜芳、乐波《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农业现代化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中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特点。(3 分)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
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
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中国农村改革是在哪一次会议指导下进行的?这
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3 分)
材料三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
识做好 2020 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摘自 2020 年 1 月 2 日中央一号文件
(3)根据材料回答,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胜利的关键是什么?(1 分)
(4)中美两国对农业政策的调整给你怎样的启示?(1 分)
24.(7 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逆全球化现象也相伴而生。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 1500 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
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 年英国占据了
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1)材料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以英国为首的
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3 分)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
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
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的署名文章
(2)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并归纳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2 分)
材料三 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却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
音……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
展的新型全球化。
——摘编自陈家驹、张晓芳《反全球化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转向分析》
(3)根据材料,如何理解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的“新”?(1 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着怎样的认识?(1 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分)
1. A。
2. A。
3. D。
4. C。
5. D。
6. C。
7.D。
8. B。
9. C。
10. A。
11. B。
12. A。
13. A。
14. C。
15. B。
16. D。
17. D。
18. B。
19. C。
20.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8 分)
【解答】(1)读图可知,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小
篆,我国汉字的演变的特点是由繁到简(简化)。
(2)据材料二“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
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
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可知,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百家争鸣,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据材料三“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
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
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
活字印刷术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
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故答案为:
(1)甲骨文;小篆;由繁到简(简化)。
(2)百家争鸣;孔子。
(3)毕昇;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
(4)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2.(7 分)
【解答】(1)由材料一“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
国,期待能收回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德国
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但遭到和会的拒绝,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
动。
(2)图 1 反映了 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图 2“乔的笑”的原因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
合国第 26 届大会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
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
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由材料三“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
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
立的外交。
故答案为:
(1)收回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五四运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23.(8 分)
【解答】(1)根据材料分析,“1933 年 5 月通过《农业调整法》以给予农民补贴的形式让农
民的一些土地退出生产”、“1933 年 6 月通过《农场信贷法》授权建立两组新的信贷机构给
农业生产者提供贷款”,可知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为:提供补贴;减少生产;提
供贷款。通过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农业特点是采用立法手段(或国家干预经济)。
(2)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20 世纪 70 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
等信息可知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
国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分析,“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
成效”,可知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胜利的关键是做好“三农”工作,打好脱贫攻坚
战。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故答案为:
(1)提供补贴;减少生产;提供贷款。采用立法手段(或国家干预经济)。
(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
的发展。
(3)做好“三农”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
(4)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24.(7 分)
【解答】(1)据材料一“自公元 1500 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移
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他们的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
的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
代”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使
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开启了世界经
济的全球化。从材料可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是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
上的优势(海权、工业、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