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是( ) A.四羊方尊 B.司(后)母戊鼎 C.兵马俑 D.三彩骆驼载乐佣 D.庄子 C.应天 D.燕京 B.墨子 ) C.孟子 ) B.洛阳 【解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 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1938 年,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 【答案】A 2.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中的第 75 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 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 75 位名人是( A.老子 【解析】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A 3.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 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 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A.长安 【解析】为加强统治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 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 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答案】B 4.《邵阳市志》载,1225 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 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 A.汉代 C.宋代 【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225 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宋时期,所以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宋代。 北宋末年,统治腐败,金于 1127 年灭掉北宋,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 南宋。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答案】C 5.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 “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郑成功和邓世昌都为民族英雄。明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总 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 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 C 符合题意。 【答案】C 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 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B.郑成功 C.宋应星 D.邓世昌 B.唐代 ) D.元代 ) )
) B.80 周年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90 周年 D.100 周年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A.洋务运动 【解析】依据题干“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中恭亲王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答案】A 7.“中国人口约为 4 亿 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 4 亿 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 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由材料“列强要求中国赔款 4 亿 5 千万两白银”可知,这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 年 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 【答案】D 8.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一历 史事件距今( A.70 周年 【解析】1927 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017﹣1927=90,所以南昌起义距今 90 周年。 【答案】C 9.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 A.战略防御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 攻的序幕,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答案】C 10.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 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解析】据“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 国家。”可知,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 年开始,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 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 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 较好的效果。【答案】B 11.2017 年 5 月 20 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 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A.一国两制 【解析】九二共识是指 1992 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结束 的序幕( D.战略决战 C.和平统一方针 B.战略相持 C.战略反攻 ) D.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三通 ) ) )
【答案】D 12.如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该漫 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B.香港回归 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澳门回归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岛。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的 50 多 年时间里,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至 1997 年 7 月 1 日英方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游子身上衣》反映的是香港回归后相关人民欢庆的场面。 【答案】B 13.2017 年 5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 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 诞生了( A.埃及文明 【解析】“两河流域”诞生了巴比伦文明。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 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答案】B 14.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 27 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 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波斯帝国 【解析】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公元前 27 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 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答案】C 15.国家发改委于 2017 年 3 月 1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 2016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A.德国 【解析】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 年, 英国的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 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因而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英国。 【答案】D 16.2017 年 5 月,39 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 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 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的 问世( A.《独立宣言》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B.《人权宣言》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 ) )
D.《联合国家宣言》 C.《共产党宣言》 【解析】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 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答案】C 17.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世界格局示意图( ) ) B.20 世纪 30 年代 D.21 世纪初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C.20 世纪 50 年代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可知,这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 演愈烈,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A 18.安倍政府默许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部分内容作为日本学校教材使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有 日本网友批评说,政府真的在发疯,希特勒是人类的敌人。日本网友认为希特勒是人类敌人的原因之一是 他领导下的德国发动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解析】1939 年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无路可退,只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 发。所以日本网友认为希特勒是人类敌人的原因之一是他领导下的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19.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是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 胜“留欧”票数,英国将脱离欧盟。材料中的欧盟是( A.国际救助机构 【解析】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组织。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欧洲共同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联盟。 【答案】D 20.如图是 2017 年 5 月 23 日搜狐网登载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小冰写的诗集样书照片。机器人小 冰能写诗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B.第二次世界大战 B.国际贸易协会 D.海湾战争 ) C.政治军事集团 D.政治经济组织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C.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机器人小冰能写诗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 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答案】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第 21、22、23、24 题分别为 16、18、18、8 分,共 6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材料二 从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4~16 世纪文艺复兴之前, 欧洲是政教合一的封建时代,宗 教裁判所可以仅仅因为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说这样一个科学学说,而把他视为异端判处死刑,烧死在 罗马鲜花广场上。因此,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 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 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 401~150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6 分) (3)如图是某校初三·三班吕亚楠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手抄报照片, 其中“四大发明是什 么”的答案有点模糊不清,请你补充完成。(4 分) (4)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 分) 【答案】(1)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 (2)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 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 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等。(言之有理即可)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史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 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 【侵略之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 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 分) 材料二 新闻纪实 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 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 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 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 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 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6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4 分) 【答案】(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日本发 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20 世纪 30~40 年代侵华战争)。变化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 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 (2)十四年抗战:1931~1945 年;史实: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 (3)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
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 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在经济上(工业)当世界老大,从 1894 年开始足足当了 120 年,“二战”后担任世界领袖至 今也有 70 年……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是个霸权国家,最怕的是世界“第二”对 它的追赶和超越。为了保卫世界霸权、捍卫“第一”地位,美国在“二战”后,通过一场近半个世纪的“冷 战”击败了苏联。苏联解体后,美国感到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威胁……美国联合几个西方强国给 日本施加巨大的压力,迫使日本签署协议……日本经济经历了差不多 30 年的低迷,至今未完全恢复。 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又开始遏制和围堵中国……习总书记倡导建立中美 新型大国关系。 ——摘编自刘明福、王忠远《习近平思想》及报告等 (1)判断下列关于“1894 年美国在经济上当上世界老大”原因归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 分) ①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南北战争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罗斯福新政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⑤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2)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就跃居世界第二位。你认为苏俄(联)经济快速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6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 分) ①1937~2010 年,哪些国家先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指出美国对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态度。 ③中国该如何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与压力? 【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2)原因: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20 世纪 20~30 年代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计划经济、斯大林模 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新宪法,沙俄时期的工业基础等。 (3)①苏联、日本、中国。 ②态度:遏制,围堵,反对,敌意,不友好,打压等。(任写一点)③应对: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军事力量,团结一致,开展灵活的外交,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等。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湖南学者认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一半是湖南人的历史,并不为过。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 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推动着中国近代历史前进: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二是 19 世 纪 50~60 年代洋务派湘军集团代表人物;三是 19 世纪末维新志士群体代表人物;四是 20 世纪初辛亥革命 志士群体代表人物;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代表人物等。 有广东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主导作用,重要的历史事件都 有广东人身影,如洪秀全、康有为、詹天佑、孙中山…… ——摘编自红网 (1)将湖南历史名人中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蔡锷”与下列表格中的“人才群体”相对应。 (5 分) 人才群体 湖南历史名人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 洋务派湘军集团 维新志士群体 ① ② ③
辛亥革命志士群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 ④ ⑤ (2)近年,就“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湖南人还是广东人”这一问题部分网友展开了激烈争论。你 对这种争论持何种态度?为什么?(3 分) 【答案】(1)①魏源 ②曾国藩 ③谭嗣同 ④蔡锷 ⑤毛泽东 (2)态度:支持或反对。理由:支持——在争论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热爱家乡,缅怀家乡先 辈等。(言之有理即可)反对——这种争论过于突出地域意识,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推动我国近代社会历史前进),不利于团结,耽搁学习时间等。(言之有理即可) 注:如答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并说明理由也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