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一律用黑色笔或 2B 铅笔将答案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内。
2.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应和.(hè)
B.酝酿.(niàng)
C.诓.骗(kuāng)
D.羸.弱(yíng)
菜畦.(qí)
凛.冽(lǐn)
怄.气(ǒu)
瞰.望(k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 分)
人声鼎.沸(dǐng)
怏怏..不乐(yāng)
锲.而不舍(qiè)
日薄.西山(bó)
A.分歧
B.哂笑
C.炽痛
D.疟子
拆散
狂澜
仄歪
诘问
小心翼翼
荒草萋萋
妇儒皆知
大庭广众
花团锦簇
锋芒毕露
荡然无存
长途跋涉
3.下列《故乡》选段,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
篷隙向外一
,
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
气。我的心禁不住
起来了。
A.阴暗
B.阴沉
C.阴晦
D.阴晦
看
望
瞟
望
昏黄
苍黄
暗淡
苍黄
萧条
萧索
萧条
萧索
悲凉
伤心
伤心
悲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来源:Z。xx。k.Com]
A.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B.大伙儿唱得很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C.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D.它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6.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唐代王安石。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几篇文章的作者
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
碎笔》等。
7.名著导读(2 分)
不来夫斯古帝国是位于利立浦特东北方的一个岛屿。在这里主人公帮助利立浦特人
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大火。这部作品讲述
的是英国船医
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这是英国 18 世
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的作品。
8.默写(要求:字迹工整,错、漏、添字不得分)(共 10 分)[来源:学&科&网]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5)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李白《行路难 其一》中运用典故,写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 ,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这 首古诗,完成 9——11 题(共 6 分)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9.“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
为
。(1 分)
10.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2
分)
1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3 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 12——15 题(共 15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管夷吾举于士.(
(3)及.其稍长(
)
)
(2)行拂.乱其所为(
(4)或.因而抄录(
)
)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14.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
D、马作的卢飞快
15.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
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4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19 题(共 12 分)
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朱筱新
古人的服装与今人的服装差异很大。其中,在古人服装外面,是见不到口袋的,这与古
人的物质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古代的许多生活用品、用具都比较大,无法装在身上。如作为
古代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文房四宝”,就不能装在衣服内的口袋里。
古人外出远行时,行李及“文房四宝”等一些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多放在随身携
带的行囊中。行囊是一个缝制的长形口袋,可以斜跨在肩上。此外,个人也可将这些物品装
入包袱,捆扎后背在肩上。
除背负行囊、包袱外,在古人服装中,也有口袋。古人穿的服装,有一种交领服,如:
交领衫、交领袍等。穿着时,交领服的两襟于胸前相交后,需在腰间系带。于是在胸前相交的
两个衣襟与束带处的怀中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口袋。这个口袋可以盛放一些稍大的物品。如果
还有随身携带的一些首饰等细小轻巧的贵重物品,即“细软”,则可以放在袖子内的口袋中。
[来源:学科网]
古人服装的袖子比较长,一般以垂臂时手不外露为宜,故常称为“长袖”“修袖”等。
而且袖子还很宽大,故又称“大袖”“广袖”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
廖传》)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见袖子的宽大。正是因为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所以在人
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动作时往往见不到手,见到的只是袖子的摆动 ,所以古代诗文中
便有“拂袖”“挥袖”“奋袖”等描绘。
置于袖子里的口袋,其位置是在肘的上方,即肘后部位。而一些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
拿物品只是伸到袖筒内很浅的位置。古人将袖中的口袋缝制到肘后,是很科学的,也是符合
实际使用的需要。这是考虑到日常手臂的动作对口袋的影响,可以避免因手臂的动作导致袋
内的物品滑落。因为诸如戴冠、正冠、插钗等动作,小臂往往要向上抬举。如果将口袋缝制
在距袖口很近的小臂处,一旦小臂抬起,口袋中的“细软”就容易掉出来。而缝制在肘后的
部位,因大臂在日常生活中高抬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会出现“细软”掉落的现象。
将口袋缝制在肘后,虽然拿东西也很不方便,但因在口袋里盛装的只能是些细小、轻
便的贵重物品,加之袖子比较宽大,手伸到袖内口袋里取物,也还是可以轻易做到的。如:
东晋时期的医学家葛洪广泛收集当时民间流传的用于常见病的处方后,编成《肘后备急方》。
其书的名称就使用了“肘后”一词,意在表明书是放在肘后的口袋中,是可以随身携带、查
阅的,具有应急救助的寓义。由此也说明,古人上衣中的口袋位置是在袖内的肘后。
此外,由于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古代的一些微型兵器,也能藏在袖内,故称“袖器”
或称“暗器”。如“袖刃”“袖箭”等。这些兵器所藏的位置,则是位于袖内的小臂处,以便
拿取或投掷。这与袖内的口袋无关。
正是因为放在口袋内的物品都具有细小、轻便的特点,所以便引申出“袖珍”之名,
诸如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等。冠以“袖珍”之名,就在于表示其小之意。
现在,我们服装中口袋的位置和功能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反映了服装是随着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改)
(《百科知识》总第 406 期,有删
16.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古人服装中的口袋?(2 分)
17.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3 分)
18.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谈谈它的作用。(4 分)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B.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
C.本文属于生动的事理说明文。
D.文中说明服装口袋的位置和功能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20——24 题(共 17 分)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来源:学*科*网 Z*X*X*K]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
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
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 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
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
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不可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 在给非常愚蠢的
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
世界。
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
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 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
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
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
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
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
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 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
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
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
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
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
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
了。
20.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精神栖身于茅屋”的含义。(3 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21.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加点内容的理解。(3 分)
这位被尊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
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
22.文章结尾说“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该
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回答。(3 分)
23.中国也有许多栖身于“茅屋”而追求精神自由和富足的人,他们连同他们的文学作品被传
为佳话,请你任举一例,并简要说明。(注:需写出人物及作品名称并简要说明)(4 分)
2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精神的富有。(4 分)
三、综合性学习(10 分)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 5 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
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 5 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
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
要谨慎选择,真正的 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
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25.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3 分)
26.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
什么?(3 分)
27.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2 分)
28.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2 分)
四、作文(60 分)
29.时光荏苒,初中三年即将结束。回首往事,我们有过欢声笑语,有过悲伤忧愁,有
过松懈怠慢,有过勤奋拼搏……五彩斑斓的三年很短暂。三年中,有一双双深情的眼睛一直
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引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陪伴我们寻找诗意的人生,鼓励我们坚
定地向着梦想飞翔。他们都在我们人生的风景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他们,我
们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毕业季,分别在即,让我们也在自己的心灵空间给这群无
私的老师们留下深情的一角吧!
请以“老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体裁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 分)
1.A.
2.C.
3.D
4 .D.
5.A
6.A
7.格列佛
乔纳森·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
8.(1)山岛竦峙;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造化钟神秀;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满眼风光北固楼;
(6)城阙辅三秦;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阅读理解(50 分)
9. 社戏(1 分)
10.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2 分)
11.只要能生动表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和社日热闹欢乐的场面即可。(或者是能抓住人物
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也可以。)(3 分)
12.(1)狱官 (2)违背 (3)等到 (4)有时(每一个小题 1 分,共 4 分)
13.(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 分)
(2)太夫人用荻在地上划,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2 分)
14.A.(3 分)
15.客观因素是:艰苦的生活环境(2 分);启示: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
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2 分)
16.古人服装中口袋的位置和功能(答到位置 、功能 各给 1 分,共 2 分)
17.逻辑顺序(3 分)
18.举例子 作比较 引资料(引用) 作诠释 等(2 分)。作用:如:运用举例子,通
过东晋葛洪编成《肘后备急方》的事例,说明了古人当时是把书放在肘后的口袋中的,
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要答出……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
物的特征。 引资料要答出引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诠释要答出对古人服装口
袋“长袖”“修袖”或“大袖”“广袖”的具体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2 分)
19.C.( 3 分)
20.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或: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
华)(3 分)
21.表明追求精神富足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安于简朴的生活方式,而淡然于物质的奢华。体现
了苏格拉底虽身处俗世却能追求精神的富有。(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