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丰硕 的知识园地、科学的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下列关于物理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提出了相对论学说 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种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B.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 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生磁现象,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 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质量约为 50kg B.脉搏跳动约为 10 次/s 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4Pa
D.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1.0×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 左右;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 跳动的次数在 75 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 C.正常人的体重在 G=6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 0.04m2 左右, 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约为: p  F G S S  = 600N 2 0.04m =1.5×10 Pa 4 ; D.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 1.0×103kg/m3 左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 使声音音调变高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 小,破坏力不大 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而且回声过长时,干扰人们的听觉,所以设计、 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小孩的音调通常比大人高,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改变了声音振动的 频率,而频率影响到的是声音的音调,振动的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 C.声波具有能量,超声波频率高,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它能将一般情况下 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次声波也是声波,同样具有能量,可以有很 大破坏力,如地震时的次声波;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试时,考生听到广播指令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的耳朵的。 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B.浓雾生成 C.露珠形成 D.窗花凝结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D.窗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 5.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 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 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 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 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 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由图象可知,0~t1 时刻内,甲队龙舟的速度始终小于乙队龙舟的速度,由 s=vt 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t1 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 队; BD.由图象可知,t1 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队运动的快慢相同。 6.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阻力对汽车的影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由于速度大,所以惯性大,使得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止 D.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 物体上(都作用在汽车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它们是一对平 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两对平衡力的 作用; 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 大,惯性越大,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7.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我国目前远距离输电采用的电压是 220V B.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宇宙高速带电粒子流的运动方向无影响 C.秦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裂变的原理 D.光和声音在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为了减小电能在输送中的损耗,我国目前远距离输电采用的是高压(大于 1000V) 输电方法; B.地磁场与射向地球赤道的宇宙高速带电粒子流方向并不平行,因此高速带电粒子流 切割地磁场磁感线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会对其运动方向有影响; C.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D.声音在液体中速度比空气中快,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8.下列关于四幅图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S 闭合后小磁针 N 极向左偏转
表示的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图中船闸的工作过程应用了帕斯卡定律 验钞机利用了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电流表的正确接法: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由图可知,电流表的上端是“+” 极,说明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螺线管左端为 N 极,右 端为 S 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 N 极受力向左,故 N 极向左偏转; B.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所以是压缩冲程; C.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D.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验钞机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v0 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 P0,牵引力为 F0,t1 时刻开始, 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 P 行驶,到 t2 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为 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 f 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 ) A.t1 至 t2 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F0=2f C.t2 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 P0 行驶
v D. 1 v 0 2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知,在 t1 时刻以前,汽车以速度 v0 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 P0,牵引力为 F0,则: P0=F0v0 ①;在 t1 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 P,在该瞬间汽车的 速度不变(仍为 v0),由图象知牵引力由 F0 突然减小为 0 F ,所以: 1 2 P F v= 0 0 1 2 ②, 由①②可知 P P 0 1 2 ,即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A.由图可知,t1 至 t2 时间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增大,功率不变,由 P=Fv 可得,汽 车行驶的速度减小,所以汽车做减速运动; 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 F0=f; C.由题意知,t1 时刻后汽车的功率保持恒定,由分析知,汽车的功率将保持 P P 0 1 2 不 变; D.由题知,到 t2 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由图可知,汽车再次 做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与最初做匀速运动的牵引力大小相等,均为 F0,根据 P=Fv 可 得第二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v  P F 0  1 2  1 P 0 2 F 0 v F 0 0 F 0  1 2 。 v 0 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 “4V”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 图乙是小灯泡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图象。滑动变阻器 R1 的最大阻值为 20Ω,定 值电阻 R2 的阻值为 10Ω.当闭合 S 和 S2,断开 S1,滑片移到中点时,小灯泡 L 恰好正 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5V B.闭合 S 和 S2,断开 S1,滑片移到中点时,用一个“4V 0.5W“的灯泡 L′替换 L,则 将正常发光
C.闭合 S 和 S2,断开 S1,当小灯泡的功率为 0.8W 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 17.5Ω D.闭合 S 和 S1,断开 S2,为保证电路安全,电阻 R2 的最大功率为 8.1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闭合 S 和 S2,断开 S1,此时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滑片移到中点时变阻器 电阻为 10Ω,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因此灯泡此时电压为 4V,由图乙可知灯泡的额定电 流是 0.5A,则灯泡电阻为: UR  I 4V =8Ω 0.5A  L L L 所以,串联电路的电阻为: R=R1+RL=10Ω+8Ω=18Ω 所以电源电压为: U=IR=0.5A×18Ω=9V; B.“4V 0.5W”灯泡的电阻为: '2 UR   P   2 (4V) =32Ω 0.5W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原来灯的电阻是 8Ω,现在灯的电阻是 32Ω,由串联分 压可知,灯的电阻变大,分担的电压就变大,电压会超过 4V,所以灯不能正常工作; C.闭合 S 和 S2,断开 S1,当小灯泡的功率为 0.8W 时,由图乙知,电灯两端的电压是 2V,电灯的电流是 0.4A,所以电路电阻为: 总   R  U  I 9V =22.5Ω 0.4A 此时灯的电阻为: UR   L I ' L ' L  2V =5Ω 0.4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 R 滑=22.5Ω﹣5Ω=17.5Ω; D.闭合 S 和 S1,断开 S2,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电路最大电流是 0.6A, 电阻 R2 的最大功率为:P=I2R=(0.6A)2×10Ω=3.6W。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长度是_____cm。 【答案】2.80 【解析】 【详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mm,物体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与 2.80cm 对齐,所以物体 A 的长度为 2.80cm。 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答案】2.2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2.2N。 13.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 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 2.7×104km/h,合_____m/s 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 卫星的_____(选填 A 或 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 喷射而出,从而导致卫星减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