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以前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 “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如图为唐朝时期创制的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它的主要用途是( ) ) ) ) ) A.农业生产 B.交通运输 C.纺织丝绸 D.测定方位 3.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力 4.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他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大局面。在位统治期间最长、也最有活力。 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A.设计驻藏大臣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立军机处 D.组织雅克萨之战 5.“他们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他们是 ( A.鸦片战争中的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6.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 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 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8.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到最后取得胜利长达 14 年的时间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的 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被鲁迅称为“19 世纪最敏感的人”,在其译著《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观点的 是 ( ) ) ) )
) ) ) A.张謇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10.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在 1953 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商业 11.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 的“圈”指的是( A.经济特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沿海经济开发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 12.“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 转让的权利 ”此内容出自(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 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14.被美国媒体 5 月 22 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 21 日下午前往越南访问,凸显其不断推进美 国在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的承诺。“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 ) A.召开巴黎和会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发动越南战争 D.发动科索沃战争 15.如表为 1948﹣1952 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 ) 时间(年) 1948﹣1952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业农生产上升 25% 35% 4.8% 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30 分) 16.从古至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乎国家稳定,社稷安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23 年,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出 现了繁荣景象,历史上称这一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这主要得益于唐太宗心存百姓,关注民生,励精 图治。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材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民生方面的举措及其影响。 (2)材料二的“平均地权”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平均地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是 通过什么事件解决的?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你有何感想? 17.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 年,日本明治天皇宣誓颁布改革诏书。1870 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 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 主义企业,欧化风靡一时: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1872 年颁发“学制令”,建 立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家长的义务。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 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 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春风拂面,麦浪滚滚。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 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 18 户村民按下红手 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 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摘自新华视点《习近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日本明治天皇改革的重要内容。(照搬原文不给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你认为我国农村改革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18.在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 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情况及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目 煤产量 生产能力情况 占世界总产量的 ,是美国的 7 倍,德国的 8 倍,法国的近 10 倍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生铁产量 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 10 倍 材料二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 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 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计算机网络”是哪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6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以前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 “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 【解答】科举制是一种采用分科考试选取官员员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隋炀帝时,设 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科举制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 2.如图为唐朝时期创制的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它的主要用途是( ) A.农业生产 B.交通运输 C.纺织丝绸 D.测定方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筒车. 【解答】题目给出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 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它反映的是农业生产.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筒车的用途. 3.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加强君权. 【解答】为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 ) 4.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他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大局面。在位统治期间最长、也最有活力。 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A.设计驻藏大臣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立军机处 D.组织雅克萨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康熙帝的历史功绩. 【解答】康熙帝面对沙俄的侵略,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A 是雍正;B 是乾隆;C 是雍正.排除. 故选 D.
【点评】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 5.“他们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他们是 ( A.鸦片战争中的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 1856 年,英法联军在 1860 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变成了废 墟. 故选 B. 【点评】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知道这一战争的参与国家,掌握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6.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 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意义. 【解答】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变法前后,康有为、梁 启超等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和思想 文化的发展.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故选 C. 【点评】本题掌握戊戌变法的意义.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 ) ) 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 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解答】据所学知,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 的一面,“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的一面. 故选 C. 【点评】五四运动是考查的重点,应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性质等. 8.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到最后取得胜利长达 14 年的时间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的 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
【解答】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人物及和平解决 的意义等. ) 9.被鲁迅称为“19 世纪最敏感的人”,在其译著《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观点的 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分析】本题考查严复. 【解答】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 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 封建顽固势力.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鲁迅对严复的评价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魏源和严 复的思想主张. 10.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在 1953 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商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答】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 点是发展重工业.1957 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 进,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 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 ) 11.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 的“圈”指的是( A.经济特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沿海经济开发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设立. 【解答】说 1979 年“是一个春天”,是因为 1978 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 以说 1979 年“是一个春天”.“圈”指的是建立经济特区.这个“圈”后来发展成为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 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 意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 12.“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 转让的权利 ”此内容出自(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会议表了《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 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独立宣言》的内容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 13.“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 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解答】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 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 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 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 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题干材料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 的利弊.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斯大 林模式的利弊. 14.被美国媒体 5 月 22 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 21 日下午前往越南访问,凸显其不断推进美 国在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的承诺。“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 ) A.召开巴黎和会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发动越南战争 D.发动科索沃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 【解答】一战后,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 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 年,美、英、法、中等九国代表在 华盛顿举行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华盛顿会议调整帝国主义在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5.如表为 1948﹣1952 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 时间(年) 1948﹣1952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业农生产上升 25% 35% 4.8% 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
【解答】表格的内容说明了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据所学可知,50 年代初,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 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同时各国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西 欧各国经济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30 分) 16.从古至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乎国家稳定,社稷安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23 年,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出 现了繁荣景象,历史上称这一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这主要得益于唐太宗心存百姓,关注民生,励精 图治。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材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民生方面的举措及其影响。 (2)材料二的“平均地权”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平均地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是 通过什么事件解决的?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你有何感想? 【分析】(1)本题考查唐太宗民生方面的举措及其影响. (2)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对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的感想. 【解答】(1)根据所学,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民生方面的举措是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 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 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 现这一思想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是通过土地改革来解决的.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 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 业化准备了条件.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应该这样做:精准发放贫困人口所需物资;科 技扶贫;先富带后富;等等.因为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 故答案为: (1)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民生主义;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 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精准发放贫困人口所需物资;科技扶贫;先富带后富等等.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领悟关注民生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乎国家稳定,社稷 安危. 17.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 年,日本明治天皇宣誓颁布改革诏书。1870 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 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