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____
A:无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B:有性别差异无城乡差异
C:无性别差异有城乡差异
D:既有性别差异又有城乡差异
2、”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规定.__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省教育行政机关
D.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4、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5、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
法,另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
绩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E:重视个别差异
6、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方针政策
D:具体要求
7、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____,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量力性
8、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____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9、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____
A:青、黄、赤、白、黑
B:仁、义、礼、智、信
C:金、木、水、火、土
D:宫、商、角、徵、羽
10、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11、班级授课制开始广泛兴起是在()
A:16 世纪西欧古典中学时期
B:17 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时期
C:19 世纪的国民学校时期
D:20 世纪的现代学校时期
12、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
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是____
A:者“忠实"地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B:者忠于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实施课程;
C:者以社会目标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D:者以教参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13、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__。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14、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
D:教育的政治属性
15、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
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
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
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
有惊蛰和清明
16、矫正幼儿口吃的主要方法是.
A:密切关注
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
D:解除紧张
17、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条是()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考核不包括()
A:业务水平
B:工作态度
C:工作成绩
D:工作年限
19、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美感教育
B:全面发展教育
C:应试教育
D:军事教育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A:巩固性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育人性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实践阶段
D:证实阶段
22、(2004 年 10 月)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
1、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环境差异
2、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
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3、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
视策略)和__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4、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__。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5、我国教育家____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孔子
B:荀子
C:扬雄
D:韩愈
6、京华大学的 30 名学生答应近日参加一项旨在提高约会技巧的计划。在参加这项计
划前一个月.他们平均已经有过一次约会。30 名学生被分成两组:第一组与 6 名不同的志
愿者进行 6 次“实习性"约会.并从约会对象处得到对其外表和行为的看法的反馈;第二组
仅为对照组。在进行实习性约会前.每一组都要分别填写社交忧惧调查表,并对其社交的技
巧评定分数。进行实习性约会后,第一组需要再次填写调查表。结果表明:第一组较之对照
组表现出更少社交忧惧.在社交场合更多自信,以及更易进行约会.显然,实际进行约会,能
够提高我们社会交际的水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质疑上述推断?
A:这种训练计划能否普遍开展.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B:参加这项训练计划的学生并非随机抽取的,但是所有报名的学生并不知道实验计划
将要包括的内容
C:对照组在事后一直抱怨他们并不知道计划已经开始,因此,他们所填写的调查表因对
未来有期待而填得比较忧惧
D:填写社交忧惧调查表时,学生需要对约会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回忆,男学生普遍对约
会对象评价较为客观.而女学生则显得比较感性
7、研究发现,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
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B.新材料的理解
C.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D.课堂练习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
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9、课程的基本类型有__。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核心课程
10、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__.
A.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B.精深的学科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