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祷.(dǎo) 讪.笑(shàn) 瓦砾.(lè)
消声匿迹
B. 愧怍.(zuò) 嗔.怒(chēn) 缄.默(jiān) 广袤无垠
C. 蓦.然(mù)
迸.溅(bèng) 苋.菜(xiàn) 翻来复去
D. 瞰.望(kàn) 荫.庇(yīn) 挑衅.(xìn)
相形见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 瓦砾(lè)-(lì)、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正确; C.
蓦然(mù)-(mò)、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荫庇(yīn)-(yìn)、相形见拙-相形见绌。据此,答案
为 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B.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啊!”
C. 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D. 在今年的中考复习研讨会上,王老师就如何提高备考成绩提出了真知灼见....的意见。
【答案】C
学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 50 万朵左右的花粉。
C.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 11 个专业公司、2 个研究所、3 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 9000 万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 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句首的关联词语“不仅”应该在主语
“我们”的后面。B 重复累赘,去掉“大约”或“左右”。C 正确。D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企业”。据
此,答案为 C。
点睛:正确使用句子是表达理解的需要,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
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
或矛盾等问题。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B. “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的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 记者在一些家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
多处学校都存在。
D.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它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在于豁达而豪放,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
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 并列名词后加语气词,中间用“,”号,不用“、”号。
B“他们说”后的“:”应该改为“,”。C“有时做作业到深夜”后的“,”应该为“。”号。D 正确。据
此,答案为 D。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
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B.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
孔乙己都是出自《呐喊》中的人物。
C. 《威尼斯商人》《海底两万里》《变色龙》《范进中举》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凡尔纳、莫泊桑、吴敬梓。
D. 汉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婵娟指代月亮,令郎指代女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A 正确。B“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C 小说
《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不是莫泊桑。D“令郎”是称对方儿子的敬词,不是指女儿。据此,答案为 A。
6.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②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⑤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⑥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A. ⑥②⑤④①③
B. ③⑥②⑤④①
C. ③②⑥⑤①④
D. ⑥②③⑤④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
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第三,可以根据“中
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作答时要
特别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等内容。阅读文本,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和池沼”,
故③为首句。依顺序先说明假山,再讲池沼。②⑥句讲假山,②句是对“艺术”的具体说明,故顺序为⑥②。
①④⑤句说明池沼。⑤句开启话题在前,①④句从一般到特殊进行说明,顺序为④①。据此,文段的正确
是:③⑥②⑤④①。故答案为 B。
点睛:排序题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尾句,确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语句中相关(上下句中出现
相同的词语),然后依据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句序。排序完成后要仔细认真的阅读,看各句之间的关系
排列是否合理,语意表达是否正确、通顺。
7.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 (3)只恐双溪舴艋舟
(4).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5)人有悲欢离合,
(7). 月有阴晴圆缺
(8). (6)小大之狱,
(9). 虽不能察,
(10). 必以情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
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8. 综合性学习
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 70 字以内的开场白。
(3)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原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隋
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
敏锐、先锋的办报要求不谋而合。在未来 5 年内,隋菲菲将主要负责《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
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
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
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
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1)宣传标语示例:①用缤纷的画笔来挥洒青春的色彩②莫让年华付东流③我的美丽我打造
我的青春我做主④展望青春 放飞梦想(2)可以从称呼、问候语、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提出希望或宣布
活动开始等方面组织材料。(3)一是要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
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要围绕主题“青春随想”拟写作答。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
句的形式。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主持人的开场白所讲的内容
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要围绕“青春随想”这一主题,并具体指明本次活动的意义。此外还应做到
语言表达得体、规范;表述准确、有条理。作答时,可以从称呼、问候语、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提出希
望或宣布活动开始等方面组织材料。答案不唯一。(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探究。材料一,从隋菲菲负责《中
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可知:“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靓丽、青春、健康的形象”
和“刻苦、坚韧的品质”。材料二,可概括出“形象大使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综合以上分
析,概括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 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1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9. 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
原上流淌。
10. 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
进行简单翻译。本题要抓住“山”“平野”“江水”几个意象,结合原句,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其景象。
10.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
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将“水”赋予人的情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的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的眷恋和
思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
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 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
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
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 (chī):细葛
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1.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
(2)皆以.美于徐公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乃.号令三军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5. 【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____的方式委婉进行劝
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____。
【答案】11.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12. 服:穿戴 以:认为 知:管理
乃:于是,就
13. (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
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
14. B
15.
(1). 以事设喻(类比或设喻说理)
(2). 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
【解析】
1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
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
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就像蓑笠一样,
雨已经下起来了,一定要到处去找蓑笠。据此,答案为: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
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
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
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2.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
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
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服”是名词用如动词,“穿戴”的意思;“以”是“认为”的意思;
“知”是动词“管理”。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刺(指责,议论)、过(过错,过失)、受(给
予,付予)”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苟(如果)、后(迟)之(宾语前置标志)”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
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
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 项中“诚”分别为“确实,实在”和“果真”;B 项中
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 项中的“闻”分别是“使……听到”和“闻名,
传扬”;D 项中的“间”分别是“间或,偶尔”和“参与”的意思。据此,答案为 B。
15.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甲】文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乙】
文写文种用生活中的琐事和“下雨找蓑笠”,类比设喻来向越王进谏。据此,第一空可填写“以事设
喻”“类比设喻”等作答。根据乙文的内容,从“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可知: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招揽和培
养“谋臣与爪牙之士”。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
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
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
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
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
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
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
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
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
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
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
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
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
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