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28 分)
(共 14 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积累运用和古诗词赏析(16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家醅.(pēi)
琐屑.(xiāo)
熹.微(xī)
叱咤.风云(chà)
B. 阴霾.(mái)
真谛.(dì)
赫.然(hè)
正襟.危坐(jīn)
C. 发窘.(jiǒnɡ) 窒.息(zhì)
点缀.(zuì)
随声附和.(hé)
D. 馈.赠(kuì)
诘.问(jí)
芳馨.(xīng)
更胜一筹.(chóu)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 追塑 袖手旁观 故名思义
B. 眶骗 拮据 慷概淋漓 五彩斑斓
C. 娇奢 隐匿 头晕目眩 脑羞成怒
D. 帷幕 盘缠 长途跋涉 天伦之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B. 梧州粤桂合作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C. 春节期间,很多人津津乐道....地在微信朋友圈抢、发红包,却忽视了亲情。
D. 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 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 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研究古诗词。
5.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尝识书具”出自《伤仲永》一文,“书具”指笔、墨、纸、砚,世人称之为“文房四宝”。
B.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C.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D.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道家学
派创始人。
6.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⑤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A. ①③④⑤②
B. ⑤④①②③
C. ②⑤④③①
D. ③②⑤④①
7. 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
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B.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
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C. “正行处,忽见一座高山,那怪把红光结聚,现了本相,撞入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钯来战。”这里所
说的“那怪”就是后来的猪八戒。
D. 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
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8. 下列对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 这首词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飘荡无依的女子形象。
B.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
C.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
D. “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词语,欲抑先扬,将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表露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一)(6 分)
①梧州骑楼城位于梧州市约 1 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现存原始风貌骑楼街道 22 条,共有中外经典
设计的骑楼建筑 560 座,总长 7 公里。面积大,范围集中,保存完整,在岭南的城市中是罕见的,堪称中
国骑楼博物城。
②梧州骑楼城始建于 1897 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筑多为三四层,下铺上宅,住商合一。二
楼以上部分凸出来,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可以给行人遮阳挡雨,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
故名“骑楼”。
③梧州的骑楼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 3 米到 5 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
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浮雕、罗马柱、圆拱形窗,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和欧洲
古典建筑风格。从梧州骑楼的外观上,可以看到当时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如花窗、砖雕、牌坊
等,都十分精致,其功能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走进骑楼城,还可以看到有很多体现西方文化的建
筑,如西式风格的铁栏观景阳台;西化痕迹较浓的罗马柱、圆拱形窗。骑楼二楼的水门和拴船铁环是梧州
水都的标志,是国内骑楼的唯一。骑楼二层普遍设有水门,那是为备洪水上街的时候,楼上方便居民出入
用的。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为洪水时拴泊船艇系缆绳用的。
④灰雕艺术和女儿墙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灰雕艺术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南路骑楼城墙上,
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两尾鲤鱼在莲池下面游着,其寓意为“连年有余”;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
只白鹤,其寓意为“松鹤长春”;在龙母太庙广场上有“鲤鱼跳龙门”的雕刻;还有随处可见的寓意为“平
平安安”的宝瓶;等等。女儿墙,是骑楼城建筑装饰构件中最温婉的名字。骑楼屋顶半人多高、临街而立
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农 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
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
面精彩世界的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
人称作女儿墙了。
⑤骑楼城是梧州昔日辉煌繁荣的标志。1897 年开埠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骑楼街士贾云集,
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 1500 多家,造就了上万富商。骑楼城最经典的建筑为英国领事署旧址、梧州海关
旧址、思达公医院旧址、新西旅社、大东大酒家、粤西楼等;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是马王街、维新里
和金龙巷。
⑥如今,梧州骑楼城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9.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
A. 女儿墙
B. 灰雕艺术
C. 中国骑楼博物城
D. 梧州骑楼城
10. 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分类别列数字摹状貌 B. 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
C. 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 D. 作诠释作比较下定义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梧州骑楼城建筑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 文章介绍女儿墙的来历,不仅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还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C.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下铺上宅,全部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D. 梧州骑楼城形式多样的灰雕艺术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 分)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阙,通“缺”)
B.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 其间.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
D. 哀转久绝.(绝,极)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 B. 其.间千二百里∥安陵君其.许寡人
C. 至于.夏水襄陵∥贤于.材人远矣 D. 春冬之.时∥辍耕之.垄上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 文章第③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仰后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 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 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第Ⅱ卷(92 分)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7 分)
滇游日记
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则陨②,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
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
处不摧③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久之,幸
而攀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有洞东.向
(2)无逾.此者
1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己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18. 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9. 按要求填空。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杜甫《登楼》)
(8)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古诗词中有不少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8 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答题。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 5 月 31 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学校开展以“吸烟危害知多少”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
(1)请读以上图文材料,写出你探究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四点)(4 分)
(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以“控烟措施”为话题的辩论会,请你根据以下资料,为正反双方设计辩
题。(2 分)
自 2015 年 5 月 10 日起,我国烟草税时隔 6 年再度上调,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 5%提高至 11%,税
率提高了 6 个百分点,并按 0.005 元/支加征从量税。香烟的零售价随之上调 10%左右。
正方辩题:
反方辩题:
(3)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如果你在车站候车室内看
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吸烟,你会怎么劝说他?(2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4 分)
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
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
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夕阳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
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
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
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
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
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
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
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
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
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大年
初一,他背着手在全村转悠,家家门户上都贴着他的杰作。他这儿看看,那儿瞅瞅,颇是自得。我上大学,
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
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
“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
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
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
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1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
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2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
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
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
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
地上。
(选自 2015 年 10 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2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言不由衷:
22. 阅读⑧~○1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2 分)
2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 分)
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
匐到大地上。
24. 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 分)
25. 请简要分析文章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4 分)
七、作文(50 分)
26. 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我的自述
题二:请以“这也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如选题二,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如:爱、美、风景、鼓励……),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