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四川自贡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60 分(本卷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基地发
射升空,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图为中国卫
星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晴朗天气有利于卫星发射,我国卫星基地中晴朗天气最多的是( )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2. 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时,南半球处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 纬度低有利于发射大质量卫星,我国最有利于发射大质量卫星的基地是( )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读图可知,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卫星发射基地降水最少,
晴天最多。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都比酒泉多,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2 题详解】
北半球的春季是 3、4、5 月,夏季是 6、7、8 月,秋季是 9、10、11 月,冬季是 12、1、2
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0 月 16 日是北半球的秋季,此时是南半球的春季,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3 题详解】
纬度低有利于发射大质量卫星,我国最有利于发射大质量卫星的基地是海南省的文昌,该地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纬度最低,发射成本最低,D 正确。西昌、太原和酒泉的纬度都较高,
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山西省太原,四川省西昌和海南省的文
昌,总的来说,航天发射基地的选址区位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气象条件,一般要求风速小,
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 地势条件,一般要求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纬度条件,
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
发射,节约燃料;社会条件,要求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交通便利,利于大型航天装
备运输;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等。
2022 年 2 月 4 日~20 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 月 4 日)恰逢立春,
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
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形状
D. 地球大
小
5. 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 15 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小寒
B. 大寒
C. 雨水
D. 惊蛰
6. 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 昼短夜长,昼变长
B. 昼短夜长,昼变短
C. 昼长夜短,昼变长
D. 昼长夜
短,昼变短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
【4 题详解】
读图可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跟
地球的自转、形状和大小无关,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5 题详解】
开幕式当日是 2022 年 2 月 4 日,“恰逢立春”;结束时是 2022 年 2 月 20 日,二十四节气间
隔约 15 天,所以冬奥会结束时接近的节气是雨水。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2 月 4 日至 2 月 20 日冬奥会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
点在南半球。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昼
渐长、夜渐短。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民居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图示意以陕北民居为主题的邮票。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7. 邮票所示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
原
8. 邮票所示民居的优点是( )
A. 宽敞明亮
B. 冬暖夏凉
C. 抗震性好
D. 通风良
好
9. 该民居分布区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 )
A. 赛龙舟
B. 赛马
C. 打腰鼓
D. 藏族押
加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
【7 题详解】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
种民居形式。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8 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即窑洞,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
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B 正确。窑洞光线不够明亮,抗震性能较差,不利通风,ACD 错误。
故选 B。
【9 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传统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该地区的民俗活动有打腰鼓、信天游、白羊肚
头巾等,C 正确。赛龙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民俗活动,A 错误。赛马是内蒙古草原的民俗活
动 ,B 错误。押加又称"大象拔河"和"藏式拔河",在西藏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四川藏区,
类似的活动称为"贲牛",D 错误。故选 C。
【点睛】押加的活动形式有大象拔河、颈力比赛、腰力比赛和手力比赛等。在藏区押加比赛
开展得很普遍,一到节假日各地都举行押加比赛。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人
们相互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由于押加的基本技术、比赛
规则和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因此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此项运动不受年
龄的限制,甚至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涸此它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加这项运动。
我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茶树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在低山丘陵
地区。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四大茶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
区
11. 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西南茶区的是( )
A. 鲁
B. 湘
C. 滇
D. 闽
12. 我国四大茶区中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是( )
A. 江北茶区
B. 江南茶区
C. 西南茶区
D. 华南茶
区
【答案】10. B
11. C
12. D
【解析】
【10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茶树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该地区气候主要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酸性土壤,多丘陵,容易排水,适宜茶树生长。故选 B。
【11 题详解】
读图可得,位于西南茶区的省区有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其中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
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C 正确。鲁是山东,湘是湖南,闽是福建,
都不属于西南地区,ABD 错误,故选 C。
【12 题详解】
读图可得,我国四大茶区中,华南茶区纬度最低,该茶区气候最温暖湿润,D 正确,ABC 错
误,故选 D。
【点睛】茶树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 16 度至北纬 30 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
温 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年降水量要在 1000 毫米以上,喜光
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
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图为台湾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3. 钓鱼岛属于台湾的附属岛屿,其位于台湾岛的(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
向
14. 台湾省居民通用闽南话和客家话,说明台湾先民多来自于( )
A. 江苏、广东
B. 福建、广东
C. 广西、海南
D. 海南、
浙江
15. 台湾岛是我国富饶的宝岛,因其盛产甘蔗被称为( )
A. 森林之海
B. 海上米仓
C. 东方甜岛
D. 水果之
乡
【答案】13. A
14. B
15. C
【解析】
【13 题详解】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钓鱼岛属于台湾的附属岛屿,其位于台
湾岛的东北方向,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4 题详解】
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话是福建省的地方语系,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州、河源等地和
福建龙岩等地,台湾省居民通用闽南话和客家话,说明台湾先民多来自于福建、广东,江苏、
广西、海南、浙江说闽南话和客家话的人很少,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5 题详解】
台湾岛是我国富饶的宝岛,因其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C 正确。台湾岛因植被茂密,被
称为“森林之海”,台湾岛因为盛产水稻,被称为“海上米仓”,台湾岛因盛产热带水果,被
称为“水果之乡”,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 36000
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
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 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图
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农业分布
B. 城镇分布
C. 河流流向
D. 山脉走
向
17. 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
A. 成都——雅安
B. 雅安——康定
C. 康定——林芝
D. 林芝—
—拉萨
18. 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
A. 滑坡
B. 台风
C. 火山喷发
D. 沙尘暴
【答案】16. B
17. C
18. A
【解析】
【16 题详解】
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社会经济因素、技
术因素等。川藏铁路线路长、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气候变化大,气候环境恶劣。
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分布,该铁路沿线多城镇,B 正确。农业分布、河
流流向和山脉走向对铁路总体走向影响较小,ACD 错误,故选 B。
【17 题详解】
题干中描述: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
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 81%,被称为“最难修建
的铁路”。读图可得,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康定--林芝,该段铁路经过横断山脉,山
高谷深,地势起伏大,C 正确。其它路段地势起伏较小,都相对较容易,ABD 错误,故选 C。
【18 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的山脉是横断山脉。川藏铁路经过
地区地势起伏大,多河流、峡谷,途径地震带,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滑坡、
泥石流、地震等,A 正确。台风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B 错误,火山喷发属于偶发性,不
是常发性的灾害,沙尘暴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和华北,对西南地区影响小,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首先西南地区处在板块交界处,地
壳活跃,多地震,岩石破碎;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主要是防范和保护意识淡薄,人口稠密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
A. 甲
20. 黄河丁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 )
B. 乙
A. 降水少,流量小
C. 地势高,流速快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 题详解】
C. 丙
D. 丁
B. 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多暴雨,造
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甲、乙是黄河上游,丙是黄河中游,丁是黄河下游,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20 题详解】
读图可得,丁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是“地上河”,几
乎无支流,积水区域小,流域狭窄,D 正确。黄河下游降水比上中游丰富,A 错误。流域狭
窄跟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势高,流速快关系不大,BC 错误。故选 D。
【点睛】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
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
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 4~5 米,成为举世
闻名的“地上河”。
剑麻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等多种行业。图所示区域是剑麻的原
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