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组合导航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ppt

第1页 / 共176页
第2页 / 共176页
第3页 / 共176页
第4页 / 共176页
第5页 / 共176页
第6页 / 共176页
第7页 / 共176页
第8页 / 共176页
资料共17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现代通信技术进展 组合导航及其在军事领 域中的应用
一、组合导航的基本概念 • 为什么要采用组合导航? • 各类传感器所提供时间、内容、表达形式不同, 其特点和用途也不相同,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 集成提出了新的要求。 • 组合导航就是利用一个中等精度的惯性导航系 统和一个或多个导航传感器相结合,对惯导的 定位信息(位置、姿态等)及系统误差进行修 正或重调,以获得一个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自主 式导航系统。
采用组合导航的基本思想 • 在初始条件正确给定的情况下,惯 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连续实时的导 航参数,其短时精度相当高;但惯 性导航系统的误差随着使用时间而 不断积累,因此难以完全满足高精 度武器的导航要求;在仍采用以惯 性导航作为主要导航方案的前提下, 对此问题的 。
• 解决方法是以导航、定位误差不随 时间而改变的无线电导航(如我国 的“北斗”导航系统,“长河二号” 无线电远程导航系统)、天文导航 及地形、景象匹配技术作为辅助导 航手段,将惯性导航与其它导航手 段相结合,利用卡尔曼滤波等方法, 进行导航信息的处理,以获得高精 度、高可靠性的导航信息,从而满 足高精度制导武器的需求。
我军未来对组合导航的需求 • 弹道导弹 • 巡航导弹 • 战车与舰船 • 目的:使导航、制导的精度提高1-2个数 量级。 • 手段:以惯性导航为基础,依赖中国独 立自主的“北斗”导航卫星,结合其它 的导航传感器。
组合导航系统的目标 • 目前发展我国自主卫星组合导航系统的 目标,是通过卫星组合导航系统的实现, 使导弹等武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一个 量级,并同时提高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对二炮部队而言,将同时提高 部队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即不但使 制导武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而 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整体 上增强二炮双重威慑能力。
二、导航传感器 1. 惯性导航 采用惯性元件为飞行器提供导 航信息。
2 无线电导航 • 定义:以导航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传 播特性确定位置或获取有关位置的信息。 • 罗兰-C系统:一种低频无线电导航手段, 工作频率在90-100kHz,主要用于导航,也 可用于发播时间、频率基准和通信业务。 • 继续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