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 10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 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顾:念也。 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而肉骨:使死者复生,使枯骨长出肉来。 3.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保:保护。 4.师弹指一声云:“会不?”云:“不会。” 会:能。 5.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行: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6.训诂学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两点:一、______,二、______。
7.我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训诂学。 8.《说文》:“衣,依也。”“侨,高也。”这属于训诂条例中的______。 9.训诂学中用来注音的两个术语是______和______。 10.审文例里的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______、______、俪偶、上 下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 11.继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______先生的 《______》。 1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 合称《三礼注》。 13.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和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14.清代对《方言》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戴震的______,钱绎、钱侗的______。 15.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 ______、《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三、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6.义训 17.谓 18.当作 19.因声求义 20.联绵词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21.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 22.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 怨:
23.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请: 24.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获: 25.及务耕桑,种树蓄养,去食谷马。 谷: 26.公市不豫。 豫: 27.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浑: 28.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 29.罔流涕以聊虑。 聊虑: 30.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 适适: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31.段玉裁 32.裴骃 33.张揖 34.戴侗 35.司马贞 36.邵晋涵
37.顾野王 38.朱熹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39.《经典释文》 40.《方言》 41.《释名》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 15 分) 42.《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 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 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微闻”二字,有的注为“略略听到” (王利器等选注《史记选注》页 83,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此处为顾学颉注。)有的 则注为“暗中听到”(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页 105),哪 一种说法对呢?这是要有训诂学知识才能作出裁断的。我们说后一种说法对。首先,从文章 本身来看,后面的微闻与前面的窃言相呼应。窃言就是私下里议论,微闻就是暗中偷听。其 次,训微字为暗中,有训诂上的根据。《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是微有隐匿之义, 隐匿与暗中义相通。……《说文》有一个“覹”字,训为“司也”,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 的本字(《玉篇》即作:“覹,伺也。”)。则覹字当为微的后出专字,用以表示伺探、伺察之 意。《墨子·迎敌祠》:“谨微察之。”微察就是伺察,孙诒让用王念孙说读微为覹,自是确诂。 微察、微闻,其中的微字都包含着“隐也,匿也”这样一个基本意思。所以我们能够判断, 训微闻为暗中听到是正确的,训为略略听到则是以今义误解古义,是不正确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