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共 8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 50 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 5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 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一、选择题部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圭(guī)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圭”是平放的尺,“表”是垂直 于“圭”的杆,“圭”尺上有刻度,用来标示正午日影的长度。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利用圭 表开展实践活动,验证地理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观测正午日影时,圭表摆放正确的是( ) A. B. C. D. 2. 观测发现,从 9 月 10 日至次年 1 月 10 日,正午日影( ) A. 一直变长 B. 一直变短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 后变长 3. 利用圭表测得的数据,可以验证(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建设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并融入中国元素,整个建筑形似“如意”, 被称为“雪如意”。俱乐部位于山顶,如同“柄首”,形赛道仿佛是“柄身”,比赛结束区如 同“柄尾”。左图为实景图,右图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 A. 60-100 米 180-220 米 B. 100-140 米 C. 140-180 米 D. 5. 为了减弱风对比赛的影响,跳台滑雪比赛场地最适宜修建在( ) A. 山间谷地 B. 山脊 C. 陡崖 D. 河流沿 岸 柑橘是原产于我国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后来通过贸易往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下图为柑 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柑橘种植最北界位于(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非洲 7. 甲地柑橘种植界线偏南,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 动 下图为四个国家位置轮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四个国家中,主要位于热带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9. 关于四个国家的经济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B. 乙国的季风气候导致粮食生产不 稳定 C. 丙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D. 丁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0. 关于四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国人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 B. 乙国的桑巴舞体现多种文化的融 合 C. 丙国是黑种人的故乡 D. 丁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 型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称为“坐在矿车 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铁矿品质优,但是本国钢铁工业规模小。钢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 铁矿石和煤炭,耗水量大,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下图为澳大利亚矿产、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示 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 ) A. 内陆地区 B. 西部沿海 C. 北部沿海 D. 东部和 南部沿海 12. 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铁矿和煤矿分布区相距遥远 ②钢铁工业中心煤炭资源匮乏 ③钢铁工业中心水资源匮乏 ④人口少,劳动力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人口资料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2019 年,我国( ) A. 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快 B. 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慢 C. 海南省人口自然增长较慢 D. 西藏自治区人口自然增长快 14. 2020 年,我国( ) A. 60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最低 B. 劳动力充足,养老负担轻 C.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占 50% D. 文盲率低,仅占 2.67% 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下图为黄 河三角洲示意图及“黄龙入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6. 下列人类活动会对“黄龙入海”现象起到减弱作用的是( ) ①黄河沿岸城市大量引水 ②中游植树种草 ③小浪底调水调沙 ④下游加固堤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我国的农民画是对当地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下图为甲、乙两地 的农民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甲地和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是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B. 乙地是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 C. 甲地人正在过端午节 D. 乙地人的主食是面食 18. 乙地屋顶坡度大,主要作用是( ) A. 通风散热防潮 B. 防寒防风保暖 C. 便于雨水下泄 D. 防止台 风破坏 19. 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台湾隔海峡与浙江省相望,物产丰富,是富饶的宝岛 B. 目前台湾经济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祖国大陆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 C. 香港制造业与广东服务业的合作模式促进了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D. 祖国内地为港澳提供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游牧生活,每年 3 月过后,牧民从冬牧场出 发向北到春牧场;6 月底去高山上的夏牧场;8 月下旬向秋牧场转移;11 月下旬再次回到冬 牧场。这里的羊有“千里羊”的美称,因其自 4 月出生后到出栏(长到屠宰重量)往往转场 近千里。下图为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冬牧场主要分布在( ) A. 阿尔泰山南麓 C. 准噶尔盆地 B. 额尔齐斯河支流沿岸 D. 额尔齐斯河沿岸 21. “千里羊”出栏时间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春季——此时出栏经济效益高 B. 夏季——夏季牧场载畜量小 C. 秋季——减轻冬季牧场载畜压力 D. 冬季——此时羊群膘肥体壮,生长 迅速 22. 牧民在一个地方逗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14 天,夏季一般 10 天左右就要搬家。这样做 的主要目的是( ) A. 避开泥石流 B. 保护草原 C. 避开猛兽侵袭 D. 方便管 理 下图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示意图和 2020 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城市经济与人口比较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 ) A. 位于晋、鲁、豫、皖交界处 B. 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以高原为主 C. 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 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24. 徐州对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 ②通过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辐射周边 ③利用京杭运河的水运联系南北 ④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经济总量最高、人口最多的城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徐州制造”从中国走向世界,很多工程机械产品在世界居领先水平,主要依托的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技术创新 C. 消费市场广阔 D. 劳动力 资源丰富 非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26. 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分析地理位置是认识世界、欣赏世界的钥匙。下图为世界 国家和地区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将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其所在区域名称和位置特点对号入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