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坦纳 D、赫钦斯 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景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凯洛夫 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_____之父. 12、孔子提出“庶、富、_____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13、_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4、2006 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_____” 15、____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 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16、我过实施素质教育,以_______为根本宗旨. 17、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_______. 18、2011 年教育部颁布《______》,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 19、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______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20、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它体现在 1993 年正式颁布的《_________》里.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2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2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有效的途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 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27.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2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9.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30.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31.论述德语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32.案例分析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V=K”并解释说其中 P 代表压力,V 代表体积,K 代表一个衡量(衡 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 P=2 个大气压,且衡量为 8,那么体积 就是 4 立方厘米.2 个大气压 x4 立方厘米=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 4 个大气压,体积就成 了 2 立方厘米,4 个大气压 x2 立方厘米=8 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 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 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 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 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 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一、选择题 1.C 2 .B 3 .D 4. C 5.B 6 .A 7.C 8. D 9 .B 10. B 二、填空题 11.科学教育学 12.教 13.遗传素质 14.“五四制”15.教育基本法律 16.提高国民素质 17.研究能力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9.京师同文馆 20.小学德育纲要 三、判断说明题 21.答: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 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 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22.答:错误.因为(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 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
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23. 答:错误.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 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如果 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 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没有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发挥, 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24.答:正确.因为(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5.答:正确.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 也是学生在学校 的主要活动.而且教学本身永远具有教育性. 四、简答题 26.答:(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 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27.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 章制度, 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按照国家规 定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 以及思想品德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4)关心、爱 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 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成长的现 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 28. 答:(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 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 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 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 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 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接受信息能力、解决 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 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管理, 增强课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适用性. 29.答(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 划和总结. 30.答: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时间而开展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
中进行研究;(4)研究的循环性. 五、论述题 31.答:(1)品德的发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对学 生进行知、情、意、行四种品德因素培养使其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认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