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粮食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蒸气液化
【答案】
B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
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
、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水蒸气液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 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纳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碱
B.钢-单质
C.高锰酸钾--氧化物
D.空气--纯净物
【答案】
A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解析】
、根据碱的含义进行分析;
、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纯净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
.氢氧化钾属于碱;故选项分类正确。
.钢是混合物,故选项分类错误。
.高锰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分类错误。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分类错误。
故选: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盐酸除铁锈
【答案】
D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解答】
、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错;
、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错;
、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错;
、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正确。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引燃酒精灯
B.
C.
D.
倾倒液体
取用碳酸钠粉末
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考点】
酒精灯的使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
中所示操作错误。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
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5. 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缺铁会患贫血
B.可用甲醛作食品防腐剂
C.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D.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健康
【答案】
B
【考点】
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均衡营养与健康
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解析】
.根据缺铁会患贫血,进行解答;
.甲醛是有毒物质,不能作食品防腐剂,进行解答;
.根据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进行解答;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健康.
【解答】
.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所以缺铁会患贫血,故说法正确;
.甲醛是有毒物质,不能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错误;
.根据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故说法正
确;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易造成肥胖,也不利于健康;故说法正确。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点燃羊毛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铁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向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
B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解析】
.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来分析;
.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根据酸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羊毛时有烧焦羽毛的
气味,故正确;
.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而“有红
色的铜生成”属于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所以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故正确;
.白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7. 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
B.
C.
D.
A.
【答案】
D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错。
、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错。
、
、
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错。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正确。
8. 硅酸钠
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答案】
B.
C.
D.
C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硅酸钠的化学式解答本题.
【解答】
钠元素显 价,氧元素显 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
数和为零,可得:
= ,则 = 价。
9. 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木桶
B.
紫砂壶
C.
不锈钢锅
D.
橡胶轮胎
【答案】
D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
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紫砂壶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不锈钢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 。
10.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答案】
A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氧气的化学性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
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
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
【解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等,故选项正确;
、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不能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错误;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因为二氧化
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