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 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3 题,2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如图是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省距离的是( ) A. 羊角锤 核桃夹 园艺剪 赛艇的桨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 B 不符合题 意; C.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 C 不符合题 意; D.赛艇的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 D 符合题
意。 故选 D。 2.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匀速地由位置 A 拉至位 置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 F 的力臂不变,拉力 F 变大 B. 拉力 F 先变小后变大 C. 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 D. 这个杠杆先省力后费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重物 G 通过细线对杠杆的拉力为 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G,即 F′=G 由图知,在杠杆缓慢由 A 到 B 的过程中,细线对杠杆的拉力 F′的大小没有变化。由杠杆的 平衡条件知 F×OA=GL 当 OA、G 不变时,L 越大,那么 F 越大,因此拉力 F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由于该过程中, 动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3. 小明同学从距地面 1m 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 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动能 Ek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速度为 0,动能 为 0,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所以动能是先减小,后增大,且落地 点低于抛出点,末动能大于初动能. 故选 D. 4. 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 甲通路、乙短路、丙短路 C. 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 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图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所以是开路;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 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所以引起电源短路;丙图电路中处处连通,所以是通路, 故只有 A 正确。 5. 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把铜放入水中,则它们之间( ) A. 不发生热传递 C. 温度由铜传给水 【答案】B 【解析】 B. 热量由水传给铜 D. 热量由铜传给水 【详解】铜块和水的质量相同,水的比热容大,放出相等的热量,根据 Δ Q cm t  有 Δ Qt  cm 可知水的温度降低的少,而初温相同,故水的末温高,再把铜放入水中,热量将从温度高的 水传向温度低的铜块。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6.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总功一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 相同的时间内,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功多 C. 当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 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公式 W  有 W 总 可知,总功一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故 A 正确,不 符合题意; B.机械效率可以反映有用功或额外功所占总功的比值,不能表示机械做功的多少,故 B 错 误,符合题意; C.由公式  W W 有 总  有 W  W W 有 额  1  1 W W 额 有 可知,当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即机械效率越高,故 C 正确, 不符合题意; D.由公式  W W 有 总  有 W  W W 有 额  1  1 W W 额 有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即机械效率越高,故 D 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 A 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 )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B. 小球在 A、B 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 小球在 A、B、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vA>vB>vC D. 小球在 A 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 C 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弧形轨道是粗糙的,小球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变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C.因为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受摩擦力作用,所以从 A 点到 B 点小球的机械能减小,小球滚 到最高点 C 点时的速度为 0,A、B 两点虽然所处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等),但 A 点的机械 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所以 A 点的动能大于 B 点的动能,则 vA>νB,即 vA>νB>νC,故 B 不 符合题意,C 正确,符合题意;
D.小球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在 A 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 C 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此时 小球的动能为 0),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 4s 内将重为 16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若动滑轮重 20N,不计滑 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 4m B. 拉力 F 的功率为 90W C. 拉力 F 为 90N 【答案】B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解析】 【详解】A. 如图的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即 3 h 160N 20N 60N 动 ,得拉力 F 为: C. 根据   s F G G  n B. 拉力做的总功为: W Fs 总   F  3 60N 6m 360J   ;   3 2m=6m ,故 A 错误; ,故 C 错误; 拉力 F 的功率为: P D. 有用功为: W 有用 总  W t Gh  360J 4s  90W ,故 B 正确;  160N 2m 320J  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故选 B. 有用 W W 总  100%  320J 360J  100% 88.9%  ,故 D 错误; 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 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功率、效率就很简单了. 9. 水具有比热容较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沿海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 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 凉爽 C. 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育秧时,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沿海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
变化不大,A 项不合题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水由于蒸发吸热,附近环境会感觉比较凉爽,和比热容没有 关系,选项 B 符合题意;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C 项不合题意; D.育秧时,傍晚向秧田里灌水,秧田的温度变化不大,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 项不合题意. 10. 某同学把装有 20 个鸡蛋的塑料袋从 1 楼提到 3 楼,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B. 30J C. 60J D. 90J A. 6J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20 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20×50g=1000g=1kg m  20 个鸡蛋的重约为 G mg  1kg×10N/kg=10N 1 楼到 3 楼的高度为 6m,把装有 20 个鸡蛋的塑料袋从 1 楼提到 3 楼,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 约为 故选 C。 W Gh  10N×6m=60J 11. 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 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 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 A. 分子动能减小 B. 密度不变 C. 分子数增加 D. 内能增 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CD.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故 D 符合题意,AC 不符合题意; B.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空气体积减小,质量不变,由  可知,空气密度增大,故 B m V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2. 在图所示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 80℃的水,用温 度计Ⅰ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 20℃的水,用温度计Ⅱ测量其温 度。如果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那么根据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 数,可绘制出热水的降温图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的升温图线(用实线表示)。在图中, 最能反映下述两个容器内水温变化的图像是图( ) B. D. A. C.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温度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而 A 体现的是温度与时间是线性关系,故 A 不 符合题意; B.在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进行的越快,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快,低温物 体温度升高的越快。而 B 中没体现这一点,故 B 不符合题意; C.C 中体现了温度高时热传递进行的慢,温度低时进行的快,即温度高时温度变化的慢, 温度低时温度变化的快。故 C 不符合题意。 D.D 体现出了在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进行的越快,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 快,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越快。两物体温度差越小热传递进行的越慢,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 慢,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也慢。最终温度在50℃左右。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3. 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 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匀速运动,重物也匀速运动,在重物露出水面前,浮力不变,F=G-F 浮,所以 拉力不变,根据 P=Fv 可知:汽车的功率不变;在物体露出水面而没完全露出时,浮力减小, F=G-F 浮,所以拉力增大,根据 P=Fv 可知:汽车的功率增大;在物体完全露出液面时,F=G, 拉力不变,根据 P=Fv 可知:汽车的功率不变;综上所述,汽车的功率先不变,再增大,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