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上面句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
光学现象,其原理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
)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A. ①和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林间疏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潭影映人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
的;
①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和②符合题意,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红霞同学从冰柜里拿出一块冰,放在盘子里。一会儿,冰变成了
一盘水,又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在这两个过程中,涉及的两个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
吸、放热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C. 熔化吸热和汽化吸热
【答案】C
【解析】
B. 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D. 熔化放热和汽化放热
【详解】冰在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了一盘水,水在空气中过不断吸热,汽化成水蒸气,因此
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3. 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会引起水花飞溅,是源于音叉的振动
B. “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变
D. “南昌舰”在深海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敌方潜艇的装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会引起水花飞溅,是源于
音叉的振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故 B 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
钟发出的声音不断变小,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南昌舰”在深海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敌方潜艇的装置,利用超声
能够传递信息,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进入 21 世纪,电气化发展迅速,“安全用电”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下列说法中,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在功率较小的电插座上,插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B. 更换电灯时未关闭电灯开关
C. 电灯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 电脑、电视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切断电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
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触电,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电灯和火线之间,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电脑、电视机等用电器在待机时会消耗电能,为了节约电能,用电器长时间待机时要切
断电源,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5. 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呼和浩特市 2022 年中考物理试卷,其宽度约 为50cm
B. 正常人一分钟脉搏跳动约为 70 次
C.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50g
D. 将两个鸡蛋匀速举高 1m 做的功约为 10J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A.呼和浩特市 2022 年中考物理试卷,其宽度约为 30cm,故 A 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一分钟脉搏跳动为 60~100 次,故 B 符合题意;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6g 左右,故 C 不符合题意;
D.将两个鸡蛋匀速举高 1m 做的功约为 1J,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
化新时代。下列图中,闭合开关,回路中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导体棒向上运动
导体棒向下运动
导体棒向左运动
U 形磁铁向上运动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蹄形磁体不动,导体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导体在磁场中没有切割磁感线运
动,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 AB 不符合题意;
C.蹄形磁体不动,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产生感应电流,故 C 符合题意;
D.导体不动,蹄形磁体向上运动,导体在磁场中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没有感应
电流产生,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 神箭飞天,梦想成真;祖国荣耀,写满太空。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 07 秒,“长征
二号”2F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六个半小时后,承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
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盛世中华,举国欢腾。发射,对接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增加
B. 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消失
C. 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静止的
D. 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运载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速度增加,惯性不变,故 AB 错
误;
C.对接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 与核心舱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飞船是静止的,
故 C 正确;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与地面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神舟飞船是圆周
运动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关于电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姆定律
= 变形为 R U
UI
R
I
= ,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值一定越小
C. 通电金属导体,其中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 两个电阻并联,其中一个电阻阻值变大,并联总阻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
过的电流无关,故 A 错误;
B.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只根据横截面积无法判定电阻的
大小,故 B 错误;
C.通电金属导体定向移动的是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 C 正确;
D.两个电阻并联,其中一个电阻阻值变大,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并联总阻值变
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9. 小芳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用力 F水平向右匀速拉动长木板的过程中,木块
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与力 F是平衡力
C. 力 F增大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D. 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则力 F大小也为 5N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块保持静止不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水平向左,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 A 错误;
B.用力 F水平向右匀速拉动长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受
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水平向左的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
所以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与力 F不是平衡力,故 B 错误;
C.力 F增大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
力大小不变,故 C 正确;
D.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结合 B 选项可知,力 F应大于 5N,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如图所示,小嫒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光电路”。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导线完
好,却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于是用一个完好的电压表探测电路故障,将电压表
接在 ab两点,发现无示数;接在 ac两点,发现有示数。对故障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小灯泡短路
【答案】D
【解析】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D. 小灯泡断路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导线完好,
却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这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故障;将电压表接在 ab两点,
发现无示数,这说明断路的地方在 ab之外;接在 ac两点,发现有示数,这说明此时电压表
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 bc之间出现了断路现象,即小灯泡断路。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11. 荡秋千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在越荡越高的欢乐中,享受的是激情与健身的欢欣。如
图所示,晨光同学在荡秋千。他从 A点自由出发,经过最低点 B和与 A点等高的 C点,到达
右侧最高点 D返回。经测量,D点高于 A点和 C点。晨光同学从 A到 D的过程中,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A点和 D点机械能相等
B. 到达 B点时,受力平衡
C. 在此过程中,只有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D. 从 A点到 D点,其机械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CD.晨光同学在当秋千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逐渐转化为
内能,机械能不断减小,故 AD 错误,C 正确;
B.到达 B点时,晨光同学没有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力不
平衡,故 B 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C。
1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 K2 时电流表示数大于只闭合 K1、K3 时电流表示数
B. 只闭合 K2 时电压表示数大于只闭合 K1、K3 时电压表示数
C. 只闭合 K1、K3,当 R2 滑片向左移动时,R1 的功率逐渐变大
D. 只闭合 K1、K3,当 R2 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源总功率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只闭合 K2 时,电路为 R1 与 R2 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只闭合 K1、K3 时,电路为 R1 与 R2 的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
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会变大;根据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故 AB 错误;
C.只闭合 K1、K3,当 R2 滑片向左移动时,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可知,R1 的功率不
变,故 C 错误;
D.只闭合 K1、K3,当 R2 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通过滑动变阻
器的电流变大;由于并联电路互不影响,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
根据 =P UI可知,电源总功率逐渐变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
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亦需要矫正。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_____
图;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 _____图。对近视眼矫正,是利用了 _____(选填“A”
“B”)。
A.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
①. 甲
②. 丁
③. B
【解析】
【详解】[1]甲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乙图,看
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2] [3]丙图,是用凸透镜来矫正的,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丁图,
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故 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14. 长虹同学了解物态变化后,发现水的凝固点是 0℃,酒精的凝固点是-177℃,于是做如
下猜想,猜想 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会低于 0℃;猜想 2:混合比例会影响混
合液的凝固点。他取完全相同的两杯水,分别掺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冻
室。用温度计正确测量其温度值,每隔两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记入表格。画出两种混合液,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右图所示。
(1)某时刻,其中一支温度计示数如左图,其读数为_____℃;
(2)当两种混合液的温度都-7℃时,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对应的混合液处于
固态;
(3)若图甲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乙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我们可以初步判
断,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点_____(选填“不变”或“越高”
或“越低”)。
【答案】
①. -6
②. 甲
③. 越低
【解析】
【详解】(1)由图 1 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的上表面与温度计的 0 刻度线下的
第 6 条刻度线对齐,则读数为-6℃。
(2)由图 2 可知,甲物质的凝固点为-5℃,当其温度为-7℃时,物质全部凝固,所以甲物
质处于固态;乙物质的凝固点为-8℃,当其温度为-7℃时,乙物质还没有凝固,所以处于液
态。
(3)由图 2 可知,图甲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凝固点为-5℃,图乙曲线对应混合液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