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福建泉州鲤城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部编版)
(时间:90 分钟)
书法展示。
1. “强国热词”回顾了 2021 年的难忘瞬间,请你选 4 个词语工整、美观地抄写下来。
人民至上
建党百年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强国有我
中国航天
疫苗援
助
【
答
案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抄写词语。
根据要求,可知,是从下列的七个词语中选出 4 个词语来抄写,抄写时要注意工整、正确和
美观即可。
单项选择。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叠叠撞撞
全神惯注
思潮起伏
排山倒海
B. 无拘无束
居高临下
自做自受
震耳欲聋
C. 大步流星
惊天动地
断断续续
含含有辞
D. 滥用资源
斩钉截铁
别出心裁
暴露无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书写的辨析。
A.有误,叠叠撞撞——跌跌撞撞;全神惯注——全神贯注。
B.有误,自做自受——自作自受。
C.有误,含含有辞——念念有词。
D.正确。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风凛.凛(lǐn)
蜷.缩(juǎn)
颓.然(tuí)
B. 缝.隙(féng)
呻.吟(shēn)
单薄.(bó)
C. 逃窜.(cuàn)
山涧.(jiàn)
琴弦.(xián)
D. 参差.(chā)
伶.俐(lín)
一缕.(l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有误,蜷缩(juǎn)——(quán)。
B.有误,缝隙(féng)——(fèng)。
C.正确。
D.有误,参差(chā)——(cī),伶俐(lín)——(líng)。
4. 下列句子中,人物说话时不用“说”来表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窃窃私语:“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B.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D. 元宵节的早上,我慢慢地走在公园里,我似乎听到了盛开的腊梅花在喃喃自语:“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仔细读句子分析作答。
A 项,窃窃私语:背着人小声交谈。也作“切切私语”。是一个贬义词。妈妈说的话是关心
“我”的话,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故选 A。
5. 下列句子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很多戏剧名角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从基础起步,一点点练习才能越来越好。
B. 爷爷是戏迷,小家伙跟着听得多了,唱起京剧来竟然也是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C. 小家伙粉墨登场....,独自完成了一场演出。
D. 在这个行当..,不下苦功夫,只靠表面光,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A.跑龙套:(动)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用来形
容名角开始唱戏时恰当。
B.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此处用来形容小家伙跟着爷爷唱
戏恰当。
C.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用来形容小家伙独自演
出,不恰当。
D.行当:行业。用在此处,恰当。
6. 下列作文题目的命题方法与其他题目不同的一项是(
)
A. 少年闰土
B. 狼牙山五壮士
C.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D. 金色的
鱼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体会文章主题的能力。
找文章的主题,首先要熟读文章,其次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品味文章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A、B、C 都是以描写的人物为题目的。
D.是以描述的物为题目的。
故选:D。
7.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在阅读文章时要有目的地阅读,对“有目的地阅读”理解
错误的是( )
A.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选择阅读材料的重点也不同。
B. 读文章时,自己感兴趣的就花费功夫认真读越,不感兴趣的就可以省略读。
C.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D.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
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的能力。
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交流平台”的学习可知: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
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选择阅读材料的重
点也不同;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
阅读速度。读文章时,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内容及方法,不能自己感兴趣的就多读
读,不感兴趣的就可以不读。所以 A、C、D 说法正确。B.说法有误。
8. 下列有关做课堂笔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做课堂笔记,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进我们思考。
B. 做课堂笔记时可以顺便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C. 听课过程中若产生了疑问,可以先记录下来,课后再继续思考或查阅资料。
D.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所有内容,无论是否重要,都需要记录下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课堂笔记通俗的说是帮助学生进行复习的一个记忆工具。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记忆的,还能促
进我们思考。做课堂笔记时可以使用“批注法”,在课本上圈画,记录重要的内容,也可以
顺便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如果需要继续思考,就可以
在课堂笔记中记下来。有对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的相关资料,也可以记录在课堂笔记中。所
以 ABC 正确。
D 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所有内容,无需都记下来,可以选择重要关键的部分进行记录,否
则耗时久,不能及时跟上课堂节奏,故该项说法错误。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香结》说明丁香既有芬芳,也有幽怨,启示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B. 《开国大典》记叙阅兵式的部分运用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阅兵式庄
严、隆重的特点。
C. 《穷人》的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渔夫和桑娜助人为乐的人物形象。
D. 《七律·长征》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长征的路途遥远,过程艰辛描写得非常具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有误,《丁香结》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困难要学会克服。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
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
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B.正确。
C.有误,《穷人》的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桑娜与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
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不是助人为乐。
D.有误,《七律长征》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长征路途的遥远,过程艰辛。
积累运用。
10. 积累与运用。
(1)雨是古诗中常有的意象。苏轼写:“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杜
牧写:“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写:“七八个星天外,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邱少云来说,“初心”就是严守纪律,宁愿牺牲自己
也坚决不暴露战友的位置;对于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初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桥》中的老支书来说,“初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是永恒的主题,李纲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②. 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 两三点雨山前
④.
九曲黄河万里沙
⑤.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⑥. 拖住了敌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
⑦. 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⑧. 巍巍乎若太山
⑨. 汤汤乎若流水
⑩.
当以死守 ⑪. 不可以尺寸与人 ⑫. 位卑未敢忘忧国 ⑬.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名言警句、文言文和课文的理解与默写。
(1)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内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
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词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
桥忽见。
(2)出自唐代的刘禹锡的《浪淘沙》,全诗内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
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选自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描写了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
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
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性。可
见,五壮士的初心是:拖住了敌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
选自课文《桥》,课文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
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
可知,他的初心就是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4)选自课文《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意思
是祖先们打下来的江山,应当拼死保卫,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让给他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
国为民担忧。
再写一句爱国的诗句。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 传统文化我知道。
写出 2 组带有“五”字传统文化的内容
五(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音
②. 宫、商、角、徵、羽
③. 彩
④. 青、黄、赤、白、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
五音,即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
宫一商一角一徵一羽。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
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
12. 练写句段。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次,大家再分寒假小队,还缺一个小组,我毫不犹豫举了手。但当大家分完的时
候我心里又在想:回家爸爸会不会责怪我呀,原来当小队组长已经够他受的了。又来一次……
他……会不会说我……说我一顿也好……自己自作自受……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知,是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来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只要语
句通顺,想象合理即可。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犹豫不决”。
如:早上我晚起来了一点,导致我快要迟到了。我心想:是走路去呢?还是坐车去呢……还
是走路吧!可是这样的话上学会迟到的。坐车吗?快一点,可是吃早餐的钱又会没……唉,
算了,算了!早餐不吃也罢,坐车去吧!迟到了是很难看的!
13. 阅读下列材料,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主要观点。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
探火、“羲(xī)和”逐日、“天和”邀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
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
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无数平凡的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材料写了“强国”的青春誓言,古代人们的发明事迹;现代运动健儿、抗疫英雄和人民解放
军战士等的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故可以概括为:中国无数平凡的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
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阅读思考。
14. 课内阅读。
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少年闰土”是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闰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与少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的故事》记录了一个美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梦境,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黑暗的现实,但是______________的情感;从
鲁迅先生的名言“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他深厚的爱国情;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
的人》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①. 故乡
②. 狂人日记
③. 健康活泼
④. 见多识广
⑤. 幽雅
⑥. 有趣
⑦. 追求美好事物
⑨. 惟有它发扬起来
⑩. 中国才有真进步 ⑪. 爱憎分明 ⑫.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⑧. 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言警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鲁迅先生: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
校(肄业)。“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
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故乡》《狂人日记》等。“少年闰土”是他在小说中塑
造的人物形象,闰土健康活泼、见多识广与少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的故事》记录了一
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黑暗的现实,但是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从鲁迅先生的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意思是:
“民魂”是拥有平权平等这种思想的人,与试图奴役差使搜刮他人的“官魂”、妄图趁乱造
反实现做官或者获利的“匪魂”并列而言,称为“三魂”。有 “民魂”思想的人越多,我
国就越有救。从中感受到他深厚的爱国情;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中我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