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 12 小题,每
小题 1 分,共 12 分)
1.(1 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
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诚实守信
2.(1 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协商民主
D.选举民主
3.(1 分)如图体现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
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A.增长较快,人口众多
C.老龄化加剧
B.大量的人口流动
D.总人口增速趋缓
4.(1 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高度自治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原则
D.依法治港治澳
5.(1 分)2022 年 9 月,是沈阳市第 17 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沈阳市深入实施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方针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1 分)如图漫画启示我们(
)
A.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工作
B.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
C.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D.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7.(1 分)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
)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1 分)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垃圾兑换银行”,塑料瓶、废纸、废旧金属、废
电池等都能换成积分,累计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可兑换洗洁精、水桶等生活用品。建立“垃
圾兑换银行”是为了(
)
①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践行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1 分)细读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的话语温暖又给力:“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
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
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同步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党和政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 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我国加快教育现代
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1 分)央视特别节目《闪亮的名字》。在这些人物中,有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战英雄左权,
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钱学森、王进喜,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南仁东、王继才,
还有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壮烈牺牲的 30 位救火英雄,追忆这些“闪亮的名字”旨在(
)
①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振兴中华
②追思缅怀英雄,凝聚前行力量
③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创新进取
④激励牺牲自己,争做时代先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 分)推动“小微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沈阳市康平县作为市纪委监委在全市
范围推行村级“阳光三务”工作的试点,依托微信小程序,以“互联网+大数据”赋能,
全面打造村级“阳光三务”公开平台。全面推行“阳光三务”(
)
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②有利于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情境问答题(共 6 分)
13.(6 分)2022 年,辽宁沈阳: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些年,沈阳精神文明建设
稳步向前,沈阳市民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蛮拼”的,身边不断传递出“正能量”。请运
用所学知识为这些“正能量”(情境)“点赞”(理由):
情境一:沈阳市政府围绕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等民生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从
老百姓“家门口”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不断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请为沈阳市政府点赞:(1)
。
情境二:沈阳市推出“盛京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达 11.7
万人,推进百万志愿者圆百万“微心愿”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超过 3 万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铸造了这座城市的灵魂。请为“盛京使者”点赞:(2)
。
情境三:抗疫期间奔波一线冲在最前的医务工作者,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教师们,不
论刮风下雨,坚守岗位的交警,还有拾金不昧的小学生,救人于危难的普通小伙……他
们把关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点亮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之灯。凡人善举,汇聚起奋勇
前行的不竭精神力量。请运用教材知识解释这种精神力量的内涵:(3)
。
情境四: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市民的认同、自觉和主动。身为“全国文明城市”
的一员,你会为城市文明做些什么呢?(4)
。(要求写出具体的情境和做法)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4.(5 分)【星辰大海 筑梦航天】
航天梦,中国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神舟飞天的进展情况,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追寻
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某班同学进行了时事播报。
材料一:2022 年,航空航天捷报频传。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
捕获制动;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星舰全箭首飞;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
将银河航天 02 批 6 颗卫星和 1 颗暄铭星愿微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
(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写出一个即可)
材料二: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
翔使命后,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还有中药
材种子,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粮食、蔬菜种子,以及紫花苜蓿、燕麦等牧草种子,
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侧重于品种培育。
(3)请你畅想一下未来的太空科技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15.(3 分)【民主监督 法治护航】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
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是人民幸
福生活、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
(1)阅读材料回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具有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法治建
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改一制而触全局,
必须有组织有领导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必须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大局眼光
做好顶层设计。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材料三:2022 年 5 月 15 日是辽宁省第十六个“5•15 政务公开日”,也是我们宣传和推进
政务公开工作、更好发挥政务公开作用的特殊日子。近年来,辽宁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
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公开制度、创新公开方式、提升公开质量,为持续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持续推进法治政府”体现了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6.(6 分)【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某校时政社团向同学们推送了大会的部分内容摘录,请结合所学完成表格,把相关知识
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大会报道
知识链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
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
兴有哪些现实意义?
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
地权益。
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
阅读材料,请写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体内容:(2)
。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进军。
大会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
请写出党的初心和使命:(3)
。
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
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 8 分)
17.(8 分)央视为孩子拍了一部神级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这是一部大型体验式
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
路”。
第一站:赏多彩文化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是一种古老文字,于 2017 年 11 月 24 日,成功入选《世
界记忆名录》。以民俗风情为特点的《武夷茶韵》系列,讲述了武夷山的茶文化,生动地
向我们展现了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以成语、历史典故为主题的内容,通过纪录片的方式
让孩子们真正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文学素养。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汇聚成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请写出
中华文化的特点。
第二站:观自然之美
多彩的植物,花的绽放。在一集集纪录片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与
大熊猫齐名的“东方宝石”朱鹮,又成群结队飞回来,成为“秦岭四宝”之一。
(2)在生态文明方面,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
第三站:盼家乡之变
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冬季成为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冬季用
煤炭取暖。而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成了东北地区冬季雾霾的成因之一。为了减少雾霾
天气,现在的东北多措并举,比如锅炉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或者
使用太阳能或者风能代替火力发电,用电取暖等。
(3)根据材料指出,东北地区为减少雾霾所作的举措有哪些?
第四站:展沈城之韵
(4)《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下一站即将来到我们的家乡沈阳。如果让你去介绍家乡的风
土人情、红色底韵、自然风光,你会向大家推介哪些家乡之美呢?(要求围绕一项具体
内容,写出推荐理由,并分享你的感受。)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 12 小题,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小题 1 分,共 12 分)
1.(1 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
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诚实守信
【解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
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 A 符合题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 BCD。
故选:A。
2.(1 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协商民主
D.选举民主
【解答】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
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所以 C
说法正确;ABD 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3.(1 分)如图体现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
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A.增长较快,人口众多
C.老龄化加剧
B.大量的人口流动
D.总人口增速趋缓
【解答】从题文中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呈递减状态,体现了我国总
人口增速趋缓,D 符合题意;A 错误,我国人口增长减缓;BC 在题干中体现不出,与题意
不符。
故选:D。
4.(1 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高度自治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原则
D.依法治港治澳
【解答】根据教材知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B 正确,排除 ACD。
故选:B。
5.(1 分)2022 年 9 月,是沈阳市第 17 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沈阳市深入实施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方针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方针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
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故 D 是正确的,符合题意;排除不合题意的 ABC。
故选:D。
6.(1 分)如图漫画启示我们(
)
A.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工作
B.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
C.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D.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解答】根据漫画分析可知,让发展可持续,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C 符合题
意;A 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错误,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D 排除,题干漫画没有
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1 分)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
)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答】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
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国坚持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错误,我
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故选:A。
8.(1 分)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垃圾兑换银行”,塑料瓶、废纸、废旧金属、废
电池等都能换成积分,累计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可兑换洗洁精、水桶等生活用品。建立“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