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 9 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 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2.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 D.过滤浊液 3.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0 C.+1 D.+2 4.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5.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 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铜电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二、填空题(本题有 3 小题,6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12 分)
6.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 质是 . 7.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 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 .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铜 氧化铜 硫酸铜,请你写出步 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 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 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 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9 空格,每空格 3 分,共 27 分) 9.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 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 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 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 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 些现象? . 10.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 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验步骤】 ①在盛有 100 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 的质量. ②选取 4 种品牌的纯牛奶各 100 毫升,分别倒入 4 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 . A.倒入食醋的量 B.被测样品的体积 C.烧杯的大小 (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 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 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 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 含量,其前提条件是 .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 1/3,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 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 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 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 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 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11.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H2O2 溶液,加热到 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 生,而相同质量 5%的 H2O2 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 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 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 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 H2O2 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 一处错误 . (3)采用相同质量 5%的 H2O2 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 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 (假定两种方法 H2O2 均完全分 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四、解答题(本题有 2 小题,12 小题 7 分,13 小题 8 分,共 15 分) 12.治污水是“五水共治”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标准,废水排放时铅元素的含量不允许超 过 1.0 毫升/升,蓄电池生产企业往往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 Pb2﹣,其中以氢氧化物沉淀法应 用较多. (1)根据图表信息,沉淀剂除了 NaOH 外,还可使用的两种钠盐是 . 20℃时,各种铅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Pb(NO3)2 Pb(OH)2 溶解度/g 54.3 1.6×10﹣4 物质 PbCO3 PbS 溶解度/g 7.3×10﹣3 6.8×10×10﹣13 (2)在弱碱性环境中,氢氧化铅的沉淀更完全,此时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检测出铅元素含 量仅为 0.0207 毫克/升,假设废水中的铅元素全部以 Pb(OH)2 形式存在,请你通过计算确 定,此时 1 升废水中溶解的 Pb(OH)2 是多少毫克? (3)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购得 40%的烧碱溶液 100 千克,若废水处理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则应对所购烧碱溶液加水 千克进行稀释. 1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 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选填“A”、 “B”或“A 和 B”) (2)若图乙装置内 Na2CO3 溶液的质量为 5 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 5 克,装置内物 质充分反应后,发现 NaOH 浓溶液质量增加 0.22 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 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 Na2C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 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 9 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 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知识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思路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题过程】解: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 于单质. 故选 A. 【总结归纳】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 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2.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 D.过滤浊液 【知识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 【思路分析】A、运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解答; B、运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领解答; C、根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进行分析; D、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 【解题过程】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 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 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 正确.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在试管口上方,故 C 正确; D、过滤操作应有玻璃棒引流,故 D 错误; 故选 D. 【总结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 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0 C.+1 D.+2 【知识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思路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 题. 【解题过程】解: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 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 x=+1 价.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 确解答. 4.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知识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思路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定义进行分析;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C、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等进行分析;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题过程】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故 A 说 法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常见的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的表,利用金属活 动性顺序表,不能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故 B 说法错误; C、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能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 反应,故 C 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知道元素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规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 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铜电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知识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思路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 【解题过程】解:A、锌作该原电池的负极,故 A 错误; B、番茄电池工作时,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 B 正确;
C、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流从铜沿导线流向锌,电子从锌流向铜,故 C 错误; D、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番茄电池电压,故 D 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 的判断来解答. 二、填空题(本题有 3 小题,6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12 分) 6.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 质是 . 【知识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思路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 解答. 【解题过程】解:(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 收集二氧化碳.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 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是二氧 化碳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1)向上排空气;(2)密度比空气的大.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 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