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下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下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 【参考答案】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 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参考答案】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 素的是() A 班主任工作职责 B 班主任自身素质 C 班主任学生的质量 D 对班级学生了解
【参考答案】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A 5.小学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A 继承功能 B 传递功能 C 选择功能 D 创新功能 【参考答案】C 6.根据 1993 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参考答案】A 7.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大声呼救 B.让学生就地打滚 C.跑开取水 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 【参考答案】B 8.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 4 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 还应背诵() A.2 遍 B.4 遍 C.6 遍 D.8 遍 【参考答案】A 9.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 是()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D 1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 般应该() 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 【参考答案】B 11.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事,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 象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参考答案】A 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参考答案】D 13.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一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参考答案】C 14.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 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参考答案】B 1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强调了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 A.导向功能 B.发展功能 C.反馈功能 D.管理功能 【参考答案】A 1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 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17.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演耳背的奶奶,把“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 让学生纠正并解释。 A.自然式 B.归纳式 C.游戏式 D.悬念式 【参考答案】A 18.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 式是() A.复式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参考答案】A 19.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 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C 20.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 它主要属于()
A.学科课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参考答案】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你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 7-12 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参考答案】7-12 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 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2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参考答案】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 委员会的、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23.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一般而言,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3)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为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 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 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读。”“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 到这儿,我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 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的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 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 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和做道具....... 其间还给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问题:(1)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其实(10 分) (2)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0 分) 【参考答案】 (1)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班级管 理满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 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材料中的教师通过标牌课本剧的形式来促成班会的良好效果,这是一 种较为创新的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肯定。在小雯同学有不同意见时,教师并 没有加以斥责,而是私下谈话,了解缘由,并肯定了小雯的想法,将编排课本剧的权利大 胆交给学生,这样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达 到了良好效果。 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采取有效地班级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发挥班级管理 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2)班主任应该将学生视作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意 味着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要注重到 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 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措施。 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是要注重一 个班级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意味着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25.吴老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道开放题,3 位老师带 50 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 成人每人 10 元、学生每人 5 元、团体(10 人以上)每人 6 元。问题是:怎样买合算?很快, 很多同学该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一共需要花费 280 元。小宇提出了另一种方案:“把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