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应川技术EMCA  迫击乙与才空芾J应用2011,38 (2)  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无刷直流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许  宏,  张  怡,  王  凌,  陈锡爱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针埘无刷直流I也机( BI.DCM)控制系统住实际运行中存在摩擦负载的问题,利用模糊Pll)控制  的优点,提出了系统基于Striheck摩擦模,趔的模糊PII)控制订案。在分析BI.DCM数学模型的基础j -,运用  M ArrIJA B/Simulink对BLDCM速度、电流舣l捌环调速系统进行建模和系统仿真,并与采用常规PID算法的系  统进行厂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牲于Striberk摩擦模,嫂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给定适应性和抗f扰  性,优j二常规PID控制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Scribeck摩擦模型;模糊PID控制      中图分类号:TM 301.2: TM 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540( 2011)02-0026-06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tribeck Friction Model                        XU Hon.g.  ZHANC Yi,   WANC Ling.  CHEN Xi-ai                                            (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 Hangzhc)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aking aca)unt('f'lhr preser    of fric:tit,ll lc,acl in artual operation "f l)rushless DC molor ( BIJDCM )  (.f Jnlrol system, used Ihe advancagrs cjf' fuz.zy PID concrol,¨le scheme of fuzzy Pll) conLrol algorichm for the system  was pr‘吖】"sed based un che Stl-ilhP(‘k friction nMlel. Baticil on the BI.DCM math modrl, the system of doul)le-closed  loc,p control of current and slwwl lor BLDCM was modvled and sinlulate{l based nIl Lhe use c,f MATLAB/ Simulink.  ancl rompared with ru)rmal PID' s.  The siniulalic,n results clrmonstraled that Lhe system whic:h aclupt fuzzy PID c-cmtrol  algorithm basrd l)n the Slribet-k f'ric:tion nic}clel had goc"l m klpIabilicy and anti-jamming ability, whirh was lwtter than  PlD ' s.       Key words: brushless DC motor; Stribeck friction model; fuzzy PID control  0  引  言      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无刷直流电机  ( Brushlss DC Motor,BLDCM)因其体积小、重量  轻、效率高、惯量小和控制精度高,同时还保留了  普通直流电动机优良的机械特性等优点而被广泛  应用。本文在分析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控制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的计算机仿真模  型,由于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摩擦负载的作用,  常规PID控制虽原理简单、稳定性好、鲁棒性强,  但其难以对摩擦负载中的强非线性系统进行有效  控制,而模糊控制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进行  有效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基于以上原  - 26 -  因,本文提出了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模糊PID  控制,既能实现精确控制,又有较强的自适应能  力,更有效地实现人的控制策略。  1  永磁BLDCM数学模型    。      本文以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  BLDCM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为丫便  于分析,假定:      (1)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  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2)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  响;      (3)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电札与粒芾J应用2011,38 (2)  控制与应用技术  EMCA      (4)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根据BLDCM特性,可建立其电压、转矩状  态方程以及等效的BLDCM电路。  1.1  电压方程      BLDCM三相定子电压的平衡方程呵用以下  状态方程表示:      [≥]=[暑辱,曼][1j]+      鞋㈡制删㈩  式中:“。,“。,u..——三相定子电压;      P。eI,,e.——三相定子的反电动势;      i。,oi.——三相定子相电流;      £。,Lh,L.——三相定子自感;      k,L。.L,k,L。.,L.,.,——j相定子互感;      R。,R,,,兄.——三相定子绕组的相电阻。      对于凸装式转子结构,忽略凸极效应,则定子  三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为常数,且与转子位置无  关,因此尺。=尺l,=R。L。I,=£。,=£I,。=k=L,.;.=  L..I.=M,£。=L1.=L.=L。      若定子绕组三相Y形连接且三相绕组无中  线引出,则有:i。+ill+i。=O,以及M.i。+M.  i。=一M“。则式(1)可表示为式(2),由式(2)  可得BLDCM的状态方程(式(3》和等效电路  (见图1)如下。    时雕雎]+      L-M    0    a      o  £一M  兰肘]蔷[耋]+[i!]c 2,      0    0    £一      0    0  1/(L -M)    0    '      0    1/(L -肘)  难H郅  ㈩      【习1  永磁13LDCM等效电路模型  1.2转矩方程      BLDCM的电磁转矩方程可表示为      t=(e.i.+ el,ih+e.i,.)/co    (4)  式中:c.o-BLDCM的角速度。      BLDCM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T=丁.+B∞+l,警    (5)  式中:B-阻尼系数;      ‘,——电机的转动惯量;      L.——负载转矩。  1.3动态数学模型      假设各相绕组对称,参数为常数,在A相和  B相导通时,i。=0,i。=-ib,设I(t)=i。,由式(2)  可得:      “。(z)=R;,(£)+(£一M)型象立+e。(6)      “。(£)=R。,(£)+(£一M)型£上+eI,(7)  结合式(6)、(7)可得:      U(t)=2R.l(t) +2(L - M)型象立+E(8)  式中:U(f)——逆变器输出电压,U(£)=“..- UI;      E-平均反电动势,E=e。一e.,      根据反电动势与转速成正比,E可近似表示  为E=加。考虑到转矩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电磁  转矩可表示成:L=^.L(f),将两式带入式(8)并  取其拉氏变换,可得BLDCM的动态特性为      n(s)=型£立  2尺s+2skrk£一坐堕咒(s)(9)      七T后.,  将运动学方程写成转速n的形式,并取拉氏变换  得到:      告鲁n(s)=咒(s)一L.(s)  (10)  式中:CD2-转子的飞轮转矩;      _.(s)-电机的负载转矩。      - 27 -  M     o凡 o  IA_    o o    R 0 0  (  I-I  \      ---  N  I-J               II  I-I    :     -     -.  
电弗乙与才空芾J应用2011,38 (2)  控制‘j应用技术EMCA  过解析的方法进行整定,也可以不依赖模型而凭  经验和试凑来整定。但本文的BLDCM控制系统  由于考虑了摩擦因素的影响,系统具有很强的非  线性,而传统PID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线性控制器,  鲁棒性较差,无法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在速度跟  踪时有明显的“死区”现象。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人工智能技  术,综合专家或现场操控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构成  知识库,模仿人的思维决策过程,实现自动调整  PID控制参数的模糊自适应.PID,可以将精确的  问题模糊化,并运用模糊推理和解模糊化处理,实  现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模糊自适应PID的结  构原理如图5所示。      图5模糊闩适应PID结构原理l訇      本文的转速、电流调节器均采用模糊自适应  PID控制,其控制器输入量分别为转速差、转速差  变化率和电流差、电流差变化率;输出为各控制器  的PID参数。以上各变量的论域均划分为{NB,  NM,NS.ZO,PS,PM,PB}七个模糊子集,隶属度函  数采用三角形分布,如图6所示。  ┏━━━━━━━━━┳━━━━━━━━┓  ┃  NB  NM NS  2:  ┃0.  PS  PM  PB ┃  ┣━━━━━━━━━╋━━━━━━━━┫  ┃谳                ┃撇              ┃  ┗━━━━━━━━━┻━━━━━━━━┛  图6隶属度函数分布图      根据实际经验制定模糊规则,模糊控制规则  制定原则为:曲线振荡很频繁,增大后。值,曲线漂  浮绕大弯,减小七。值;曲线偏离回复慢,增大后.  值,曲线波动周期长,减小后i值;曲线振荡频率  快,减小后。值,动差大而波动慢,增大k。值。  3.3  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BLDCM控制系      统仿真      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控制系统Simulink  仿真结构如图7所示。采用MATLAB的S-func-  tion模块实现Scribeck摩擦模型,图8为其Simu-  link框图,图9为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构图。      速度环滤波  图7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的Simulink动态结构图  图8  Suibeck摩擦模型的Simulink框图      相关参数如下:R =0.518 fl,TL =0.255 ms,  r.=7.3  ms,l/C.= 389 r/min,届=5.73 V/A,a=  1/389 Vmpr,T,j,=0.314 ms, Ton=6.28  ms,  Ks=  l,Ts =12.5 ys,F..=15 N.m,F,=20 N.m,  K、=2.0 Nms/rad,a, =l.O,a =0.01。      在终值为1 000的阶跃信号作用下,计入  Stribeck摩擦模型,采用常规PID算法和模糊PID  
控制与应用技术EMCA  迫札与拄币J应用2011,38 (2)  口  闭9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构图  算法时得到的系统速度响应曲线如图10所示.  控制系统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在常规PID算法补  偿下,系统响应超调量大,且稳态精度较差,而在  模糊PID算法补偿下,系统响应无超调,稳态精度  高。可见模糊PID算法在系统有摩擦负载的情况  下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图10  阶跃信号下系统速度响应曲线      为检验系统的速度跟踪效果,在幅值为0.6的  正弦信号激励下,系统速度跟踪响应如图11所  示。对比图11(a)、(b)可见,采用常规PID算法  控制时,系统存在速度跟踪“死区”现象,使系统  响应曲线发生畸变;采用模糊PID算法控制时虽  有抖动,但其过死区时间短、精度高,其输出曲线  更加逼近给定输入信号曲线。因此,采用模糊  PID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速度跟踪精度。      图12为系统在给定输入下的Stribeck摩擦  模型的摩擦力矩变化曲线。  4  结  语      本文在BLDCM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考虑到  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摩擦负载的作用,采用常  规PID控制时系统稳态精度和鲁棒性较差,速度  跟踪存在明显的“死区”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  I芒  E  、、  恻  瑙  三  ,=  E  三  \  型  列      (b)模糊PID控制  图J l  正弦信号激励下的速度响应曲线  三  Z  <  壤  -R  鞲一  瞥一  图12摩擦力矩变化曲线  
迫札与柱芾J应闭2011,38 (2)  控制与应用技术EMCA  Stribeck摩擦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经过对  仿真曲线的分析比较,得知采用模糊PID控制算  法时,阶跃响应无超调、响应快、稳态精度高;速度  跟踪虽有抖动,但其过死区时间短、精度高,其输  出曲线更加逼近给定输入信号曲线。      【参考文献】  [1]  龙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优化设      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KamoppD Comput. Computer simulation of stick-slip  (上接第17页)      【参考文献】  [l]  赵涛,全桥PWM步进电机微步距驱动器A3955S      的研究[Jl.电气传动自动化.2003( 25):16-19.  [2]  景近群,李勇,季学武.基于单片机PWM功能的步      进电动机细分设计[J].微特电机,2008(8):20-22.  [3]  赵勇,车建凶,杨建国.步进电机多级细分驱动方  [3]  [4]  [5]  [4]  [5]  friction in mechanical dynamic systems[J].Joum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1985  ( 107):100-103.  席爱民.模糊控制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8.  刘金琨.先进PID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  京:电子丁业出版社,2004.  王丹力,赵剡.MATLAB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应用  [M].北京:中同电力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0 - 08 - 06  法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3( 22):23-24.  智爱娟.步进电机步距角的软件细分法[J].电机  电器技术,2005( 6):55-56.  王成江,王安敏,张玉华,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控制  系统[J].微特电机,2003(3):4445.      收稿日期:2010 - 07 - 12  气(’啦,啦,啦一譬巳譬已譬B譬o譬o譬o曰oP—口,口l口—创'掣,“’掣’“’科’掣o啦噶e口e水,譬oto鹳气o々Ip∞pI掣’贰-/耳矗o督I群’群’斟’“’“’口o  (上接第25页)  [7]  杨伟民,潘丽姣,陆华才,基于神经网络的永磁直      线同步电机自适应滑模控制[J].电气白动化,      2009(3):9-11.  [8]  周振雄,杨建东,曲永印.基于DRNN的商线水磁      M步电机精密位置控制[J].机床‘j液压,2008      ( 8):248-250.  [9]  Parma G.Menezes B R, Braga A P,et al.Sliding      mocl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of an inducton molor      drive[J].  Inlernational Joura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3 ,17( 6):501 -508.  [10]  高为炳.变结构控制的理论及设计方法[M].北  [ 12]  [13]  京:科学出版社,1996.  侯伯杰,李小清,周云飞,等.直线电机伺服系统  的复合前馈PID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9( 2):  56-58.  潘霞远,刘希黯,吴捷,等.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鲁  棒PID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 (9):34-  38.  刘金琨,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0 - 08 - 06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