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智能家居研究报告.pdf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资料共5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
开篇摘要 概念界定:以住宅为载体,融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家电控制、环境监控、 信息管理、影音娱乐等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对家居设备的集中管理,提供更具有便捷性、舒适性、 安全性、节能性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单指某一独立产品,而是指一个广泛的系统性产品概念。 发展 概述 发展历程:谷歌收购Nest后市场热度席卷至中国,家电企业、消费电子、互联网公司以及运营商等 产业链中的关联方或自研智能硬件,或布局生态平台,跨界合作和开放生态成为主流。 市场规模: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254.7亿元,其中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9%。预计未来 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 商业模式:硬件产品的品牌方通过销售硬件赚取差价实现盈利;技术供应商可以直接向硬件厂商销 售技术和服务,也可以利用用户流量和数据,通过2C的互联网服务或2B的数据服务进行变现。 市场 洞察 从业者调研:从业者对行业发展充满期待,普遍认为行业处于上升阶段;非需求功能产生的产品溢 价,消费者并不买账;消费者接受度以及产品交互体验提升是行业爆发的关键因素。 巨头VS独角兽:行业巨头倾向于从宏观层面提出战略布局,通过强劲的资本和流量资源切入入口级 产品,赋能行业内其他的玩家。独角兽公司更加聚焦,对产品从设计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执行力强, 可以借助巨头的力量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产品VS技术:智能家居产品周期与技术周期通常呈现出对称变化的形态,即在产品市场火爆时,技 术领域相对沉寂,而当技术关注度高时,产品市场趋向势微。 前装VS后装:在智能家居的受众由极客向大众过渡的过程中,前装市场将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考 虑到前装与后装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两者未来将会齐头并进,共同促进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未来 趋势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2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家居行业从业者调研 典型企业案例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 1 2 3 4 5 3
中国智能家居:概念界定 行业概念立体,涉及范围广阔 本报告的研究范畴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载体,融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家电控制、 环境监控、信息管理、影音娱乐等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对家居设备的集中管理,提供更具有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节 能性的家庭生活环境。智能家居不单指某一独立产品,而是指一个广泛的系统性产品概念。 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概念 有线 无线 控制管理系统 家居布线系统 家庭网络系统 家庭安防系统 家居照明系统 家用电器系统 基础 系统 应用 系统 家庭影音系统 智能厨房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环境控制系统 智能卫浴系统 …… 产品 平台 - 前端提供硬件管理、远程能力输出、 数据汇聚分析 - 后端管理终端和连接 - 制定通信标准及开发模块; - 提供开放API供第三方硬件及应用开 发者使用 管 理 平 台 开 放 平 台 智能白电类 影音娱乐类 家用安防类 照明类 连接控制类 ……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4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特点 以住宅为载体集中管理:兼具便捷舒适、安全环保 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特点 便捷 舒适 安全 传统家居受到物理空间、操控方式等因素限制相对繁琐,智能家居允许多种方式控制,减少了 人的操作。 传统家居需要手动调节和控制,智能家居具备许多人性化的功能,自动反馈的联动控制让家庭 生活更加舒适。 传统家居多采用物理安防,智能家居不仅能够远程实施监控,更可以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 提高家庭安全级别。 节能 传统家居的节能依靠人的自觉,智能家居用传感器将家电、门窗、水气统筹起来,依据环境自 动做出合理安排。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5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背景 站在物联网风口上,智能家居发展良机到来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中的朝阳产业,家居生活正在不断走向智能化。物联网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了 强有力的支撑,而关键技术的进步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契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消费升级等 众多概念,智能家居同时受到各个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行业最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认知程度有限和行 业标准的缺位。 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PEST分析  中央和地方政府频繁出台各项政策支 持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智能 家居列入9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 智能家居产业处在发展初期,标准体 系尚未建立。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10亿户, 为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  中产阶级消费力量崛起带动智能家居 消求增长。  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认知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市场缺乏用户教育。 利 弊 利 弊 利 弊 利 弊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家 庭用户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 过去地产黄金十年积累大量住房库 存,是智能家居后装市场增长的动 力。  经历资本寒冬的智能家居市场回归 理性,投资向领先企业集中。  智能家居核心技术——物联网、云 计算、人工智能的进步,推动产业快 速发展。  智能家居行业缺少统一的网络协议, 不同品牌的产品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6
中国智能家居:政策环境 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应用,行业标准体系尚在建立当中 随着物联网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智能家居作为重点应用频繁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策当中。继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 告后,2017年初智能家居又由原9大升级为6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政策层面推动智能家居应用的意图已经非常 明显。智能家居领域的标准体系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2016年11月由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智慧家庭 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2012-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相关政策 2012年12月 住建部 2016年12月 国务院 2017年8月 国务院 《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点工作的通知》 发展规划》 《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2012年2月 工信部 2016年3月 国务院 2017年1月 工信部 2017年12月 工信部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报告》 分册 》 三年行动计划》 首次进入五年规划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行业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建设行业标准和示范性应用 0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9大重点 提出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 作为物联网6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 支持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 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包 长的基础作用,顺应消费 工程之一,规划提出打造生态系 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建 括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 升级趋势,壮大智能家居 统、推广集成应用解决方案,重 设一批智能家居测试评价、示 电智能控制、节能低碳等。 等新兴消费。 点支持其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 范应用项目并推广。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7
中国智能家居:经济环境 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量住房库存为后装市场创造需求 我国由超高速步入中高速增长通道,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逐年 下降,消费成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不断增长,显示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 高。从行业需求角度来看,我国住宅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两大指标始终维持在高位。考虑到目前智能家居以后装零售市场 为主要销售渠道,仅有部分高端社区提供全屋智能的前装解决方案,过去十年地产黄金期所积累的大量住房库存为智能家 居市场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3-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2017年中国商品住宅房屋施工面 和消费支出 10.1% 9.6% 8.9% 8.9% 8.4% 8.4% 9.0% 7.1% 13.4% 5.9% 积和竣工面积 -0.7% 1.8% 2.9% -0.4% 2.7% 4.6% -8.8% 48.6 51.5 51.2 52.1 -7.0% 53.6 20167 21966 14491 15712 23821 25974 18311 13220 17111 18322 7.9 8.1 7.4 7.7 7.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消费支出(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商品住宅房屋施工面积(亿平方米) 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亿平方米) 商品住宅房屋施工面积增速(%) 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增速(%) 来源:国家统计局。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2018.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