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简易频谱分析仪与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doc

第1页 / 共71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5页 / 共71页
第6页 / 共71页
第7页 / 共71页
第8页 / 共71页
资料共7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简易频谱分析仪(国防科技大学)
简易频谱分析仪[2005年电子大赛一等奖]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
简易频谱分析仪 与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
目 录 1
简易频谱分析仪 简易频谱分析仪【作者:尹三正 翟勇 蔡浩】……………………2 简易频谱分析仪(国防科技大学)……………………………………18 简易频谱分析仪(北京邮电大学)……………………………………31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 读题指导…………………………………………………… 43 论文(吴浩 李忠意 范志强)…………………………………… 46 简易频谱分析仪(一) 2
作者:尹三正 翟勇 蔡浩 赛前辅导及文稿整理辅导教师:尹仕 摘要: 本设计利用外差原理,以单片机为核心,辅助以 FPGA 等实现半数字化的频谱分析。系统由 4 个模块组成:混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频谱图显示模块,输入波形识别模块。混频模块将输 入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信号采集模块对中频信号进行检波和 AD 采样, 将采样数据存入单片机;采样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送给 FPGA,由 FPGA 利用示波器的 XY 通 道完成频谱图显示;单片机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判定波形,同时采用等精度测量 法测量输入信号中心频率。通过采用一定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消除低中频带来的镜像 干扰。 关键词: 频谱,扫频,混频,中心频率 Abstract: Key Words:spectrum, frequency scan, frequency mixture, the center frequency 一 、方案设计和论证 本题目要求采用外差原理实现频谱分析仪,“外差”是变频的意思,因此将输入信号加 到混频器上与本振信号混频后,再经过窄带中频滤波器将落入中频带的信号提取出来。通过 AD 转换器对检波后的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并存入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通过 FPGA 将频谱图显示在示波器上。输入信号整形后可通过 FPGA 利用等精度法进行测频,由于 调频,调相和等幅波的频谱图不一样,通过识别输入信号的频谱特征就可判断是何种波形。 整个系统框图如图 1.1 所示。 1. 混频模块: 图 1.1:系统框图 方案一:选用 MC3362 搭建混频电路。MC3362 是 MOTOROLA 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 收电路,电路如图 1.2 所示: 3
图 1.2:MC3362 典型电路 载频信号从 MC3363 的 2 脚输入,进行第一级混频后将差频为 10.7MHz 的第一中频信号 从 23 脚输出,经中频为 10.7M 的陶瓷滤波器选频后再由 21 脚送到内部的第二混频级,将差 频为 0.455MHz 的第二中频信号从 7 脚输出,经 455kHz 陶瓷滤波器选频,再经 9 脚送入 MC3363 的限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 方案二:用乘法器和带通窄带滤波器搭建混频器:选用 AD835 作为乘法器,将本振信号 和输入信号相乘得到二者频率的和差信号,达到混频的效果,与较常用的乘法器 MC1596 相 比,其两路输入信号幅值可达到 1V ,对噪声可形成较强的抑制能力,而 MC1596 两个输入 端允许的最大信号幅值分别为 15mV 和 100mV,信噪比较低。 带通窄带滤波器选用陶瓷滤波器,它的等效品质因数 LQ 为几百,比 LC 滤波器要高,对 通带外的信号能形成很强的衰减。 论证:方案一只需一块集成芯片即可实现混频和中频输出,但与方案二相比其外围电路 过于复杂,而且其混频输出信号没有 AD835 干净,对输出噪声的抑制能力也较差。因此选择 方案二来完成混频输出。 2. 本机振荡器: 输入信号频率范围为 1MHz~32MHz,故要求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要大于该值一个中 频。 方案一:采用 LC 正弦波振荡器与变容二极管产生本振频率,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两端 电压,使振荡电路输出频率发生改变。 方案二:采用 FPGA 实现。将正弦波信号的一个周期的离散样点的幅度数值量存于 RAM 中,以一定的地址间隔读出,经 DA 转换器转换输出,再经低通滤波滤除 D/A 带来的高次谐 波,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波形。 方案三:采用专用 DDS 集成芯片来产生正弦波。 4
论证:方案一为传统的振荡器电路形式,组成电路繁琐而且不易实现频率线性步进,而 且要实现 29M 的频率变化范围难以实现;方案二采用 FPGA 产生正弦波,通过改变地址步进 间隔即可实现不同频率输出,但要以较小失真度产生 30M 正弦信号,比较困难。而采用专用 DDS 集成电路只需少量外围元件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信号源,而且控制方便,因此我们选择 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和参数计算 1. 混频模块 (1)中频的选择: 混频器的输出信号中除了需要的差额信号外,还存在一些谐波频率和组合频率,如果这 些组合频率接近中频并落在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内,则会形成干扰。 设本振信号频率为 LOf ,输入信号频率为 sf ,中频为 if ,组合频率为 kf ,当 f k   pf LO  qf s if f 时会形成干扰。取 i  f LO f  ,去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得到: s f 用不同的 p,q 值带入上式算出相应的 s s  1 p p  q  f f f 值,得表如下: 表 2.1:组合频率选取参考表 i i 编号 p q f i f s 1 0 1 1 2 1 2 2 3 1 3 1 4 2 3 3 5 1 4 6 2 4 2/3 3/2 7 3 4 4 8 1 5 1/2 9 2 5 1 10 3 5 2 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 q 4 5 1 6 2 6 3 6 4 6 1 7 2 7 3 7 1 8 f s i f 整个波段内, s i 5 3/4 2/5 f 结合扩展部分,本题要测量的波段范围为 1~30MHz,我们选中频 if =458.5kHz,则在 f =2.15~65,满足这一范围的组合频率干扰点很少(仅编号 4,7,11, 4/3 5/2 1/3 3/5 2/7 1 15 四个点)。 (2)前置放大器: 5 2 8 1/2
由于输出信号电压有效值为 20mV  5mV,为降低噪声在输入端加一个前置放大器,使频 谱分析仪系统的噪声系数降低。同时为使系统输入阻抗与信号源输出阻抗匹配,我们在运放 的同相输入端接一个 50Ω电阻到地,由于运放同相输入端阻抗很大,这样输入信号阻抗几 乎为 50Ω,达到阻抗匹配。由于后级乘法器选用 AD835,在满足一定精度下要求输入信号 1V  ,因而增益 A v  1 V mV 25 *1.4  28.57 ,取前置放大器增益 vA  24。 由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达到 30M,则相应运放的增益带宽积应满足: 压摆率也应满足: ainG  30 MHz  25 750  MHz SR  2 V   om  f s =377V/ s  同时输入失调电压应尽量的小。根据这些指标要求,选择 MAX4117 作为前置放大器。 MAX4117 为电流型反馈运算放大器,大信号时增益带宽积为 280MHz,压摆率为 1200V/ s , 输入失调电压为 1mV,内含两个独立运放,采用两级级联,分配第一级分配增益为 6,第二 级增益为 8,则相应增益带宽积要求为: 30  ainG MHz 8 240   MHz 能达到要求,并能对 35MHz 以上信号形成衰减,由图 2.1 知,第二级输入信号为第一级 输出信号的一半,故总增益为: vA  6×8÷2=24 满足设计要求。电路图如图 2.1 所示。 (2)乘法器: 图 2.1 前端放大电路 模拟乘法器将两端输入信号相乘,得到两个信号频率的和差频率,从而达到混频的效果。 模拟乘法器选用 AD835。AD835 是一款高带宽(250MHz),四信号输入乘法器,其输出噪声只 有50nV Hz ,在输入信号为 30MHz 时,其输出噪声为 0.274mV。其输入输出之间关系如 图 2.2 所示。实际电路如图 2.3 所示:在 4 脚与 5 脚和 5 脚与地之间接上电阻 R5 和 R6,则 混频后输出: 化简得到: V = i R 6 R +R 5 V + i 6 V V  o s U V =11 i  V V  o s U 6
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