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LC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实验报告.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1、 电容三点式  C (1) 1 100 nF C ,  400 nF L 1 , 2  10 mH 示波器 频谱仪 1
C (2) 1  100 nF C ,  400 nF L 1 , 2  5 mH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示波器 频谱仪 2
C (3) 1  100 nF C , 2  1  F L 1 ,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 5 mH 示波器 频谱仪 3
数据表格: (C1,C2,L1)  OU  iU (100nF,400nF,5mH) (100nF,400nF,10mH) 4.88 4.86 4.86 4.88 5.07 5.05 (100nF,1uF,5mH) 1.22 1.21 1.22 1.22 0.507 0.505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增益 A 理论值 测量 值 4 4 4 4 相位 差 谐振频率 f0 测量值 理论值 Pi/2 5959Hz 5627Hz Pi/2 8025Hz 7957Hz 10 10 Pi/2 7612Hz 7465Hz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 增益差别不大但谐振频率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读数是的精度有限造成的。由于游标以 格为单位,因此读数时选取的幅值最大的点可能与实际有差,因而谐振频率的测量也有误差。 2、 电感三点式 L (1) 1  5 mH L 2 ,  100  H C ,  200 nF 2 示波器 4
L (2) 1  5 mH L 2 ,  100  H C ,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频谱仪  100 nF 2 示波器 5
L (3) 1  2 mH L 2 ,  100  H C ,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频谱仪  100 nF 2 示波器 6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频谱仪 数据表格: (L1,L2,C2) (5mH,100uH,200nF) (5mH,100uH,100nF) (2mH,100uH,100nF)  OU (V) 9.04 9.02 9.01 9.02 9.36 9.29  iU (mV) 180 181 180 180 480 478 增益 A 测量值 理论值 50 50 20 50 50 20 相位 差 pi/2 谐振频率 f0 测量值 (kHz) 5.132 理论值 (kHz) 4.983 Pi/2 7.198 7.047 Pi/2 10.917 10.983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 误差均较小,主要由于电路不够稳定以及读数精度造成。实际测量中发现,即使电路处 于稳定振荡状态,频谱仪中的曲线仍有小幅度拨动,这是无法避免的。读数误差与电容三点 式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7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 思考和分析 1、 答: (1)L 增大使谐振频率增大、L 减小使谐振频率减小。 (2)电容增大使谐振频率增大;C2 增大使电压增益增大,C1 增大使电压增益减小。 (3)相位差为 180 度,满足正反馈需要。 2、 答: (1) C2 减小是谢振频率增大,反之,C2 增大使谐振频率减小。 (2) L1 减小增益变小,谐振频率变大。 (3) 相位差为 180 度,满足正反馈需要。 3、影响电容、电感三点式振荡频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因素为组成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电容、电感的大小。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