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 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2.某台灯铭牌上标有“9W”字样,“9W”表示该台灯的( ) A.额定功率 B.实际功率 C.额定电流 D.实际电流 3.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 pH,其中是碱性的饮料是( ) A.可乐 B.橙汁 C.牛奶 D.苏打水 4.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 选项 类型 胎生四肢动物 卵生四肢动物 卵生二肢动物 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 类中爬行类的是( ) 主要特征 有毛 皮上有鳞 有羽毛,能飞 特 物 分 A B C D 卵生无肢动物 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5.2016 年 3 月,一场以人智能 AlphaGo 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 AlphaGo 对弈的 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6.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灯泡 L1、L2 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 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 A.a 和 b B.c 和 d C.e 和 f D.g 和 h 7.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 A.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B.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C.6 个质子和 8 个电子 D.8 个质子和 6 个电子 8.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药品需要合理保存,否则容易变质。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其原因是硝酸在光照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2H2O+O2↑,该反应属于( ) 光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 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热能减小 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 能增大 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 性势能增大 10.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 分钟后观察到 U 形管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B C D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氢氢化钠能与某此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12.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 注水,船体重 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 水,船体重力 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 浮力分别为 F1、 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13.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 6 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 6 时室 9 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14.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 理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4878 12104 12756 6794 59 243 1 1.03 0.24 0.62 1 1.9 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 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 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 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 越长 15.为了验证“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 中可以达到实 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 1907 后的 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本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 的 运输。 (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 DDT,获得 1948 年的诺贝尔奖。用 DDT 杀来蚊 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用 DDT 杀灭蚊子 属于 。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 得 2015 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 。 17.1774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闻风而动封闭的玻璃管, 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迂曲装满汞(水银), 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
通 过凸 透 镜 将阳 光 会聚 到 氧 化汞 上 ,对 其 加 热, 使 其发 生 化 学反 应 ,化 学 方 程式 为 加热 2HgO =====2Hg+O2↑。 (1)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牌凸透镜的 处。 (2)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 ) 写 出 该 实 验 的 现 象 ( 列 举 一 点): 。 18.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 (1)列车行驶试验中发现,当两辆列车以较高的速度并排行驶时,封闭的列车车窗玻 璃有时会出于玻璃现象。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从而产生了气压 差所引起的。 (2)2015 年 12 月,温州到金华的高铁建成通车。某列车以 60 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 100 秒,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为 1×105 牛,这一过程中列车克服阻力做功 焦。 19.据报道,氢能源和核能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 (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2)发展核能是缓解能源紧张的一种方案。获得核能的途径有核裂变和核聚变,当前 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 。 20.某品牌奶粉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如下: 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锌 每 100 克含量 19.5 克 6.0 克 62.0 克 6.5 毫克 (1)上表四种营养成分中表示元素的是 。 (2)按照图中的“冲调方法”冲调出的牛奶质量是 克。(温开水的密度取 1 克/厘米 3) 21.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 (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 作用。 (2)某商家宣称:分解脂肪的酵素(酶)能阻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食用这种酵素可以 达到减肥效果。有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该酵素属于蛋白质,与其它蛋 白质一样,食用后在小肠内会被消化成 而被人体吸收,所以无法达到
减肥效果。 22.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 如图甲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 (1)空调扇底座安装四个万向轮,这种设计可以通 过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便 于移动空调扇。 (2)该空调扇工作时,若只闭合送风开关,送风电 动机工作;若同进闭合送风开关和加湿开关,两个电 图甲 动机都工作;若只闭合加湿开关,加湿电动机不工作。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 是 。 图乙 (3)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进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 23.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 病。 (1)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 C38H69NO13,其中 H、N 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 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味性”)免疫的作用。 (3)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无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 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 。(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D.即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从而影响自身健康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27(2)题 6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36 分) 2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
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 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 行实验,步骤如 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 100 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 气体积为 250 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 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 体积为 65 毫升。 ( 1 ) 小 明 按 图 甲 装 置 进 行 实 验 时 , 该 如 何 检 查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 2 ) 与 装 置 甲 相 比 , 装 置 乙 中 使 用 电 烙 铁 可 以 减 小 实 验 误 差 , 其 原 因 是: 。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圈套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 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25.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交阻值为 10 欧和 20 欧的电阻丝分别置于 A、B 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 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进电流表的读数 I。通电一 段时间,记录 A、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 烧瓶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 分别为Δh1、Δ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 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 电流 大小 I 2I A 烧瓶 B 烧瓶 (RA=10 欧) (RB=20 欧) Δh1 Δh3 Δh2 Δh4
读数为 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 A、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 别为Δh3、Δh4,实验数据如表。 (1)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此时电流为 安。 (2)本实验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 同? 。 (3)小明认为:只要选择“Δh1、Δh2、Δh3、Δh4”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 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 系: 26.“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 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 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① 18 厘米×26 厘米 打印纸 ② 18 厘米×13 厘米 打印纸 ③ 18 厘米×26 厘米 旧报纸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0° 45° 8.9 6.5 8.8 6.4 5.6 7.6 15° 15.8 15.8 14.2 30° 15.0 15.1 13.2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的纸 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 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1)结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 (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 角 度 进 行 进 一 射 验? 实 步 。 (3)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 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 飞机,用该发射器以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 纸飞机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发射角度 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 甲 乙 丙 18 厘米×13 厘米 18 厘米×13 厘米 18 厘米×13 厘米 打印纸 旧报纸 旧报纸 15° 30° 15°
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 S 甲、S 乙、S 丙,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 。 27.小明发现某社区工作人员向池塘内喷洒某杀蚊液一段时间后,池塘内部分水生动物出 现死亡现象。查 阅资料发现,该杀蚊液对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已知水草 A 和水草 B 对该杀蚊液有一 定的降解作用, 从而降低毒性。为了比较单独投放一种水草和混合投放两种水草对该杀蚊液的降解效果, 小明欲利用若干 玻璃鱼缸、池水、杀蚊液、金鱼、水草 A 和 B 等进行实验。老师建议实验用量的搭配比例 为:5 升池水:200 克水草:5 条金鱼,每 5 升池水中杀蚊液加入量为 10 毫升。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选择池水而不是蒸馏水进行实验,是因为池水 中含有 ,更有利于鱼缸中生物的生存。 (2)请结合老师的建议,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 四.解答题(本题有 6 小题,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10 分,第 31 题 5 分, 第 32 题 7 分,第 33 题 9 分,共 44 分) 28.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当条件适宜时,莲的种子——莲子在淤泥中开始萌发,萌发后长 成的第一片叶必 须在几天之内破水而出,在水面上形成浮叶,否则莲会死亡。 浮叶提供的有机物让淤泥里的幼体生根并长出一条地下茎,地 下茎逐渐形成日后的藕。每小段藕之间同样可以长出叶,它们 按照同样方式破水而出,最终形成了神奇的对称现象(如图)。 ( 1 ) 生 长 在 淤 泥 里 的 藕 , 其 内 存 有 较 多 的 空 气 , 这 对 藕 的 生 命 活 动 有 什 么 作 用? 。 (2)莲的第一片浮叶与后续形成的叶,在从水底向水面生长过程中,它们需要的有机 物 同? 来 源 有 何 不 。 (3)同种莲的许多种子在池塘的不同位置萌发后,形成叶的对称特点相同,但在叶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