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理想气体在微观上的特征是 (1) 及 (2) 。
2、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3) 。
3、由卡诺定理可知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方法是 (4) 。
7、二组分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均服从 (10) 。
8、 −10℃, 101.325kPa 的过冷水的化学势μl (11) 同温同压下冰的化学势μs。
(选填>,=或< )
9、已知反应 C(s)+O2(g) = CO2(g),CO(g)+1/2O2(g) = CO2(g)与 2C(s) +O2(g) = 2CO(g)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 和 K3,则 K3 = (12) 。
10、强电解质 MX、MY 和 HY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 L m,1、 ¥ L m,2、 ¥ L m,3 ,
则 HX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 (13 ) 。
11、已知在光的作用下,O2 可转变为 O3。当生成 1mol O3 时,吸收了 3.011×1023 个光子,
此光化反应的量子效率= (14) 。
13、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是 (16) 。
14、憎液溶胶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它也能长时间稳定存在,其主要原因是:
(17) ; (18) ; (19) 。
15、分子各运动配分函数中,与系统压力有关的配分函数是 (20)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 。
A. 系统的熵增加 B. 系统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 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 环境的热力学能减少
2、1mol 水在 373.15K 和 101325Pa 下发生相变,成为水蒸气,则该过程:( )
3、只受温度、压力影响的二组分平衡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多相数为:( )
A. 2 B. 3 C. 4 D. 5
4、反应 CH4(g) + 2O2(g) = CO2(g) + 2H2O(g)已达平衡,若将压力增大一倍,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不改变平衡; D. 反应进行到底。
5、朗缪尔吸附等温式最常见的是 q = bp / (1+bp),但此式不适用于( )
A. 单分子层吸附 B. 物理吸附
C. 多种分子同时被强吸附 D. 化学吸附
6、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B.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C.防止农药挥发 D.消除药液的泡沫
7、根据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反应的速率与那些因素有关?( )。
A. 碰撞频率 B. 碰撞能 C. 碰撞频率和碰撞能 D. 反应焓
8、有人在不同 pH 条件下,测定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率,结果如下表:
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
A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7.00 B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4.20
C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7.00 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
9、下列各系统中属于独立粒子系统的是: (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 B. 理想液体混合物; C. 纯气体; D. 理想气体混合物
10、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
电导率 k 和摩尔电导率 Lm: ( )
A. k 变小,Lm 变大; B. 均变小; C. k 增大,Lm 变小; D. 均增大。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用学到的物理化学知识解释下列两个现象的基本原理:
(1)人工降雨;
(2)工业中常用喷雾干燥法处理物料。
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