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
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
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一个公司“当期的营业性现金净流入量等于当期的净利润加折旧之和”,就意味着( )。
A、该公司不会发生偿债危机
B、该公司当期没有分配股利
C、该公司当期的营业收入都是现金收入
D、该公司当期的营业成本与费用除折旧外都是付现费用
2.在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引导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引导原则只在信息不充分或成本过高,以及理解力有局限时采用
B、引导原则有可能使你模仿别人的错误
C、引导原则可以帮助你用较低的成本找到最好的方案
D、引导原则体现了“相信大多数”的思想
3.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重要的财务指标,( )。
A、它能够展示内部资金的供应能力 B、它反映股票所含的风险
C、它受资本结构的影响 D、它显示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
4.假设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单价 50 元,边际贡献率 40%,每年固定成本 300 万元,
预计来年产销量 20 万件,则价格对利润影响的敏感系数为( )。
A、10 B、8
C、4 D、40%
5.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
A、到期收益率是债券利息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B、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要以债券每年末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为前提
6.在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是( )。
A、货款结算需要的时间差 B、公司所得税税率
C、销售增加引起的存货资金增减变化 D、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7.某企业向银行取得一年期贷款 4000 万元,按 6%计算全年利息,银行要求贷款本息分 12
个月等额偿还,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大约为( )。
A、6% B、10%
C、12% D、18%
8.下列关于资本资产定价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β值线性相关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经营杠杆较大的公司β值较大
C、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财务杠杆较高的公司β值较大
D、若投资组合的β值等于 1,表明该组合没有市场风险
9.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 1.8,财务杠杆系数为 1.5,则该公司销售额每增长 1 倍,就会
造成每股收益增加( )。
A、1.2 倍 B、1.5 倍
C、0.3 倍 D、2.7 倍
10.并购活动能够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并购对双方在财务上都有利,为此( )。
A、并购溢价应大于零 B、并购净收益应大于零
C、并购溢价和交购净收益均应大于零 D、并购溢价和并购收益均应大于零[Page]
1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变化会改变企业的( )。
A、资产负债率 B、资金安全率
C、经营安全率 D、债务保障率
12.下列费用项目中,无须区别情况就可以直接归属到期间费用的是( )。
A、固定资产折旧费 B、借款利息
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D、存货盘盈或盘亏
13.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成本计算方
法是( )。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4.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
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15.作为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可控边际贡献”的计算公式是( )。
A、部门营业收入——已销[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
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题
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假设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基于市场有效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和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的净现值等于零
B、股票的市价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C、账面利润始终决定着公司股票价格
D、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2.关于股票估价的市盈率模型(股票价值=市盈率×每股盈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它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算方法,因为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B、它要求根据同行业股票历史平均市盈率和公司当期每股盈利估计股票价值
C、它既考虑了系统性风险,也考虑了非系统性风险
D、它表明投资于低市盈率的股票容易获利
3.公司实施剩余股利政策,意味着( )。
A、公司接受了股利无关理论
B、公司可以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C、公司统筹考虑了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等财务基本问题
D、兼顾了各类股东、债权人的利益
4.企业因财务危机而实施财务重整,必将导致( )。
A、资本结构的改变 B、债权人权益减损
C、债权人参与重整决策 D、重整价值的估计不遵循持续经营原则
5.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有( )。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Page]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表
述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代码“√”,你认为错误的,请填涂代码
“×”。每题判断正确的每题得 1 分,每题判断错误的每题倒扣 0.5 分;不答题既不得分,
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题型零分为止。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管理用的成本数据通常不受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约束,也不能从财务报表直接取数,故与
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无关。( )
2.计算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其中的“利息费用”既包括当期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也
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
3.可持续增长思想表明企业超常增长是十分危险的,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决不应该高于可持续
增长率。( )
4.盈利企业给股东创造了价值,可亏损企业摧毁了股东财富。( )
5.当代证券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股票的种类越多,风险越小,
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风险为零。( )
6.经营杠杆并不是经营风险的来源,而只是放大了经营风险。( )
7.可转换债券中设置赎回条款,主要是为了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同时锁定发行公司的
利率损失。( )
8.某公司目前的普通股 10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市价 25 元),资本公积 400 万元,未分
配利润 500 万元。发放 10%的股票股利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将减少 250 万元,股本增加
250 万元。( )
9.通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公司业已存在的财务杠杆、每股收
益、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
10.在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估计方法中,相对于收益法(市盈率法),贴现自由现金流量法
没有考虑并购中的风险因素。( )
11.根据阿尔曼的“Z 计分模型”,财务失败预警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营运能力指标,而不
是获得能力指标。( )
12.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
( )
13.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
( )
1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
的。( )
15.在业绩评价中采用剩余现金流量指标,可以使事先的投资评价与事后的业绩评价统一于
现金流量基础,但它也会引起部门经理投资决策的次优化。( )[Page]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 4 题,每小题 8 分。本题型共 32 分。要求列示出计算步骤,每
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资料:
A 公司是一个家用电器零售商,现经营约 500 种家用电器产品。该公司正在考虑经销一种新
的家电产品。据预测该产品年销售量为 1080 台,一年按 360 天计算,平均日销售量为 3 台;
固定的储存成本 2000 元/年,变动的储存成本为 100 元/台(一年);固定的订货成本为 1000
元/年,变动的订货成本为 74.08 元/次;公司的进货价格为每台 500 元,售价为每台 580
元;如果供应中断,单位缺货成本为 80 元。
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 4 天,在此期间销售需求的概率分布如下:
要求:
在假设可忽略各种税金影响的情况下计算:
(1)该保险储备资金)。
(3)该商品按照经济批量进货的全年存货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不含保险储备成本)。
(4)该商品含有保险储备量的再订货点。
2.资料:
B 公司甲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该甲产品的生产在两个车间进行,第一
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其加工为产成品。每月末进行在产品的盘点。
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
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A
5.A
6.D 7.C
8.D
9.D
10.C
11.B
12.C
13.C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BC
4.ABC
5.AB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15.×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及解析:
(1)Q*===40(件)
(2)I*=Q*/2×U=40/2×400=10000(元)
(3)TCa=F1+D/Q·K+DU
=1000+1080/40×74.08+1080×500=543000.16(元)
TCc=F2+Kc·Q/2=2000+100×40/2=4000(元)
(4)①年订货次数=1080/40=27(次)
②需求量的期望值=9×0.04+10×0.08+11(0.18+12×0.4+13×0.18+14×0.08+14
×0.04=12(件)
③保险储备
TC(B=0)=〔(13-12)×0.18+(14-12)×0.08+(15-12)×0.04〕×80×27
=993.60(元)
TC(B=1)=[(14-13)×0.08+(15-13)×0.04])×80×27+1×100
=445.60(元)
TC(B=2)=〔(15-14)×0.04〕×80×27+2×100=286.40(元)
TC(B=3)=0×80×27+3×100=300(元)
所以保险储备应为 2 件。
④再订货点=12+2=14(件)。 [Page]
2.
答案及解析: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费
定额工时(小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5000
5500
200
200
600
6300
本月费用
18000
19580
1100
4778
7391
31749
合计
23000
25080
1300
4978
7991
38049
分配率
1.09
3.83
6.15
产成品中本步份额
200
20200
22018
1190
4557.70
7318.50
33894.20
月末在产品
2800
3062
110
420.30
672.50
4154.80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费
定额工时(小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