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河南驻马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
填在每小题后括号内。
1.龙门石窟是世界艺术瑰宝,它位于今天
(
)
A.河南省安阳市 B.河南省开封市 C.河南省洛阳市 D.河南省郑州市
2.本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信念,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一书的杰出医学家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3.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小说家在哪一部名著中塑造的 (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4.右图所示的残垣断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一次侵华战争的见证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 世纪 70 年代,率部收复新疆的清政府钦差大臣是
(
)
A.关天培
B.冯子材
C.丁汝昌
D.左宗棠
6.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B.强学会成立
A.公车上书
C.保国会成 0 D.《万国公报》创办
(
8.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自由、平等
D.民主、富强
9.1938 年,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10.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的指挥者是
(
)
A.彭德怀
B.贺龙
C。刘伯承
D.陈毅
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是在
C.1954 年
B.1952 年
A.1949 年
)
(
D.1956 年
12.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
)
①端午节②劳动节③青年节④建军节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3.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事件是
(
)
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
C.苏格兰人民起义
B.长期关闭的议会得以恢复
D.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4.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文献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15.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南
美的解放者
(
)
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萨帕塔
16.右图所示,美国在取得独立时,领土范围是(
)
A.①② B.③③ C.①②⑤ D.②③⑤
1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必须归还中国的文件是
(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四国条约》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D.意大利
C.联邦德国
A.英国
B.法国
(
)
20.2l 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是
(
)
A.农业经济是否发达
C.知识经济的发达程度
B.工业生产的规模够不够大
D.社会制度是否先进
二、列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2 小题各 3 分,第 3 小题 4 分,共 10 分。
1.中国近现代以来涌现出无数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而奋斗的英雄们。请你列出与
下列名言、题词相对应的英雄人物。(3 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2.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
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请列举:(3 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3.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请列举中外近现代历史上改革成功的重大事例。(4
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这是哪一政党的纲领?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2 分)
②该纲领后被谁阐发为一种什么思想?(2 分)
2.材料一: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革
命胜利以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
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
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材料三: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
决策。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所作出的重大决策?(3 分)
②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1 分)
3.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 年--1913 年)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①从两图数据比较中概括 20 世纪初四国经济发展状况。(2 分)
②这一时期四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期间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什么
历史阶段?(2 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图 A、图 B 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1 分)
②导致图 A、图 B 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③对该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1 分)
2.人类在经历了 20 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重创后,今天仍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打击,给
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请举出两例二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并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呼吁世界
和平的宣传语。(注:本题共 4 分。要求:宣传语设计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简洁通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
答案
l
C
题号 ll
答案
D
2
C
12
D
3
B
13
D
4
B
14
B
5
D
15
B
6
C
16
A
7
A
17
D
8
B
18
C
9
D
19
C
10
D
20
二、列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l、2 小题各 3 分,第 3 小题 4 分,共 10 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 分)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1 分)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钱学森(1 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蒸汽机(1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发电机或内燃机(说明:答出其中一项即可得 1 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电子计算机(1 分)
3.1861 年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等(说明:本题 4 分。学生只
要答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历史事件均可得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①中国同盟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 分)
②孙中山 三民主义(2 分)
2.①材料一:七届二中全会(1 分)
材料二:中共八大(1 分)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
②发展生产力或经济建设(1 分)
3.①美国、德国步伐较快,后来居上(说明:答出美国、德国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
主义工业大国亦可得 1 分)。
英国、法国相对缓慢(1 分)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说明:答出生产力发展或技术进步亦可得 1 分)
垄断阶段或帝国主义阶段(1 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①香港地区(1 分)
②图 A 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1 分)
图 B 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 分)
③感想正确、恰当、言之有理即可得 1 分。
2.二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波黑冲突、伊拉克战争等 (说
明:答出两个即可得 2 分)。
宣传语的要求:设计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简洁通顺可得 1 分;
设计主题突出,思想正确,立意新颖,有创见可得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