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辽宁抚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热忱.(chén) 辐.射(fú)
悄.然(qiāo) 人声鼎.沸 (dǐng)
B.一霎.(chà)
和蔼.(dí)
帷.幕(wéi) 晦.人不倦 (huì)
C.洋溢.(yì)
诀.别(jué)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D.云霄.(xiāo) 振.撼(zhèn)
玄.虚(xuán) 抽丝剥.茧 (bō)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
的。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
,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得更加
,更加
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起来。
A.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善
B.潜滋暗长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备
C.潜移默化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善
D.潜滋暗长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备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2 分)
A.细心的读者能够及时修正并发现论文中的错误,这无疑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修改:将“修正”和“发现”调换位置。
B.为解决网络不稳定,我校教师提前录制了许多教学视频,以供学生下载观看。
修改:在“不稳定”后加“的问题”。
C.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 20%左右。
修改:将“大约”或“左右”去掉。
D.教育部门倡导的“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国的戏曲文化。
修改:将“弘扬”改为“发扬”。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词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醉翁亭记》。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5.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2 分)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 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把一撮烟末撒进神父家做复活节蛋糕用的面团里,因
此被神父赶出教室。
B.《水浒传》中宋江第二次攻打祝家庄时,林冲负责策应,与母大虫顾大嫂交战,并将其
生擒活捉。
C.《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因战之不胜,他请来南海观音将红孩儿收伏,最终
救出唐僧和八戒。
D.《童年》中的外祖母慈祥善良,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穷人、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
事,是阿廖沙的启蒙老师。
7.2020 年 5 月 5 日,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实质
阶段。我们离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中国航天人“筑梦九天”的每一步离不开背
后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学校组织“致敬无名英雄,学习航天精神”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
下面的任务。(4 分)
(1)给这些航天科研员写几句话,表达你对他们的敬意。(60 字左右)(2 分)
(2)坚守信念也是航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以“信念”为话题展开讨论,请结合语
境不全下面的句子,作为你在主题活动中的发言。(2 分)
信念是一种优秀品质。有了信念,生命会更有意义:信念如灯塔,照亮前行的道
路;
,
;信念如春雷,催促觉醒的脚步。
8.古诗文默写。(14 分)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
(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佳肴》)
(5)
(6)
,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必以情。(《曹刿论战》)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诗人慷慨激昂气概,充满哲理意味的千古名句
是:
,
。
(8)当代青年既要有杜甫在《望岳》中抒发的“
,
”的雄心壮志,
又要有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出的“
,
”的奉献精神。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2 题。(12 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
人, 诚以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
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
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
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
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
太宗曰:“诚如卿言。”
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其所任.用公辈数人
B.必先苦其.心志 莫能尽其.忠节
C.然.后能改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
D.征于.色 比迹于.尧、舜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
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3 分)
(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
(2 分)
(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一句。(1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7 题。(18 分)
守护母亲的梦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
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
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
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
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
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
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
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
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
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
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
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
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
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
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
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
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
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
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
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
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
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
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
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
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身,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
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
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
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
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
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
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
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13.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4 分)
梦见母亲,突然担心--
(1) -- 母亲安睡,静静陪伴--
(2)
14.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4 分)
1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品质。(打出两点)(4 分)
16.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心理?(3 分)
17.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第①段交代了他久未归家探望母亲的原因,也道出了大多数中年人忙于个人生活 、
疏于陪伴父母的现状。
B.选文第③段写他想起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不觉加快脚步,表明回家吃面是他此行的
主要原因。
C.选文第⑦段加点词“嫁接”表现他陪伴母亲时感受到的恬然安静影响了他的心态,让他暂
时淡忘了生活的烦恼。
D.选文标题既写出他守护睡梦中的母亲的情景,也写出他想多陪伴母亲的原望,含蓄地揭示
了文音的中心。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8-22 题。
材料一: 200 年,全球成衣产量为 500 亿件, 2018 年, 产量猛增至 1400 亿件,数量
增加近 2 倍。
成衣产量猛增是因为服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 世纪 90 年代末,各大成衣品
牌乘着全球化东风,开始在越南、 孟加拉等生产成本低康的国家设厂。如今,制衣厂甚至
转移到了埃塞俄比亚。该国纺织工人的工资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币仅 181 元左右,环保
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工作环境要求都较为宽松。企业家便通过海外设厂的方式,生产海量服
饰,再以低价倾销。诚然,衣服的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有谁在乎呢?商家并不考虑衣
服是否耐穿,他们的目的是刺激顾客多消费。
由于衣服售价低廉,人们的花销没有比 20 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对衣物的热情只增不减。
人们对穿着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打击”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的服装产业已
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第三大耗水产业。服装产业每年排放 12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2%。这个数据看似不多,然而从原材料加工成纺织纤维,再织成布的
过程中,许多原材料的生长、生产和制作也会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促进其生长的杀虫剂和化肥会污染水域,导致
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产自动物,而动物的集中饲养要耗费大量资源,反刍动物还会排放
温室气体甲烷;聚酯纤维、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纤维是目前
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产和织造合成纤维释放的二氧化碳
是棉花的三倍;许动婚的工料,化花花的不过,把水材变成丝线的化学过程仍会有污染。
材料二:如今,我们的生活在快时尚或者说是“即穿即扔”时代:人们即使不会穿,仍
不假思索地买买买。结果是,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
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产,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处理。
这种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法国 La fibre du tir 网站一项调研表明:法国每年要售出多
达 62.4 万吨的衣物,其中 38%会回流到回收点,最终只有 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
1%会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点中其余就衣物的命运如何呢?它们大多数沦为碎步、
楼房绝缘材料或者汽车工业用的毛毡(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
哪里了呢?可能丢进了垃圾桶,可能压了箱底。小部分“幸运儿”会在法国的旧衣店里再次
售卖,但更多的是卖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旧衣物的大量倾销,有时又会导致当地纺织市
场失衡。
材料三::环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废物再利用。其实废物也能重获新生,摇粒绒就是用
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觉得摇粒绒不够时髦,就看看法国品牌“1083”去年 10 月推出的“无
限牛仔裤”吧。该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链、纽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废
品。此外,产品还经过抗菌处理,可减少洗涤频率,变得更加耐穿。“无限牛仔裤”一经问
世,就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通关注。在它的影响下,目前人们在寻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进
行积极的探索。
18.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3 分)
19.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近”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 分)
20.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21.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服装产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2%,可见它对环境的污染并
不严重。
B.“无限牛仔裤”将海洋垃圾、塑料废品用作制衣原料,这可能会推动制衣原料的变革,也
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C.人们对服装的过度消费给旧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极大负担,将旧衣物销售到非洲、印度等地,
会影响当地的纺织市场。
D.服装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某
些人为因素是可控的。
2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条有关选购衣物的建议。(2 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23—27 题。(15 分)
给阅读加点儿“养”
①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几年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郁,国民阅读
率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应该说,去年的国民阅读率数据还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细看数据,
有些短板值得重视。
②调查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
具体地看,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5 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 2.84 本,纸质报
纸的人均阅读量为 16.33 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 2.33 期(份)。那么,数字
化阅读的情况又如何呢?有数据表明,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
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纸质阅读“下降”
和深度阅读“偏低”放在一起,指向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忧虑,那就是阅读质量。
③广义上讲,只要开卷那就有益。任何一种阅读,只要内容不是庸俗的错误的,读下
去都会得到一些收获。而且,不能否认消遣式阅读的价值。但是,我们今天听到的与阅读有
关的所有名言,几乎都指向有质量的阅读。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高
尔基也有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优秀的书籍才是阅读文
化的“良药”“面包”。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
④什么是有营养的阅读?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它可以使人汲取知
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就像我们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自
身所处机遇的警醒和思考,能读出他苦苦追索的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能读出他坚定地直
面命运挑战的勇气和执着。如果你正在经历磨难,他一定可以成为你暗夜里的一道光,指引
你前行。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在人生关键处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⑤实现有营养的阅读,不外乎两点: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二是在阅读方式上,
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
⑥经典是文化史的源头活水, 是思想精华的浓缩,取之能事半功倍,站得更有价值的
信息。此外,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读者进行人格重塑的过程。因而,经典的价值不只在于提
供知识,更在于提供人格的典范。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
话。”所以,经典会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