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江西理工大学法理学与行政法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试题要求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1.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减免法律责任的有(1)
A.甲某犯罪后听从亲人劝告,主动自首,并协助公安机关捕获了犯罪同伙
B.丙某偷了一辆价值 4000 元的摩托车,一年后被人查出
C.乙某在争执中被妻子将手臂抓破,但念及夫妻情分没有报警
D.大学生戊某经常向周围同学借钱看录像、打电子游戏,并总是借故拖欠。毕业时,许多同
学碍于情面也没有向其索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90 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
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从结构上
看,这一禁止性规则缺省了哪部分(2)。
A.假定条件
B.法律后果
C.制裁
D.行为模式
3.法律渊源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
律渊源分为(3)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文件等
4.小明与小敏到婚姻登记机关中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
小明与小敏法律上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称作什么?(4)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5.我国《继承法》第 16 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
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些情况?
A.个别指引
B.确定指引
C.有选择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6.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6 )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7.张某因扰乱社会治安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其认为行政处罚太重,应当如何处理(7 )
A、直接起诉
B、经复议后再起诉
C、经复议后终局
D、既可依法复议,也可向法院起诉
8.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给其造成损害
的,则赔偿请求人应该是(8)
A、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B、未成年人的父母
C、未成年人本人
D、未成年人监护人委托的律师
9.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公民当场处以罚款的数额为(
A、20 元以下
B、50 元以下
C、100 元以下
D、200 元以下
10.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10)
A、某县人民政府与该县某家县城签订的购买办公室家具的合同
B、某行政机关依其法定职权而与农户签订的粮食订购合同
C、某市工商局与该市教育局就办公房租让问题而签订的合同
D、某市工商局局长与某公司为实施私人利益而签订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某林区村民王小明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
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王小明依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些功能?
(1)
A.指引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
2.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3."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这句
话的含义表明(3)。
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B.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4.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4)。
A 不可诉性
B 对象普遍性
C 效力普遍性
D 可诉性
5. 下列各项中,国家应承当赔偿责任的是(5)
A、警察李某在追捕逃犯过程中误将一无辜群众打伤
B、工商局吊销违法个体户李某的营业执照,但错把个体户季某的营业执照吊销
C、巡警王某下班回家见邻居往自家门口倒垃圾便用电棍将邻居打伤
D、张三偷窃被刑警追逃途中因自己失误坠楼而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法律规范
2. 行政处罚
3.法律关系
4. 法的创制
5. 具体行政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法的基木特征
3.简述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4.法律解释的概念及特征。
5.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五、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试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2.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