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超声波驱蚊器课程设计.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UNIVERSITY 课程设计 (2013 年) 题目: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 业: 电力系统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111 班 2013/6/30
电子驱蚊器 咬人的蚊子一般都是怀卵的雌蚊,雄蚊并不咬人。而雌蚊在怀卵期间又不喜欢与雄蚊接 近,它们一感觉到雄蚊所发出的频率在 21 一 23kHz 的超声波信号,就会避而离去。本电子驱 蚊器,使其发出模拟雄蚊的超声波,从而驱逐雌蚊,避免蚊子叮咬。 工作原理: 如图是一个以产生 21—23kHz 的超声波驱蚊电路图。闭上电源开关 SW,发光二极管 VD 指示工作信号。单结晶体管 VT1 与电阻 Rl、电位器 RP 及电容 C1 组成一个超声波振荡 电路。电源 GB 经 Rl、RP 向电容 C1 充电,当充电达峰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 VT1 开启, 并经电阻 R3 放电,当 C1 两端的电压下降到峰点以下时,单结晶体管 VT1 截止。如此反复 充电放电,产生振荡。调节电位器 RP 能改变振荡频率,使之在 21—23kHz 左右。该振荡信 号经电容 C2 耦合至 VT2 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由电容 C3 输出,给压电陶瓷蜂鸣 片 BC 发出超声波。 元器件选择: 单结晶体管 VTl:BT33C 三极管 VT2:9018 压电陶瓷片 BC:HTD—27A 型 电源 GB:选用 4F22—DC6V 层叠电池 调试与使用: (1)全部电路元件可以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最后将电路板固定在一个废旧袖珍收 音机壳或肥皂盒内。压电陶瓷片 B 选用 HTD—27A 型,可以直接用 502 胶水将其粘在机壳 内原扬声器位置上。 (2)本驱蚊器的驱蚊效果主要取决于电路的振荡频率;要反复调试电位器 RP,使电路振 在雌蚊最反感的频率上。此外,电路的输出功率大小也有很大的关系,输出功率大则驱蚊范 - 1 -
围大效果好;反之,输出功率小则效果差。 (3)为提高电路的输出功率,可以增加末级输出功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一级功率放 大,将 6v 改成 9v 的层叠电池,以提高超声波的辐射强度。 判断单结晶体管的管脚 1、用万用表判别单结晶体管脚: 单结晶体管是由一个 PN 结组成,有三个电极,其 测试方法与一般三极管测量方法不同。 单结晶体 管有一个 E 极(发射极)、两个基极(b1、b2).因此 又称双基极管。在读电路图时,要判别其极性, 只要记住电路图中 E 极总是向 b1,b2 极间。 2、直接判断管脚: 一般的,管脚朝上,凸点靠自己,凸点旁的脚是 e 脚, 左边的是 b1 脚,右边的是 b2 脚 对于常见的自控机线路,e 脚接 9012,b1 脚接负 极,b2 脚接正极 压电陶瓷片操作步骤及作业工艺要求 图中“1”要求焊点直径小于 2.5 毫米,高度低于 1.5 毫米。 如果焊点 过大会导致基 片与 镀银涂层 短路;因基片 散热 快,焊接时间不能低于 2.5 秒, 焊点大小、焊点位 置合符工艺要求。 图中“2”焊点要求:直径小于 2 毫米;高度低于 1 毫米;焊点靠 近镀银涂层的边缘,不能在涂层 中心加锡点,否则会导致蜂鸣片 声音失真和声音小;因镀银涂层 上锡性能特别好,要求焊接时间低 - 2 -
操作步骤: 1.检查蜂鸣片: 选取外观良好,基片以及镀银涂层都没有氧化的蜂鸣片备用。 2.蜂鸣片加锡: 先对蜂鸣片铜基片加锡,由于铜基片散热快,锡不能加多,只是焊接时间要 延 长 , 一 般 要 在 2.5 秒 以 上 的 时 间 才 能 让 锡 点 可 靠 的 附 着 在 铜 基 片 上 。 再 对 镀 银 涂层加锡,要求锡点小,加锡时间小于 1.5 秒。 3.焊蜂鸣片连接线:红线焊铜基片焊点;黑线焊镀银涂层焊点。 4.自检: 焊点圆润饱满、无假焊 虚焊、焊点无拉尖,镀银涂层没有被损坏。 工艺要求: 1.必须检查蜂鸣片,只有良品才能使用。 2.不能用裸手接触蜂鸣片,手上的汗渍会腐蚀蜂鸣片,导致氧化。 3.焊点要求饱满,无虚焊和假焊,焊点无拉尖现象。 4.镀银涂层特别容易损坏,焊接速度要快。 5.烙铁温度 280±20℃。 注意事项: 1.烙铁要有可靠的接地线。 2.不能用锡线清洗烙铁头,当烙铁头有残留氧化物时用降温湿海绵 擦除氧化物;当烙铁头发黑时,先清洗烙铁头,再加适量的镀锡。 3.佩戴防静电手腕作业。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 一、 等效电路 二、 特性分析 1、在基极电源电压 UBB 一定时,单结管的电压电流特性可用发射极电流 IE 和发射极与 第一基极 B1 之间的电压 UBE1 的 关系曲线来表示,该曲线又称单结管伏安特性,如下图: - 3 -
2、三个区域的分界点是 P(称为峰点)和 V(称为谷点)。UP、IP 分别称为峰点电压和峰 点电流;UV、IV 分别称为谷点电压和谷点电流。 由等效电路图可知 U P  U D  U A  V A  R 1 B R  1 B R B 2 U BB U  B 式中  称单结管分压比,一般为 R 1 B R  B 2 R B 2 0.5~0.8。上式表明峰点电压随基极电压改变而改变,实用中应注意这一点。 3、分析 (1) 截止区 截止区对应曲线中的起始段(OP)。此段 UEUD+UA 后,等效二极管导通,使 RB1 迅速减小, 增大;又进一步促使 RB1 减小。从 E、B1 两端看,UE 随 的增大而减小,即具有负阻 特性,这是单结管特有的。 (3) 饱和区 饱和区对应曲线中的 V 点以后段,过 V 点后 再继续增大,RB1 将变大,单结管 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又呈现正阻特性,与二极管正向特性相似。 4、综上所述,单结管具有以下特点: ① 当发射极电压等于峰点电压 UP 时,单结管导通。导通之后,当发射电压减小到 uE
2、当合上开关 S 后,电源通过 R1、R2 加到单结管的两个基极上,同时又通过 R、RP 向电容器 C 充电,uC 按指数规律上升。在 uC(uC=uE )
- 6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