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7 月浙江省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的“文”其本义是指(
)
A.错画
C.修养
B.品德
D.文治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称为(
)
A.文化产品
C.文化事象
3.我国新石器文化的中期代表是(
)
A.周口店文化
C.龙山文化
4.先秦墨家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C.邹衍
5.《理乱篇》的作者是(
)
A.董仲舒
C.崔寔
6.南戏的发祥地是(
)
A.杭州
C.温州
B.文化现象
D.文化内涵
B.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
B.惠施
D.墨翟
B.仲长统
D.王符
B.苏州
D.广州
7.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传到欧洲大约是在(
)
A.1605 年
C.1705 年
8.《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C.崔湜
B.1676 年
D.1776 年
B.陆蒙龟
D.王桢
9.中国古代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
)
A.墟
C.集
B.市
D.会
10.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陶弘景补充修订的(
)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本草纲目》
11.中国传统历法属于(
)
A.阳历
C.阴阳合历
12.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
A.夏代
C.周代
B.阴历
D.公历
B.商代
D.汉代
13.在三省六部制下,负责审议的部门是(
)
A.中书省
C.尚书省
B.门下省
D.吏部
14.科举制度的创立始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5.汉代以来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是唐高宗时颁行的(
)
A.《唐律》
C.《宋刑统》
B.《唐律疏议》
D.《大清律例》
16.“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
A.西周时代
C.战国时代
17.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
)
A.“中庸”
C.“仁义”
18.宋代文学的代表式样是(
)
A.诗
C.赋
19.《三字经》的作者是(
)
A.史游
C.孔颖达
B.春秋时代
D.秦汉时代
B.“大同”
D.“诚信”
B.词
D.曲
B.周兴嗣
D.王应麟
20.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6 世纪末叶
B.17 世纪末叶
C.18 世纪末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D.19 世纪末叶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唐诗
C.建安风骨
E.元曲
B.行业禁忌
D.宋词
22.形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地理条件的特殊
C.人们的区域意识
D.典范人物的影响
E.战争
23.形成于唐代的佛教宗派有(
)
A.华严宗
C.唯识宗
E.净土宗
B.律宗
D.禅宗
24.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
)
A.性别标志
C.环境标志
E.年龄标志
B.体型标志
D.阶层标志
25.我国传统居住用房的主要形式有(
)
A.半穴式
C.干栏式
E.土木结构式
B.井干式
D.石室
26.中国古代最有特色的思维模式是(
)
A.整体思维
C.形象思维
B.直觉思维
D.辩证思维
E.类比思维
27.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是(
)
A.民族性
C.地域性
E.程式化
B.民俗性
D.单一性
28.下列文献中,属于唐代正字著作的是(
)
A.《复古编》
B.《干禄字书》
C.《五经文字》
D.《九经字样》
E.《颜氏字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29.丝绸之路
30.四大发明
31.宗法制
32.对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3.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得失。
34.简述夏、商文化的特点。
35.简述中国古代的避讳及其主要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36.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37.试述 20 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