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河南新乡长垣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河南新乡长垣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 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A.正确 B.错误 2.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A.正确 B.错误 3.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教育家是洛克。( ) A.正确 B.错误 4.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A.正确 B.错误 5.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 A.正确 B.错误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A.正确 B.错误 7.从课程制定者角度,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科课程。( ) A.正确 B.错误
8.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 ) A.正确 B.错误 9.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 A.正确 B.错误 10.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的核心关系是生生关系。( ) A.正确 B.错误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 A.正确 B.错误 12.学生在学习了“菠菜” “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 ) A.正确 B.错误 13.学生学业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价法。( ) A.正确 B.错误 14.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A.正确 B.错误 1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是校外指导。( ) A.正确 B.错误
16.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认知内驱力。( ) A.正确 B.错误 17.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取代。( ) A.正确 B.错误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 A.正确 B.错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义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A.正确 B.错误 20.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 A.正确 B.错误 第二部分 单选题 2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是建设( )。 A.经济强国 B.政治强国 C.教育强国 D.文化强国 2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立德树人 B.素质教育 C.学生全面发展 D.教育改革 23.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教育漫话》 24.提出范例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规定,国家(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课程标准 B.教育政策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26.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27.学校利用“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来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习惯,这种教育属于(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28.教师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A.传授知识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热爱学生 29.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热爱学生 30.青少年的感知成熟先于思维成熟,而思维成熟先于情感成熟,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
31.以问题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课程是 (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32.下列说法违背终身教育思想的是( )。 A.活到老,学到老 为晚 B.人过四十不学艺 C.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D.亡羊补牢,犹未 3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 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客观 B.平等 C.区别 D.公平 35.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 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是( )。 A.讨论学习法 B.辅导学习法 C.小组学习法 D.发现学习法 36.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植物的分类,吴老师带领学生去郊区树林认识植物,这种教学方法 是( )。 A.演示教学法 B.参观教学法 C.实验教学法 D.直观教学法 37.学生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属于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8.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教育目标要落实到班级,因此班级文化对学生的 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班级文化的( )。 A.育人功能 B.凝聚功能 C.制约功能 D.激励功能 39.能客观公正准确评分,但难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测验是( )。 A.总结式测验 B.客观式测验 C.论文式测验 D.问题情境测验 40.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独立探索 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违反的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 )。 A.间接性规律 B.双边性规律 C.发展性规律 D.教育性规律 41.小林每天都下决心要戒掉网络游戏,认真学习,可是每天放学第一件事还是玩网络游 戏,对于小林的教育,应当培养其( )。 A.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42.“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 是( )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幼儿 43.课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 A.集体活动 B.社会活动 C.参观活动 D.小组活动 44.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也不可过难,以防学生产生 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把握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来提问,这体现出课堂提问 要( )。 A.难易适度 B.有计划性 C.多表扬、少批评 D.有启发性 45.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奥数、科技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紧抓教育改革 B.培养特长生 C.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 D.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6.对于上课时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邹老师会对其投以肯定的目光。邹老师运用的 技能是( )。 A.提示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激励技能 D.表扬技能 47.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 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下列表述与上述课程理念相符的(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然后知不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8.小丽用了 30 分钟学习一篇英语短文,为了防止遗忘,她又学习了 15 分钟,这种学习属 于( )。 A.强化学习 B.过度学习 C.适度学习 D.意义学习 49.老师告诉小明,如果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不会受批评,小明决定以后每天都要按时完成 作业,这种心理学现象是(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 D.惩罚 50.亮亮在考试前默默地对自己说:“成绩不重要,掌握知识最重要”。这一缓解考试焦虑 的方法是( )。 A.松弛训练法 B.肯定训练法 C.头脑风暴法 D.改善认知法 51.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小白在脑中重现了草船借箭的情景,这属于( )。 A.幻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52.人的注意会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所以应合理设置学生的上课时间,保证最佳 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反应了(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3.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进行记忆的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均为 (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54.学生在学习图形时,要掌握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 A.词汇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55.陈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 生等问题,这表明处于教师成长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56.小君独立性不强,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老师、同学的影响,则小君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7.在心理健康课上,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进行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与上一次 测验差别较大,这说明该测验存在的问题是( )。 A.信度问题 B.效度问题 C.难度问题 D.区分度问题 58.小刚做数学题时,善于尝试一题多解,这说明小刚的思维品质具有( )。 A.灵活性 B.独立性 C.严谨性 D.指向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