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1.“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
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2.中国国民党曾报告某一事件为“暴动”。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
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这件事是指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土地革命
D. 红军长征
【答案】A
3.“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部宪法
体现的原则是
①长期共存
②人民民主
③社会主义
④互相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4.下图是某高一学生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的封面照。结合封面照判断,书名最有可能是
1971 年乔冠华外长在联合国
A. 《中美关系史》
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C. 《战后中日关系史》
D.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答案】B
5.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
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A. 耦犁
B. 耧车
C. 曲辕犁
D. 翻车
【答案】C
6.“自强运动”源自《易经》,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转化而来。十九世纪 60
年代,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清政府的“自强”行为体现在创办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发昌机器厂
D. 保兴面粉厂
【答案】B
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粮票
图二股票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 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答案】D
8.1904 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 30 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编足章程叙》、
《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C.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答案】C
9.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
还提出了
A. “仁”与“礼”的学说
B. 民贵君轻的观点
C. “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D. “无为而治"的思想
【答案】A
10.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
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
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答案】B
11.近代有思想家认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该思想家是
A. 康有为
B. 谭嗣同
C. 梁启超
D. 严复
【答案】C
1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在她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失落、荒芜的
精神家园在新的养料滋养之中,得到新的开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新的整合。”下
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 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
B. 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
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物
D. 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答案】D
13.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下列属于“文化大革
命”结束后取得的成就是
A. 原子弹爆炸
B. 东方红一号
C. 话剧《茶馆》
D.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答案】D
14.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
是
A.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解释的垄断
B.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C.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D.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
【答案】A
15.《权利法案》较“光荣革命”的发展,在于
A. 用法权规范君权成为基本制度
B. 国王“统而不治”从此成为惯例
C. 责任内阁制度从此建立
D. 建立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宪法
【答案】A
16.2018 年是马克思诞生 200 周年,但他的思想一直滋养着中国共产党茁壮成长。马克思主
义第一次受到实践检验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D
17.“我无须对诸位说:……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饥饿、贫穷、
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协助
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是
A. 出台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
D. 分裂德国
【答案】B
18.古希腊时,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 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
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
A. 迪亚土船队
B. 哥伦布船队
C. 达.伽马船队
D. 麦哲伦船队
【答案】D
1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的每一步发展总是伴随着暴力和
血腥。与它最终形成相关的战争是
A. 两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英国打败“无敌舰队”
D. 克里米亚战争
【答案】B
20.罗斯福推行“新政”时期,大兴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其目的不包括
A. 增加就业
B. 刺激消费
C. 扩大出口
D. 刺激生产
【答案】C
21.“在没有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情况下.(前苏联)最高苏维埃就决定只留下航空、无线
电、造船等几个中央部门,其余皆下放地方。”上述材料呈现的改革措施出自于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C
22.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
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 建立了制度化的货币金融体系
B. 确立英国全球霸主地位
C. 清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D. 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
【答案】A
23.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
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 人民主权
B. 社会契约
C. 天赋人权
D. 分权制衡
【答案】D
24.1687 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定律等,创立了
A. 相对论
B. 经典力学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答案】B
25.毛泽东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
产物”。在 20 世纪上半期,前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下列作家和作品能作为这一时期文学代
表的是
A. 高尔基《母亲》
B. 雨果《巴黎圣母院》
C.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
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招敕自中书定旨,门下
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率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流
程。
(3)材料三中“罢丞相”的“高皇帝"是谁?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
要趋势。
【答案】(1)秦朝,位高权重。
(2)制度:三省六部制。程序:中书省拟定诏令,问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3)朱元璋。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7.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元 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
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
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
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 1846 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
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
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
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
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国的领先地位,以领
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 20 世纪后半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