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BACNET协议 中文 正文.pdf

第1页 / 共466页
第2页 / 共466页
第3页 / 共466页
第4页 / 共466页
第5页 / 共466页
第6页 / 共466页
第7页 / 共466页
第8页 / 共466页
资料共46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 1. 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要定义一些数据通信的服务和协议,这些服务和协议用于采暖、通风、 空调和制冷控制设备(简称 HVAC&R)的监控计算机设备之中,也可用于其它楼宇自动控制 系统的计算机设备之中。此外本标准还要定义一个抽象的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用来表示这些 设备之间信息通信方式,从而促使在楼宇系统中使用数字控制技术。 2. 范围 2.1 本协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报文集合,用来在设备之间传送二进制编码、模拟量、文本数 据和数字数据,这些数据是(当然不局限于这些): (a) 硬件的二进制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值, (b) 硬件的模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值, (c) 软件的二进制和模拟量的值; (d) 文本字符串的值; (e) 时间进度表信息, (f) 报警和事件信息, (g) 文件, (h) 控制逻辑。 2.2 本协议将每个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建模成为一些数据结构的集合,并且称这些数据 结构为对象。对象的各个属性代表了这个设备硬件、软件以及操作的各个方面。这些对象提 供了一种不需了解设备的内部设计或配置细节,而能够识别和访问信息的方法。 3. 术语定义 3.1 所采用的国际标准中的术语 本标准中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由其它国际标准或开放系统互联的草案标准所定义。在此重 新列出这些定义以及相应参考的标准。在第 25 节参考文献中,包括了本节和本标准中其它 地方所涉及的所有美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名称。斜体书写的词或短语在本节中都有专门的定 义条目。 3.1.1 抽象句法结构(abstract syntax):用来表示应用层数据或应用层协议控制信息的 符号规则的规定,这些符号规则独立于用来表示它们的编码技术。(ISO 8822) 1
2 3.1.2 应用(application):用户的处理请求信息的集合。(ISO 8649) 3.1.3 应用实体(application-entity):与 OSI 相关的一个应用进程的表示形式。(ISO 7498) 3.1.4 应用进程(application-process):在一个实开放系统中的一个活动元素,其功能 是为一个特定应用而执行信息处理的任务。(ISO 7498) 3.1.5 应用层协议控制信息(application-protocol-control-information):在应用实体 之间交换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使用表示层服务来协调它们之间相连接的操作。(ISO 9545) 3.1.6 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应用协议中规定的数据 单元,其中包含有应用层协议控制信息和应用层用户数据(application-user-data)。(ISO 9545) 3.1.7 应用层服务元素(application-service-element):是一个应用实体的一部分,其 功能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使用下层服务来提供一个 OSI 环境的能力。(ISO 7498) 3.1.8 具体句法结构(concrete syntax):用于数据的正式规范中的规则的表示形式,具 体表示某数据的规范表示形式。(ISO 7498) 3.1.9 对等实体(peer-entities):在相同的协议层次中的实体。(ISO 7498) 3.1.10 实开放系统(real open system):是一个实系统,在与其它的实系统通信时遵守 OSI 标准的要求。(ISO 7498) 3.1.11 实系统(real system):是一个集合体,其组成部分包括有计算机、相关的软件、 外部设备、终端、操作者、操作处理过程、信息传递方法等等,这些部分组成一个自主的整 体,完成信息处理和/或信息传递的功能。(ISO 7498) 3.1.12 第 N 层服务访问点((N)-service-access-point):协议中第 N 层实体向第 N+1 层 实体所提供的服务的访问点。(ISO 7498) 3.1.13 第 N 层服务数据单元((N)-service-data-unit):协议中第 N 层的接口数据,其一 致性不受第 N 层通信的影响。(ISO 7498) 3.1.14 服务用户(service-user):是在某个开放系统中的实体,该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 使用一个服务。(ISO TR 8509) 3.1.15 服务提供者(service-provider):向对等服务用户提供服务的所有实体的抽象总 和。(ISO TR 8509) 3.1.16 传输句法结构(transfer-syntax):在开放系统之间用于数据传递目的的具体句法 结构。(ISO 7498) 3.1.17 服务原语;原语(service-primitive;primitive):用来描述服务用户和服务提 供者之间交互作用的、抽象的、与具体实现无关的表示方式。(ISO TR 8509) 2
3 3.1.18 请求(原语)(request(primitive)):一种交互作用的表示方式,用来描述服务 用户希望得到完成某些操作的服务而调用一些过程。(IISO TR 8509) 3.1.19 指示(原语)(indication(primitive)):一种交互作用的表示方式,在该作用中, 服务提供者或者指示本身已经主动调用了某些过程,或者指示在对等服务访问点的服务用户 已经调用了一个过程。(ISO TR 8509) 3.1.20 响应(原语)(response(primitive)):一种交互作用的表示方式,在该作用中, 服务用户表明已经完成了先前一个交互作用所调用的一些过程,其中所指的先前的一个交互 作用是由一个指示原语所表示的。(ISO TR 8509) 3.1.21 证实(原语)(confirm(primitive)):一种交互作用的表示方式,在该作用中, 一个服务提供者在一个特定的服务访问点指示某些过程已经完成,这些过程是在相同的服务 访问点由前一个请求原语所调用的。(ISO TR 8509) 3.1.22 用户元素(user element):是一个应用进程的某部分的表示,这个应用进程的部 分因为需要实现该应用进程的通信目的而要使用应用服务元素。(ISO 7498) 3.2 本标准中定义的术语 3.2.1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一种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方法。 3.2.2 报警(alarm):1.一种听觉的或者视觉的或者两者都有的通报,提醒操作者出现了 可能需要采取纠错操作的非正常现象。2.由特定设备或控制器检测出的非正常状态,这种设 备或控制器是为监测这种状态而专门设计的。 3.2.3 算法改变报告(algorithmic change reporting):利用在一个事件登记对象中指定 的算法,得出的关于一个报警或者一个事件的检测和报告。参见 3.2.27 的内部报告。 3.2.4 BACnet 设备(BACnet device):是指任何一种支持用 BACnet 协议进行数字通信的真 实的或者虚拟的设备。 3.2.5 BACnet 用户(BACnet-user):是一个应用进程中由 BACnet 用户元素所表示的那个 部分。 3.2.6 网桥(bridge):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连接两个或多个网段的设备。该设备还可 以根据 MAC 层地址完成报文的过滤。 3.2.7 广播(broadcast):表示一个报文,这个报文作为一个单一单元而发送到多个设备 上。 3.2.8 状态改变(change of state):表示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在测量出或者计算出布尔 值或离散量值发生改变时发生。 3.2.9 数值改变(change of value):表示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在测量出或者计算出模拟 值与预定义的值发生改变时发生。 3
4 3.2.10 客户(client):表示一个系统或者设备,它为某些特定目的,通过一个服务请求 实例调用其它设备的服务,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3.2.11 上下文范围(context):能够完全描述某一个特定时间的、特定通信环境的数据或 信息的集合。 3.2.12 控制器(controller):用于调节或管理一个系统或部件的设备。 3.2.13 数据保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描述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体、实体或过 程所利用或识别的属性。 3.2.14 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描述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方法所改变或破坏的属 性。 3.2.15 数据来源鉴别(data origin authentication):对接收到的数据的来源是否为其 声明的来源的证实行为。 3.2.16 直接连接网络(directly connected network):通过一个路由器即可访问的、报 文无须中间路由器中继的网络。一个 PTP 连接,当 PTP 连接有效时,并且没有使用中间路由 器时,就是一个直接连接网络。 3.2.17 下载(download):一种特定的文件传输行为,专门用于将可执行程序或数据库传 送到远程可执行设备上。 3.2.18 实体(entity):具有独立的、可区分特征的存在事物,并且可以用一组属性来描 述它的具有可标识的性质。 3.2.19 检错(error detection):用来识别在通信中是否存在错误的一个过程。 3.2.20 纠错(error recovery):由被检测到的错误所激活的过程,该过程将确保信息交 换得以继续。 3.2.21 网关(gateway):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网络的设备,信息可以通过这个设备在 这些网络之间交换。 3.2.22 全局(global):关于一个通信互联网络上的所有设备或节点。 3.2.23 全局广播(global broadcast):表示一个报文,这个报文被发送到一个 BACnet 互 联网上的所有网络中的设备或节点。 3.2.24 半路由器(half router):是一个设备或者节点,用在一个 PTP 连接的一端。两个 半路由器形成一个路由器,并建立起一个有效的 PTP 连接。 3.2.25 初始化(initialization):表示建立一个已知状态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是从加 电开始的。初始化可能需要重新建立一个节点的逻辑或物理地址。 3.2.26 互联网络(internetwork):由路由器互联起来的两个或多个网络的集合。在一个 BACnet 的互联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着唯一一条报文传输路径。 4
5 3.2.27 内部报告(intrinsic reporting):表示对一个报警或者事件的探测和报告,其探 测基于在对象类型规范中定义的算法,不需要调用对事件登记对象的外部引用。参见 3.2.3 的算法改变报告。 3.2.28 密钥(key):控制加密和解密操作的一个符号序列。 3.2.29 本地(local):同一网络上作为参考设备的相关设备。 3.2.30 本地广播(local broadcast):表示一个报文,这个报文被发送到同一网络上所有 设备或节点。 3.2.31 传输介质(medium):是物理传输实体。典型介质有双绞线、光缆,和同轴电缆。 3.2.32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表示一个处理过程,这个过用于维持对 通讯传输介质的访问顺序 3.2.33 网络(network):由网桥互联起来具有相同网络地址的一个或多个网段的集合。 3.2.34 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通过通信传输介质可以访问的任何物理的或逻辑 的实体。 3.2.35 节点(node):与通信传输介质相连的可寻址的设备。 3.2.36 对象类型(object type):由属性集合所定义的数据结构。 3.2.37 操作者身份鉴别(operator authentication):确认登录到一个设备上的操作员是 否为其声明的身份的行为。 3.2.38 对等实体身份鉴别(peer entity authentication):确认在一个联合体中某个同 等实体是否为其声明的身份的行为。 3.2.39 物理网段(physical segment):BACnet 节点直接相连的单一连续传输介质。 3.2.40 可打印字符(printable character):表示可打印的符号的字符。包括大小写字母、 标点符号和算术符号。当然不只局限于此,其精确的集合随所使用的字符集而改变。在 ANSI X.34 标准中可打印字符由十六进制表示,其范围从 X‘20’到 X‘7E’。 3.2.41 属性(property):一个对象类型的详细特征。 3.2.42 私有的(proprietary):在 BACnet 的范围内,本标准确定的对象类型、属性、私 有传输服务或枚举的任何扩充或附加部分。 3.2.43 接收方 BACnet 用户(receiving BACnet-user):接收指示或证实的 BACnet 用户。 3.2.44 远程(remote):与当前讨论的设备在不同网络的设备或节点。 3.2.45 远程广播(remote broadcast):表示一个报文,这个报文被发送到与报文源不同 网络上的所有设备或节点。 3.2.46 中继器(repeater):在物理层上连接两个或多个物理网段的设备。 5
6 3.2.47 请求方 BACnet 用户(requesting BACnet-user):在有证实的服务中作为客户的 BACnet 用户。 3.2.48 响应方 BACnet 用户(responding BACnet-user):在有证实的服务中作为服务器的 BACnet 用户。 3.2.49 路由器(router):在网络层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设备。 3.2.50 安全(security):用来确保信息交换不泄露给未被授权的个体的所有过程。安全 措施包括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甚至包括设置谁有权访问通讯网络。虽然某些安全措施可以 通过限制通讯介质的物理访问来实现,安全的定义是不同于访问控制的。 3.2.51 网段(segment):由中继器互联起来的一个或多个物理网段。 3.2.52 发送方 BACnet 用户(sending BACnet-user):发送请求或响应的 BACnet 用户。 3.2.53 服务器(server):为某个目的响应一个服务请求实例的设备或系统。它为客户提 供服务。 3.2.54 同步(synchronization):表示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在信息传输或交换时,允许处 理过程定义和识别某个特定位置,以此来将一次通信对话复位到预设状态。 3.2.55 单元时间(unit_time):传送一个带有一个比特的发送位和一个比特停止位的八位 字节所需的时间,即十个比特时间。 3.2.56 上载(upload):从一个远程设备上传送一个可执行程序或数据库的过程。通过这 种方式,允许随后的下载操作。 3.3 本标准中使用的缩写和简称 A 应用层(前缀) AE 应用实体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学院 APCI 应用层协议控制信息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CNET ARCNET 计算机网络 ASE 应用层服务单元 ASN.1 抽象句法结构符号 1(ISO 8824) B’’ 表示在单引号之间使用二进制符号 BAC 楼宇自动控制 C 有条件的 C(=) 条件(参数与服务原语中左边的参数在语义上相等) 6
7 CNF 证实原语 COV 值的改变 CRC 循环冗余码校验 D’’ 表示在单引号之间使用十进制符号 DA 本地目标 MAC 层地址 DADR 最终目标 MAC 层地址 DER 需要应答的数据 DES 数据加密标准(FIPS 46-1) DID ARCNET 目标 MAC 地址 DLEN 最终目标 MAC 层地址的一个字节长度 DNET 两个字节表示的最终目标的网络号码 DSAP LLC 目标服务访问点(对于 BACnet 为 X'82') EXEC 执行一个服务请求的能力 ICI 接口控制信息 IL ARCNET 信息长度域 IND 指示原语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NIT 发起一个服务请求的能力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L 数据链路层(前缀) LAN 局域网 LLC 逻辑链路控制(ISO 8802-2) LPCI 链路层协议控制信息 LPDU 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LSAP 链路层服务访问点(对于 BACnet 为 X'82') LSDU 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 M 命令的 M(=) 命令的(参数与服务原语中左边的参数在语义上相等) MA 介质访问(前缀) MAC 介质访问控制 MPCI MAC 层协议控制信息 7
8 MPDU MAC 层协议数据单元 MSDU MAC 层服务数据单元 MS/TP 主从/令牌传递 N 网络层(前缀) NP 网络优先权 NPCI 网络层协议控制信息 NPDU 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 NRZ 反向不归零制 NSAP 网络层服务访问点 NSDU 网络层服务数据单元 O 表明对某个属性的支持是可选的 OSI 开放系统互联 P 物理层(前缀) PAC ARCNET 数据分组的头字节 PCI 协议控制信息 PDU 协议数据单元 PICS 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 PK 私有密钥 PPCI 物理层协议控制信息 PPDU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PSDU 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 PTP 点到点 R 表明对某个属性是支持的,并且用 BACnet 设备可读该属性 REQ 请求原语 RSP 响应原语 S 选择 S(=) 选择(参数与服务原语中左边的参数在语义上相等) SA 本地网络资源的 MAC 层地址 SAP 服务访问点 SC ARCNET 系统代码(对于 BACnet 为 X'CD') SDU 服务数据单元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