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共 12 分,1~8 小题每题 1 分,9、10 小题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精彩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C.音乐喷泉
B.舞台升降
D.灯光表演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
B.
熄灭酒精灯
C.
取用固体药品
D.
过滤操作
3. 下列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红木家具
B.塑料饭盒
C.羊毛披肩
D.黄铜制品
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C.空气中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B.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和元素种类都一定改变
C.苯(化学式为 )分子由 个碳元素和 个氢元素组成
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6.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石灰石
③水银
A.①③
B.②④
④浓硫酸.
C.①②
D.③④
7.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可涂抺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钠能用作食品加工调味剂及配制生理盐水
C.为了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患“胃酸过多症”的病人可以多吃苹果、山楂
8. 把一定质量的 、 、 、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反应中 和 的质量比为
B. 一定是催化剂
C.上表中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9.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
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锌
②一定有铁
③一定有铜
④可能有锌
⑤可能有铁
⑥可能有铜.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⑥
10.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铵和氯化钙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4 分)
鉴别试剂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燃着的木条
C.
鉴别试剂
碳酸钠溶液
熟石灰
水
澄清石灰水
D.
鉴别试剂
氧化铜
碳酸钠溶液
硝酸铜溶液
水
11.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稀硫酸、水、熟石灰、酒精、纯碱”中,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2)用于清除铁锈的是:________.
(3)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__.
12.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请回答:
(1)“水是生命之源”.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
物质
是________.
(2)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
(3)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地区的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常见原料有:
A.糯米
B.瘦肉
C.食盐
D.红枣.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tag_underline (填字母).
(4)在蒸馒头和炸油条时,下列物质既可以除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
13.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点。
(1)
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
水与
,微观解释为________。
(2) 、 、 、 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 、 、 、 表示 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已知: 和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 和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 分别加入
水中,能形成溶液质量为
的________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
结晶”)。
(4)分别将
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关系是:甲
________乙(填“大于”、“等于”、“小于”)。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13 分)
15. 能源的开采、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
视. 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________(一条即可).
(2)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
源. 甲烷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_.
16.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________.
(3)酸菜等酸性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
(4)近年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强大.“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________.
(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7. 有一包粉末,已知由
、
、
、
、
、
中的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
分,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 ;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无色溶液 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无色溶液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写出生成沉淀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步骤二中形成黄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15 分)
18. 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________添加水.
(2)指出图 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
(3)将图 中错误操作改正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
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
(4)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量取所需要的水时,按图 进行操作,一定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9.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用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
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 装置收集氧气时,若发现导气管口刚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刻开始收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________.
20. 乙炔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
属。乙炔由碳化钙(化学式为 )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
他的依据是________。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猜想一不成立的原因
________。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观察到________,证明猜
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入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
立。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
。
【拓展应用】将碳化钙固体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
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6 分)
21. 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测定硫酸钾和硫酸铜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该同学
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一定
取固体混合物样品 ,全部溶解在 水中,再加入
质量的滤液和
沉淀.
(1)计算该固体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2)计算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共 12 分,1~8 小题每题 1 分,9、10 小题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答案】
A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
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焰火表演是指物质燃烧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和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正确;
、舞台升降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错;
、音乐喷泉是喷泉冲击发出声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错;
、灯光表演是利用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错。
2.
【答案】
B
【考点】
酒精灯的使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过滤操作及应用
pH 的测定
【解析】
、根据用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用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不能将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
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
操作错误。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
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
【答案】
B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
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红木家具是用红木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塑料饭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羊毛披肩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黄铜制品是用黄铜制成的,黄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
4.
【答案】
D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常见气体的用途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氮气的用途等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
、空气中的 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错误;
、空气中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正确;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差,错误;
5.
【答案】
D
【考点】
元素的概念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
.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故错误;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故错误;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正确。
6.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