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② 岩浆岩 ③ 2014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 3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得分) 1.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宜 C.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到、互不干扰 D.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2.当 75°E 处于正午时,北京时间是( A、9 点 C、15 点 3、右图中,表示外力作用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 4-5 题。 D、18 点 ) 变质岩 沉积岩 B、12 点 ③ ④ ② ① ① ③ ) ) 岩 浆 丁 ① ② ④ 丙 ③ ) 4.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B.甲处气压比丁处低 C.丙处气温比乙处高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5.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洋大洋环流,则形成大渔场的是( C、丙处 A、甲处 B、乙处 ) D、丁处 6.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受 a 风带和 b 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主要分布于 ( ) A.南北纬 30°~40°大陆东岸 C.南北纬 40°~60°大陆东岸 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地区相符的是( B.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D.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
) B.台风 C.洪灾 ) ) B.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C.植被茂密高大 D.气候湿润,降水较 B.地形相对平坦 C.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 D.人类活动频繁 A.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多 8.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具有可溶性 9.下列关于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可能会减少 B.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断流 C.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D.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10.从 2003 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 7 月 7、8、9 日,提前到每年的 6 月 7、8、9 日, 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气温总体偏高,且易受到下列哪种自然灾害的影 响( A.沙尘暴 1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A.发挥资源优势,增加煤炭使用量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发展 1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是( A.气候恶劣、人口过多 1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原、盆地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 大 1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达程度 C.对外开放的程度 15.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总数 重 16.关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C.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17.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昆明 C.丽江 18.下图所示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D.积极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城市是区域内第一产业中心 D.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B.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 D.人口的消费水平 ) C.经济发展水平 B.发达国家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B.地价低廉 C.就业机会多 D.理想的生活方式 ) ) D.腾冲 B.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D.南半球中低纬地区人口密度较北半球 ) ) D.地震 ) ) ) B.大理 A.同心圆模式 19.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未来田园模式 )
) B.河流 D.混合农业 )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D.草场退化 B.土壤板结 C.商品谷物农业 B.热带迁移农业 A.大牧场放牧业 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若灌溉方式不合理,会导致( A.土地盐渍化 C.土地荒漠化 21.我国修建高速铁路,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 A.大型化 2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影响台湾岛铁路线线路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气候 A.地形 23.关于日本和英国的比较,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起步比英国早 C.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4.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2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反映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26.下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B.英国畜牧业发达,日本以种植业为主 D.两国气候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由紧张走向协调 B.明显不协调 C.矛盾尖锐 D.矿产 )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天人合一”思想 ) ) ) 创立全球联盟 B.公平性原则 A.持续性原则 27.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在于( A.矿产资源开采过多 C.产业结构不合理 28.下图中,关于沟谷利用和治理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C.共同性原则 ) D.阶段性原则 ) B.打坝淤地 C.发展滴灌、喷灌技术 A.修筑水平梯田 式 29.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佳,因此需要进行的重点工作是( A.大江大河的治理 C.跨流域调水工程 30.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B.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 D.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 ) D.采用轮作、套种方 )
B.对外开放政策 A.国际经济背景 二、双选选择题(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的选 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两个都选对 得 2 分,只选对一个且正确得 1 分,不选、多选、一对一错、全错均不得分) 下表为甲、乙、丙、丁四地某日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第 31 题。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甲地 乙地 白昼时间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9 分 丙地 12 小时 丁地 13 小时 13 分 ) D.丁地 ) ) ) ) B.乙地 B.降水 C.丙地 C.地下径流 D.蒸发 B.中部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D.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富裕 31.上表中纬度最高和纬度最低的地点是( A.甲地 32.三类水循环都包括的是( A.地表径流 33.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B.我国 1 月 0℃等温线向南移 A.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D.岛国图瓦卢的面积将扩大 34.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出现“民工流”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 C.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35.从生产产品联系上看,下列工厂宜近距离集聚的是( B.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A.汽车厂—印刷厂 C.石油加工厂—化纤厂 D.钢铁厂—造船厂 36.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昆明交通拥堵现象的是( A.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 C.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37.关于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座城市只有一个商业中心 C.城市中心的商业网点多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D.城市边缘的商业网点多以交通最优为原 则 38.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 3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生活方式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夏天多使用空调 40.下列表述属于长江洪水灾害成因的是( A.河道顺直,水流湍急 C.支流、湖泊少,调蓄功能减弱 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 D.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B.长途汽车客运站外迁 D.将商业中心和娱乐中心集中布局 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D.泥沙淤积河床,降低泄洪能力 B.商业中心应靠近工业区 ) ) B.土壤 C.植被 D.地形 )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 8 个小题,共 50 分) 4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6 分) (1)在图中地轴的短弧线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③代表的平面名称是 为 (3)当直射点 E 向 F 移动时,北京的昼长变化情况是 。 ,夹角②的度数
,昆明地区正午的人影将逐渐变 (长或短)。 (4)当北极圈出现极昼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近。 42.读下图,回答问题:(7 分)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 ① ② B A (南或北)半球。 (1)图示天气系统出现在 (2)图中①②两地,气流状况为反气旋的是 (3)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形成,与 (4)图中 A 锋面为 (5)上述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43.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6 分) 锋,该锋面过境后,气压会 (升高或降低)。 层。 ,中心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 (①或②)有关。 乞力马扎罗山 ② (1)图中① 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图中⑤ ⑥ 规律,该规律是以 ③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 随着纬度发生变化。 ⑦ ⑧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的地域分异 为基础产生的。
(3)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 44.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5 分)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2)A、B、C、D 四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是 (3)B 阶段快速下降的是 (4)当我国处于 C 阶段时,出生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5)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是 45.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问题:(6 分) 率。 。 。 。 阶段。 阶段一 阶段二 (1)阶段一中,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是 。
(2)阶段二中,A、B、C、D 四地,地租最高的是 ;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 、 等。 (3)该地域城市发展从阶段一到阶段二,体现了 46.读下面“我国中部某地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 进程。 26°N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工业企业是 指向型。 (2)图中乙处为服装、电子装配等为主的轻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厂,该工业类型属于 。 (3)丙处宜发展 (4)当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高新技术或传统)工业。 ,该农业类型需投入大量 ,主要分布于 洲。 47.读下面中国和德国最大工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8 分)
D.农业发达,“鱼米之乡” (1)比较甲、乙两地区位优势的异同点,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横线上(每个字母限 填一次) A.地理位置优越 利 共同优势: 乙 (2)甲工业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和 (3)乙工业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和 不同优势:甲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 。 48.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 分) 等。 (1)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 (2)A 区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3)图中 B、C、D 三地适宜发展 (4)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择) 业。 ,沃野千里。 和 等。 。(单项选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宜农荒地多 D.人少地多
分享到:
收藏